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基础知识书籍(聊一聊最近看的产品运营书)

你好!亲爱的胖朋友:

这里还是小七。周三我们又见面了!

最近,北京的气温上升了。感觉春天来了。是时候和朋友见面约会了。

就在这个周末,我会和产品的老朋友聚一聚,聊聊我们这一年的成长和变化。如果有什么新的知识和收获,写信告诉你~

所以在这周的信里,我会分享一些最近看的关于产品运营的书。

废话不写太多,写书做笔记就好~


一种“数据分析思维”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实用最有操作性的数据分析书了。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数据分析的一些方法,也就是数据分析的一些理论知识。

从业务指标、如何理解数据、常用指标(用户指标/产品指标/行为指标)、如何选择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影响一级指标)、分析方法(5W2H逻辑数行业分析多维拆解、对比分析、假设检验相关性分析群体分析RFM分析AARRR分析漏斗分析)等方面详细讲解。

在分析方法中,RFM分析的收获最大,可以用RFM、

r:消耗的最后一个时间间隔

f:消费频率

m:消费金额

对用户进行分组,进行具体的精细化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

1使用原始数据计算RFM值。

2.按值给R,F,M值打分。

3计算平均值。

4用户分类。


第二部分从互联网不同行业的核心业务指标进行案例分析。结合第一部分的理论知识,实用性强,易于阅读理解,部分案例分析也很有参考意义。


如果小白不了解互联网,他可以阅读和了解不同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如果他已经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学习一下其他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行业业务指标:

1新老用户

2回购率和回购率

3“人”和“货”两种指标


例如内容产业的商业指标。

1内容生产指数

2内容曝光指数

3内容点击指示器

4内容分享指标。


无论什么行业,数据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都是

1明确问题

2.可能原因和假设的多维分析

3.查找相关数据。实现假设成立吗?

4找到最后的原因。

5.提出解决方案


在最后的附录中,还列出了数据分析的常见面试问题。总之,我喜欢这本书。


二。内容平台、产品运营方案及实践





特别不推荐阅读。这本书有点水,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有一些针对目前产品作品的小收获的笔记,主要是关于内容体系的评价指标。注释排列如下:


1内容平台的四个要素:内容池-分发-商业化-增长

电商运营基础知识


内容平台每项业务的2个关键指标

内容:每天活跃贡献者和创作者的留存率。高质量的内容入口量

内容分发:人均阅读量人均阅读时间人均优质内容分发在人均互动行为中占比很大。

进入相关指标:

数量:日进来量,总进来量,不同话题进来量,不同载体进来量。

质量:来文通过率;高级内容的传入文档的百分比)

可持续性:创作者留存的单个条目的平均曝光量)


内容肖像:内容创作者信息内容主题信息内容低质量信息内容标题封面信息内容级别商业化信息老化信息


如何评价创作者的水平:内容水平、影响力、内容垂直度、业绩历史。


平台创作者构成:头5%、腰50%、尾45%


6评价内容分发的一些参考指标,衡量推荐系统的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指标:准确性、丰富性、权威性、多样性、及时性、商业价值、基尼系数、惊喜度、新颖性。


如何介绍创作者:流量狂欢,收入狂欢,成长狂欢


激活创作者:降低创作成本,提高创作技巧,激发创作欲望,保护创作者。


风险控制要点:互联网企业的反欺诈之路




这是一本全面描述互联网反欺诈体系的书。因为兄弟项目一直专注于安全性,我看了之后觉得可能会用到实践中。

但是看了公司内容安全的算法模型,光图片识别的误差很大,而且是跨团队、跨项目的。对我来说,在理解算法模型之前,推广算法模型就更难了。也许以后有机会参与一些安全欺诈项目,我会拿出来再研究一下。

在书里贴几张收获比较多的图。









完整的读书笔记,可以参考雀记~


https://www . yuque . com/docs/share/dfca 0 f 41-f138-4a 60-b32c-de 0 ed 7344 c1f?#风险控制概述:互联网业务反欺诈之路2021/12/12


脸书:一个商业帝国的兴衰





作为一个做了近3年社交产品的产品经理,如果你看看facebook的历史,如果不是真的,你会惊叹!!!


可能每一个已经或正在做社交产品的产品经理和运营者都期望创造或参与一个类似facebook的产品!


现在,无论facebook因为隐私算法等问题遭遇多少非议,它都是一个伟大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连接了世界。


它走过的路,创造的功能,基本上都被国内社交产品完全复制了N次,但这些复制都没有成为facebook。


还有几张懒笔记,字数超过2000,所以亲爱的胖友,我们下次跑产品单的时候继续。


做产品4年多了,看了很多产品运营的书。看多了发现大家说的理论差别不大。最困难的是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商业实践。除了产品运营书,其实很多社科心理学书目对产品工作更有帮助。


基本上每本产品书里,“产品经理”这个职位都要从前世巴拉,宝洁从哪里来,互联网从WEB端到移动端的发展都要反复讲解。遇到一些不好的书,也不用说什么。似乎大笔一挥就能开发出一个微信。


但是每次发现新的产品操作书,我都会去找。原因很简单。产品路是新的,现在更多的是自己的工作需求和兴趣。


最近有一点产品工作总结。“产品经理是连接用户和公司的桥梁,是连接团队所有合作伙伴的桥梁。正确的产品方向比高效的团队合作更重要”。

再次感谢您宝贵的时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