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仓储什么行业职位长期稳定的(2021外贸行业人才形势研究报告:跨境电商运营高薪待人才,招聘薪资8755元/月)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秦丽通讯员秦冬冬)2020年,当各国发展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中国凭借有效防控疫情、快速恢复生产的优势,成为全球贸易复苏的重要贡献者。海关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2021年实现“开门红”,一季度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2%。此外,贸易创新步伐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为外贸行业注入了更多动能。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在进出口“一枝独秀”、新业态日臻完善的趋势下,为进一步探讨外贸行业人才形势的变化,智联招聘近日发布了《2021外贸人才形势研究报告》,展示了外贸进出口行业人才供需形势和流动特点,聚焦跨境电商人才趋势,为决策者、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外贸人才需求结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激增

数据显示,疫情下跨境电商经营者需求同比增长3倍。虽然传统的外贸岗位依然“独占鳌头”,但行业趋势的变化正在向就业市场渗透。近年来,外贸进出口行业的商业模式积极演变。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贸易业态,以其在线交易、无接触交付、交易链条短等优势逆势崛起,对外贸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起到了促进作用。传统外贸销售岗位需求呈现同比下降趋势,而跨境电商运营招聘需求规模较2020年第一季度激增190.9%,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迭代相呼应。



从企业规模来看,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是跨境电商运营人才招聘的主力军,招聘岗位数占总数的93.2%。其中,20-99人的小型企业占48.7%,其次是100-499人的中型企业(23.4%)和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21.1%)。此外,微企招聘跨境电商运营人员规模同比增长235.2%,跨境电商领域发展动力十足。

长期以来,跨境电商的兴起吸引了中小企业纷纷入驻。这种数字化模式提供营销、交易、支付结算、通关、退税、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影响力延伸至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为外贸中小企业带来极大便利,为全球买家提供多元化的“中国制造”和轻定制服务,进一步扩大对跨境电商运营人才的需求。

在外贸人才招聘要求方面,翻译岗位存在“重学历轻经验”的倾向,46.4%的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而要求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仅占5.7%,差距明显。超过20%的销售、采购/供应链、海关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根据职位对人才经验的要求,采购/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优先选择有经验的人才,分别有23.3%和19.9%要求应聘者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只有8.9%的跨境电商运营岗位要求技能型人才,18.8%的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对于快速成长的岗位来说门槛并不高。

外贸人才供给——人才供给滞后,但人才质量高

数据显示,一季度外贸行业简历投递量同比下降35.6%,人才供给不足。跨境电商运营高薪招聘人才,招聘薪资8755元/月,竞争指数仅为13.7。在外贸核心岗位中,仓储管理的竞争指数最高(41.8),物流管理以37.4的竞争指数位列第二。这两个职位都具有门槛低、通用性强的特点,因此人才供应量大,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同时,两个职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也不高,分别为5259元/月和6919元/月。

跨境电商运营处于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供给跟不上的阶段。竞争指数只有13.7,在外贸核心岗位中垫底。同时也是薪资最高的职位(8755元/月)。随着现在的互联网和数字化浪潮,人才的价值增加了。跨境电商运营无疑是当前外贸行业的宝藏蓝海阵地,高薪等待人才。



虽然外贸行业人才供给不足,但求职者学历优秀,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4.7%,略高于整个平台的50.5%。

从核心岗位求职者的专业背景来看,与行业匹配度较好,国际经济与贸易最常见,占比7.4%。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也位列前十。此外,由于外贸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外贸进出口行业英语(6.2%)、商务英语(3.1%)、日语(1.6%)专业毕业的求职者比例相对较高。



数据显示,外贸进出口行业核心岗位女性求职者比例为54.1%,高于整个平台的46.2%。从不同岗位来看,海关事务类女性求职者比例最高,达到73.3%。因为这个岗位是文职,对法律法规知识储备和流程管理要求高,所以女性求职者比较多。

此外,在翻译和外贸销售中,女性求职者分别占68.1%和64.7%。从专业因素来看,女性本身在经管类、语言类专业中占比更高,知识结构符合外贸进出口行业的需求,沟通协调能力也符合企业经营。仓储管理、物流管理岗位男性求职者比例较高。



外贸人才流动特点——人才稳定性和粘性强,与上下游产业形成良性人才互动

外贸进出口行业虽然人才吸引力不高,但从业人员稳定性强。目前,员工的平均就业时间为34个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个月。进一步观察发现,46.7%的外贸从业者仍然选择自己的行业,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5.9%)。可见外贸从业者的稳定性和粘性是不错的。

岗位方面,关务、外贸跟单、外贸销售等属性较强的岗位粘性较大,仍期望从事外贸的比例分别为72.1%、64.3%、69.1%。其中,海关人员的稳定性也最强,平均工作时间为40个月。外贸销售因为其销售属性,人员流动性很强,平均工作时间30个月。

物流仓储管理人才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弱,稳定性高,平均就业时间长达39个月。而物流仓储人才作为基础性、一般性人才,对外贸行业的粘性较低,跨行业流动普遍。

跨境电商岗位要面对模式新、变化快、互联网属性强的数字外贸领域,人才更新频率也更高,平均雇佣期约13个月,与其他传统贸易岗位差距较大。



想进入外贸行业的人才有76.1%来自其他行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4.1%)。可以看出,外贸行业虽然整体人才吸引力不足,但仍然从外部行业获得了稳定的人才供给,人才来源的丰富也为外贸人才未来的成长提供了空空间。



具体看外贸从业者接下来期望从事的行业,期望进入外贸行业的人才目前从事的行业,主要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快速消费品、零售/批发、加工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行业。4.9%的外贸从业者期望进入互联网/电商行业;同时,希望进入外贸行业的求职者中,有6.5%来自互联网行业。由于技术和业务部分重叠,跨境电商经验有助于人才进入互联网,互联网/电商人才也看好跨境电商的增量市场,有效缓解了人才短缺。

此外,医疗器械/设备和制造(原料加工/模具)行业在吸引外贸人才的同时,来自制造(原料加工/模具)、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的跨境外贸人才总数占比6%。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电子、电机、汽车、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上游供应链人才也在与外贸进出口领域互动。

结合外贸进出口行业和其他行业的人才流动意向可以看出,制造、加工、快消、零售/批发等上下游行业都与外贸行业保持着良好的人才交流;互联网、教育等人才流动性大、发展快的行业也在帮助改善外贸进出口行业的人才结构。





疫情期间,中国凭借产能的快速恢复,实现了外贸的逆势增长。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在出口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在就业市场上,外贸进出口行业整体人才需求同比扩大,而人才供给略显滞后,但供给质量较好,外贸行业从业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粘性,也与上下游行业形成了良性的人才互动。所以未来外贸行业的人才增长和结构优化会有空的增长。

跨境电商物流仓储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改善人才引进,内部完善培训机制,可能会打破“招工难”的现状;人才也需要与时俱进,摸清情况,向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跨境电商鼎盛时期抢占先机。

(作者:秦丽秦冬冬)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