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保价费怎么算(“11万黄金只赔2万”,快递这样保价合理吗?)

快递业的保险条款到底是在“保护”公共物品的安全,还是在“保护”自己的利润?


全文1569字,读完大概需要3分钟

文/杨明(媒体人)编辑李潇潇校对李丽君


天津的程女士被盗走了价值11万元的黄金,终于有了去处。


据介绍,8月28日,程女士通过邮政EMS邮寄了一大一小两根金条和少量黄金饰品,共计约275克。两天后,金子不见了。公安机关介入后,查明黄金是被邮政中转站外包人员盗走的。邮政方面最初给出的答复是“按照保价2万元赔偿”。后来,因为找回了大约250克黄金,邮政部门昨天表示将“补偿其余部分(被盗黄金的价值)”。


这对程女士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公众仍然不能理解的是,如果最后没有追回全部黄金,真的会是“按保价2万元赔偿”吗?如果因为快递员的过错导致货物丢失,不应该全额赔付吗?


根据官网邮政的保价服务介绍,国内快件单件申报价值限5万元,快递包裹限2万元。当货物丢失、短少或损坏时,应按发件人申报的价值赔偿一定的损失。也就是说,快递丢失后,按照保价2万元进行赔偿,符合邮政保价规定。


事实上,限制货物的申报价值是行业惯例。查询中通、童渊、大云等快递公司官网会发现,快递公司一般会对货物的申报价值设置2万、3万的最高限额。对于申报价值高于最高限额的,部分快递公司也设立了保价增值服务,但一般需要收取5%至8%的服务费。


这个服务费率不低。相对于车险中的“三险”,200万对应的“三险”保额一般需要在2000元出头支付费用,相当于千分之一的费率,而且还是保障一整年。

快递保价什么意思


因此,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购买与商品真实价值相当的等价保价。用常识来说,如果货物投递后丢失,快递公司应该全额赔付;如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磕磕绊绊,不足保额的1万到2万元应该足以弥补损失。


但一旦快件丢失、短少、损毁,快递公司给出的抗辩理由似乎很有说服力:没有保价的,根据《邮政法》第四十七条,最高赔偿不超过收取运费的3倍;如果购买没有全额保险,只能“按比例赔付”。


所谓“比例赔偿”,是指最终的赔偿金额,等于货物的实际价值损失乘以申报价值与实际价值之比。很多时候,这样算出来的赔偿金额,和真正的损失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以央视报道的一个案例为例:2019年,北京的钟先生通过快递公司向南宁邮寄了一台价值98万元的医疗器械。钟先生特意选择了保价2万元。签收时,钟先生发现包裹破损,外壳变形。如果修的话,要一万多块钱。钟先生本以为2万元保额可以完全覆盖维修费用,但按照上述保额算法,快递公司只赔付了他250元。




▲资料图。2月2日,在顺义的北京邮政航空空邮件处理中心,一件件货物从自动分拣网格滑入收纳袋。图/IC图


事实上,快递公司的很多辩解理由都很难成立。比如不保价只赔付运费三倍的规定,恰好遇到“快递员有重大过错”,不管有没有保价都要全额赔付,这也是很多司法案例支持的。至于“盗金”一案,因为涉及监守自盗,如果走诉讼之路,很可能需要快递员全额赔付。


类似于“只赔250元”的常规保价标准条款,绝对可以让快递公司在保价不亏的情况下稳赚不赔,但也会带来公众不断的质疑:快递行业的保价条款到底是在“保护”公众的物品安全还是自身的利润?


保险本质上是一种保险行为,算法要根据保险行业的行业惯例来设计。显然,“比例赔偿”的算法远非大众的简单认知。如果可能,最好将保险公司的服务引入快递行业,利用鲶鱼效应,打破目前快递与保险融合“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格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