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仓储的特征(跨境电商海外仓(OMS篇):仓储模块之入库功能设计)

编辑导语:跨境电商OMS的收货模块应该怎么设计?这就需要设计师了解海外仓的货物运输流程,以及海外仓的实际业务场景。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跨境电子商务OMS仓储功能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让我们来看看。



一、头程与尾程

在研究OMS的仓储功能设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海外仓始末的相关知识。因为对于国内仓来说,调拨入库是最常见最频繁的方式,而对于海外仓来说,一级备货入库是最常见的方式。

那第一次旅程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把货物从国内运到海外仓库的整个过程,叫做第一程。海外仓要发货,必须提前大量备货,这是首先要做的。

了解了第一段旅程的定义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最后一段旅程。

海外仓将商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被称为尾程,即物流渠道从仓库提货,再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由于海外仓已经部署在当地,最后一站使用的渠道大多是当地常见的物流渠道,例如,联邦快递地面,美国邮政等。在美国比较常用,还有DHL,UPS,DPD等。经常在欧洲使用。

如果觉得文字描述太具体,可以看看下图,方便理解:



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物流:机遇、模式与运作

二、头程入库的几种方式

第一个行程是货物从国内运输到海外仓库的全过程。抛开运输方式、运输国家等外部限制,单从系统的数据交互角度来看,第一程的入库一般有两种方式。

从系统数据交互的角度来看,国内直运的首次入库是指将创建的收货信息直接推送给海外仓的WMS,然后用户选择合适的货代和运输方式将货物送到海外仓入库。

货物在装船前,除了要满足出口报关的一些要求外,还要满足海外仓库收货的要求。比如FBA仓库的发货计划(入库和收货计划),用户需要提前贴上FNSKU和箱标,然后预测到FBA仓库。

国内中转流程是先将创建好的收货信息推送到国内集中仓库(中转仓库),再将货物发送到仓库。仓库会帮忙做一些预检、贴标、打包、打卡,最后把收货信息推送到对应的海外仓库。然后集合仓(中转仓)帮助订舱、组柜、办理一系列出口报关流程。

以上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不同的客户会选择不同的首旅方式。

对于第三方海外仓,比如一些知名的海外仓(仓储通、万易通、4PX等。)会有首次发行的业务。

其他中小型第三方海外仓或者自营海外仓可以自己直接联系相应的货代,然后直接从国内仓发出,而不是采取货代代发的方式。

本文中提到的OMS仓储模块的仓储设计方案,主要是针对“国内直运”的商业模式。我对“中国中调工程”这一节接触不多,这里就不展开了。

三、入库单的管理

在国内电商仓储中,仓储的创建一般在ERP或者采购系统中,一般用OMS来处理订单发货。

但在跨境电商仓储中,由于几乎没有直接采购到海外仓库,所以入库单的创建一般放在OMS,大部分创建的入库单主要是调拨(备货)入库。



信息流和服务流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OMS的入库单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块。

用户创建入库单,选择要入库的仓库,然后填写入库明细,填写准确的装箱单,再添加一些相关信息,将信息推送给WMS。

在系统中创建了入库单后,需要准备好实物,按照系统中填写的内容进行装箱,或者先装箱再在系统中填写,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联系货代进行相关的出口报关流程了。

一般出口报关业务都会线下做,这里就不做了。出口报关的所有手续和程序完成后,业务人员可以在OMS的收据上添加装运日期或柜号等信息。



来自巴恩OMS的截图

如果是国内电商仓储的仓储创建,可能会简单一些。因为运输方式简单,不需要出口报关。



截图自有好评



图片来源芒果店长

四、入库单的难点与踩坑点

跨境电商OMS的收货业务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可深挖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业务知识普及。不过既然是系统的设计,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避免后续业务拓展后系统无法支撑,所以分享一下我之前经历过的一些困难和踩坑。

1.难点和第一步:仓库如何方便收货?

我们之前做OMS创建入库单的功能时,没有考虑从仓库收货的问题,只是让用户填写SKU和数量,类似于下面的结构。



SKU-数量

但这样会有明显的弊端,就是仓库收货时,如果有多张入库单同时到达,仓库很难识别哪批货对应哪张入库单。货物可能是整箱或整卡板送到仓库,甚至是分批陆续到达。仓库每次看到入库单,只能看到SKU和数量,不能很好的对应具体实物。

所以后续调查发现,全行业已经开始普及FBA箱标收货制作入库单的方式,所以我们把入库单的产品明细改成了这种方式。



方框-SKU-数量

OMS创建完收货单据后,需要根据产品明细的包装信息打印相应的箱标,然后贴在箱角上。这样,当货物运输到仓库时,我们就可以根据箱标识别出具体箱子里的信息是什么,也可以在箱标上反映出收货号。



箱标示意图

2.难点和第二步:多批次接收

如前所述,在创建入库单时,应逐笔创建,有利于海外仓收货时的识别。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支持:多批次接收。

如果一个收货有10箱,但是由于运输问题,会分几批陆续到达海外仓库。仓库可以通过集装箱标志号多批次收货,OMS的客户也可以根据集装箱标志号跟进具体收货情况。

那么这里又来了一点,那就是:海外仓收货最好支持多批次,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如下图所示,OMS的客户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张入库单中还有案例3和案例4没有收到。有了这些详细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快速定位是运输问题,还是仓库收到了数据,没有处理点。



通过箱标跟踪多批收货。

3.难点和第三步:仓储型有什么用?

在国内ERP或开票系统中,用户需要在创建入库单时选择仓储类型。常见的仓储类型有:

  • 生产仓储;
  • 采购入库;
  • 转移到仓库;
  • 返回仓库;
  • 其他仓储;
  • ……
  • 跨境电商的OMS,有的系统做仓储,有的系统不做,有的产品经理可能会思考这个问题,有的产品经理可能不会思考这个问题...

    粗略的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财务记账检查一般用的是入库类型,不同的类型对应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记账核销方式...

    而跨境电商OMS一般没有财务科目相关的内容,海外仓在处理入库单的时候也不需要这么细致。除了退回零件的特殊处理,所有其他仓储类型都以相同的方式处理。

    因此,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特殊的业务需求,用户没有必要在跨境电商OMS入库表单中指定入库类型。可以选择,也可以直接放弃。具体操作还是以业务为主。

    不过我建议尽量遵循奥卡姆剃刀定律,减轻用户负担。

    如果没有必要,不要添加实体。

    跨境电商物流仓储

    五、总结

    跨境电商OMS的收货模块比较简单。只要了解首程和末程的概念,结合海外仓的实际运营场景,参考国内代购电商,很快就能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业务的收货管理模块。

    跨境电商OMS的本质是海外仓WMS的“客户端”系统,所以任何模块功能的设计都需要结合WMS的运营流程。

    如果不熟悉WMS的操作流程,就不太能理解为什么OMS需要这样设计,为什么OMS的一些文件需要审核同步...

    所以,如果你想演好OMS,你不妨先了解一下WMS。

    想学诗,功夫在诗外。

    #专栏作家#

    我叫维生素,微信微信官方账号:PM维生素。前PHPer,做过在线教育产品,也做过跨境仓储物流产品三年半,目前是SaaS外贸领域供应链产品经理。主要关注WMS/OMS/TMS/BMS/ERP等领域,分享供应链相关产品知识。

    本文由人人作为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