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张璐
曾经开遍大街小巷的服装品牌班尼路,如今不得不面对销量持续下滑带来的“倒闭潮”。
6月19日,德永嘉集团(00321。班尼路母公司HK,以下简称“德永嘉”)发布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班尼路2018年销售收入30.73亿港元,同比下降6.1%。
2012年,班尼路门店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门店达到4044家。随后,班尼路业绩开始逐年下滑,近几年一直在持续关店。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班尼路在mainland China仅拥有1000多家门店,6年间关闭了约3000家门店。
正在寻找转机的德永嘉决定未来大力发展儿童产品,专注于竞争激烈的童装市场。据悉,班尼路店目前开辟了单独的童装区,但有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当地的大众童装市场已经处于红海阶段,班尼路童装的价格驱动策略可能并不具备优势。
对于班尼路未来在童装业务上的发展,6月27日,长江商报记者向德永嘉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收入下降6.1%
6月19日,德永佳发布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德永佳营收82.1亿港元,同比下降3.76%。虽然其营业收入仍有所下降,但与前两个季度相比,德永嘉集团的利润正增长,净利润较前2017年和2018年两个季度增长6.87%至3.25亿港元。
此外,报告期内,集团零售业务收入下降13.6%,由39.89亿港元降至34.48亿港元,占集团业务的比重下降480个基点至42.0%,其中德永嘉旗下最著名的比荷卢品牌销售额占比近90%。德永嘉说,mainland China的消费者情绪疲软,零售业务也受到极其温暖的冬季气候的影响。
事实上,自2016财年开始,德永佳在内地市场的零售及分销业务业绩一直在下滑,从高峰时的40.14亿元下滑至本财年的27.86亿元。
在电商和国际快时尚品牌崛起的双重夹击下,没能赶上消费潮流的班尼路在服装设计和产品更新上依然沿袭传统生产工艺,被甩在了后面。
资料显示,2012年5月,班尼路全国门店数量为4404家。随后,班尼路的业绩开始逐年下滑。自2015年以来,班尼路的销量增长几乎停滞。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班尼路营业收入分别为32.6亿港元、31.44亿港元和32.74亿港元。
还是因为品牌销量下滑,班尼斯特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关店。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班尼路在mainland China仅拥有1000多家门店,6年间关闭了约3000家门店。如今,在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已经很难看到班尼斯特的门店了。
此外,根据财报,班尼路2018年销售收入为30.73亿港元,同比下降6.1%。去年,德永嘉还斥资2800万港元,将品牌股权从64%提高至82%。德永嘉表示,集团的零售业务现在主要集中在这个品牌上,而其他品牌都在关闭或弱化。
品牌力量正在逐渐消失
6月27日,长江商报记者走访武汉江汉路、徐东等繁华商圈,发现相比快时尚品牌优衣库、ZARA以及安踏、耐克的部分品牌实体店,班尼路顾客寥寥,排队付款的消费者更少。
“生意比以前差了一点。现在商场里服装品牌太多,竞争很大。”面对生意情况的询问,品茂商城班尼路的销售人员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事实上,据长江商报记者观察,低价是班尼路的一贯策略。无论是重大节假日还是普通工作日,班尼路店内总有醒目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打折”二字。虽然一件t恤只要50多元,但面对款式平庸、缺乏创新的服装,很多消费者还是拒绝了。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有中年顾客表示完全是为了打折。“价格相当便宜。虽然款式很普通,但是性价比足够了。”但也有很多年轻消费者认为优衣库,H&: M UR这种受年轻人欢迎的服装品牌,打折季折后衣服也就几十到一百多件。“还不如买这几个牌子,感觉比班尼路名气大,设计也更时尚。”
在服装行业资深品牌顾问刘晓庆看来,班尼路已经成为廉价服装的代名词。“以班尼路为代表的一类服装品牌,因为定位不符合当今市场,逐渐迷失了自己。”
可以看到,近年来,以M、ZARA、GAP为代表的优衣库、H&:外资快时尚品牌正在中国迅速扩张。这些快时尚品牌款式丰富,注重性价比,线上线下同时发力,迅速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此外,与快时尚品牌的生产模式相比,班尼斯特仍然遵循传统的生产流程,即一件衣服从设计到生产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是每季度上市,大批量生产,而国际快时尚品牌如优衣库、ZARA更新新品最快一两周,少量生产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s2/]超重童装市场“自救”[S2/]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挽救业绩,德永嘉在财报中表示,集团将继续控制运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并凭借强大的开发团队,推出更多创新和增值的产品,以提高经营业绩。零售业务将严格控制成本以降低运营费用,同时加强童装开发以扩大客户群。
长江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班尼路已经开辟了单独的童装专区,还与托马斯火车、超级闪电侠、小马宝莉等动漫IP进行了合作。,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
消息称,班尼斯特将开辟独立童装专区,以跨品牌骑行主题系列为主,预示着班尼斯特童装独立店即将登场。班尼斯特独立童装店开业时,销售人员说:“还没接到厂家通知,不过武汉独立童装店可能很快就要开业了。”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虽然目前童装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但国内童装市场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安踏、361度等国内成人运动品牌成功上市以来,加速向儿童用品行业渗透。李宁公司还与派克蓝迪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独立经营李宁品牌童装,加剧了童鞋童装市场的竞争。
上海梁琪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本土的大众童装市场已经处于红海阶段,班尼斯特的童装价格驱动策略未必有优势。另外,IP联名跨界营销都是老套路,没有太多创新。希望联名款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班尼路童装的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