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的租号平台(调查|防沉迷新规下电商平台网游租号业务火爆,人脸识别系统也可被“破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蔡、实习生上海报道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压缩未成年人游戏时间,要求各网络游戏企业每天仅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20: 00至21: 00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大大缩短。电商平台的网游出租、买号服务会不会给未成年人提供绕过防沉迷系统的“捷径”?【/S2/】21世纪经济报道合规科技课题组记者在某电商平台随机选择了一家买卖游戏账号的店铺,询问客服购买的账号是否可以在没有防沉迷系统限制的情况下供未成年人玩,得到了对方肯定的答复。



(21)记者问某号店购买的账号是否会被防沉迷限制)

网游租赁业务是监管的“重灾区”。近日央视报道,一名记者在电商平台花两个小时33元租了一个账号,按照店家的操作提示进入游戏界面。整个过程没有触发任何实名认证,也没有被防沉迷系统监管。针对这一情况,腾讯游戏紧急回应:截至目前,腾讯已向20多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家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然而,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的租借号上实际测量了《王者荣耀》和《原神》两款游戏后发现,用租借的账号进入游戏仍然不会面临任何身份验证,未成年人可以使用账号中的成人验证信息进行游戏,畅玩无阻。租王者荣耀账号的时候,甚至可以请客服帮你绕过人脸识别继续玩。

租金号码:

未成年人租房号无障碍,很多账号来源不合规

目前,电商平台的网游租赁业务可谓“举世瞩目”。当记者进入某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出租号”时,大量提供游戏出租号的店铺出现在眼前。《王者荣耀》《原神》《LOL》《永恒劫》等游戏的租赁业务蒸蒸日上。

为了测试租借的账号是否会被防沉迷系统限制,21记者选择了租借业务销量较高的《王者荣耀》和《原神》两款游戏,分别在iOS端购买了三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进行评测。其中王者荣耀的租借业务相当繁忙,21记者选择的多个账号都是同期租借出去的,想玩的话需要排队。



(某电商平台《王者荣耀》《原神》的出租页面)

21记者选择的王者荣耀账号租赁价格为每小时6元,原神价格为每小时3元。在店家提供的选号平台上,根据账号的等级、角色、皮肤等差异,可供出租的账号价格也有高有低。平台提供的账号最高租赁价格高达每小时80元。



(王者荣耀与原神精选页面)

值得一提的是,21记者在与几家店铺的客服人员沟通时,客服都会强调,根据最新规定,禁止未成年人消费,只是口头警告,并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实际检测机制。

这些租房平台的无数账号从何而来?由民间企业运营的互联网安全组织“网刀”安全团队创始人曲子龙在接受21记者采访时介绍,游戏租赁平台的账号主要来自四个渠道:个人租赁自己的账号,租赁平台注册大量账号后出租,市面上存在的黑客攻击的数据来源以及与游戏厂商合作开设的账号。

账号来源是否合规也值得关注。曲子龙认为,除了个人“转租”自己的账户,很难遵守大家关注的“实名认证”。“实名认证的本质是证明我在使用,同时我不是未成年人。这些批量账号根本不是我自己用的,只是为了‘实名认证’和‘实名’。”

同时,他向21世纪记者指出,大部分账号都是第三方身份证创建的。这些数据有的来自有特定规则的数字生成器,有的来自互联网上泄露的公民私人信息。目前主流的游戏防沉迷系统基本上只需要填写真实姓名和身份证信息就可以打通。这些租房平台就是这样获得空。

实际测量值:

出租号无视防沉迷时间限制,可以绕过王者荣耀的人脸识别机制

21记者实测《王者荣耀》和《原神》两款游戏时,用自己租用的账号登录游戏,不需要通过认证。《原神》在3小时租借播放期内没有弹出任何认证的提示,也没有受到防沉迷系统播放限制的影响。在用户信息界面,可以查看该账号绑定的邮箱以及实名认证的身份证号。很明显,租赁账号使用了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通过实名认证环节。



(在《原神》的用户信息界面中,实名信息一栏使用的是成年人的身份证号认证)

租赁店也有应急措施,处理租赁账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绕过人脸识别。记者评测王者荣耀近两个小时后,游戏界面弹出一个要求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的验证窗口,并提示“如果人脸识别验证不通过或拒绝,账号将无法玩”。





(玩了两个小时,王者荣耀游戏中弹出人脸识别验证窗口)

这种情况发生后,记者立即向该店客服反映情况,客服发来一个网站,要求将网站显示的二维码截图发给客服。再次返回网站页面时,页面上会弹出进入王者荣耀游戏的提示。记者再次进入游戏时,无需人脸识别验证。



(王者荣耀中商家帮助买家绕过人脸识别认证)

租号平台排行榜

据了解,这种游戏账号出租是通过卖家发送的出租账号和密码,通过第三方登录平台的“手机阅读器”App绕过王者荣耀官方渠道,直接跳转到游戏登录界面,从而避免触发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系统。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在接受21记者采访时分析,游戏账号出租平台利用第三方账号登录机制帮助未成年人逃避监管,从根本上破坏了游戏厂商的各种防沉迷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因此,该行为直接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保护和规制未成年人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法规,不仅严重违反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可能侵犯游戏厂商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

困难:

新的监管规定下未成年玩家的需求短时间内很难降低

电商平台充斥着租赁店铺、玩家自助选品平台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不难看出,游戏租赁业务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要想对其进行监管,必须解决很多困难。

夏海龙指出,这类业务的监管难度主要在于账户交易灰色产业本身技术门槛低,因此供应量往往巨大,交易行为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和隐蔽性,行政执法难以有效打击。"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游戏监管新规下,很难在短时间内降低未成年玩家旺盛的游戏需求”夏海龙说道。

目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使游戏账号交易业务受到限制,也可能存在成年人向未成年人出售个人身份信息的情况,所以打击租号这类业务的行为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那么,在游戏中普及人脸识别技术,是解决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的关键吗?遗憾的是,在上述21位记者的租号测算中,连人脸识别技术都没能把未成年用户挡在门外。

根据这一观点,夏海龙认为,根据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严格。而且在网络游戏的场景下,不允许人脸识别作为唯一的登录方式,人脸识别方案在法律上不可行。他强调个人隐私本身也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因此在保护上应该给予更高的优先地位。[/s2/]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这种现象背后是未成年人成长压力、娱乐方式甚至心理健康等诸多因素。所以需要家长、学校、企业、监管的共同努力。”夏海龙说,“必须承认,法律规制只是增加了未成年人玩游戏的难度和成本,远非长久之计。过度依赖监管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为很多灰色产业提供生存空。”

夏海龙建议,为防止此类游戏账号交易灰色产业继续泛滥,企业可以起诉这些运营商侵犯版权或不正当竞争,要求其停止出租游戏账号并赔偿损失。政府和相关企业也可以加强与电商平台的沟通合作,在这个问题上制定新的商品上架规则,提高商品下架效率。此外,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公益组织和检察机关也可以通过公益诉讼发挥作用。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