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的张、泛海的、巨人的史玉柱、联想的柳传志等。,所有这些过去知名的商业领袖在2022年似乎都不好过,这宣告了一种旧的经济模式已经结束。
苏宁曾经在针对八大国有商场的空调整战中脱颖而出,零售业崛起。后来与JD.COM的“618”价格战,可以算是风光无限,但苏宁开始走下坡路是在2020年,曾经的英雄开始走下坡路。
深陷债务泥潭的Suning.cn有了新消息。
英雄末路的Suning.cn
苏宁不断被曝出利空消息,让人感到尴尬。曾经的知名电商是如何沦落到这样一个田地的?如果苏宁再找不到出路,那么可能就没有路可走的说法了。
苏宁集团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笼罩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下。根据Suning.cn 2020年年报,其负债总额达到1352亿元,但流动资产只有1074亿元,近300亿元的缺口需要通过转让固定资产和股权来填补。今年,Suning.cn净亏损39亿元。
持续的流动资金短缺导致苏宁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自2021年6月起,公司核心电器3C业务的存货规模创历史新低,销售规模下滑,经营业绩录得大幅亏损。
今年7月,张也采取了断臂求生的策略。国资与阿里、小米、海尔、美的、TCL等多元资本共同组成新新零售基金二期,从张等转让方受让股权16.96%,转让价格88.3亿元。转让完成后,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淘宝中国和新零售基金二期均为的前三大股东。
12月26日,张发布了苏宁31周年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张在信中说,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集团的债务问题已逐步稳定,Suning.cn的业务也在有序恢复。面对未来的发展,张声称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但他有信心“攀登高峰,迎接黎明”。
欠员工的钱能按时发吗?
在深陷流动性危机之际,苏宁集团曾在“苏宁金融APP”上开设了一个名为“内部专享”的理财板块,投资对象仅限于公司20多万员工。
2020年10月,苏宁集团通过“苏宁金融App”向全国内部员工发行“苏祥18号”、“苏祥20号”等产品,承诺年化固定收益率7.5%,并在App上与投资人签订应收账款转让合同等电子合同协议。到今年10月,到期的“理财产品”无法兑付,开始陆续出现逾期。
多位持有苏宁未兑付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表示,自11月19日起,苏宁集团每周兑付部分逾期本金,从最初的每周10%降至最近一周的1%。目前逾期本金整体支付进度36%,利息问题不提了。保守估计,苏宁逾期理财涉及投资者4000余人,未付本金约9亿元。
12月27日,苏宁集团最新公告显示,已经偿还了1%的员工贷款本金,并将争取在2022年6月30日前偿还全部员工贷款本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一日之寒。不难看出,苏宁在处理涉及内部员工的债务问题上也进展缓慢,这可能与其未能走出流动性危机有关。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