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明
编辑|余明的论点
“他开会迟到上班睡觉都无所谓。只要他不跳槽,其他的都好说。”
这是腾讯老板马花藤对张小龙的评价。在置业上一向节俭的马给自己定的年薪是3000万,却给张小龙 3亿
不过话说回来,他对腾讯的贡献也配得上这个待遇。
他独自创造了Foxmail(QQ邮箱的前身),使腾讯在当年与微软一争高下,在通信领域站稳脚跟。
他牵头研发的微信,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软件之一。每天有超10亿用户使用微信,注册用户数高达12.5亿。
他心血来潮加的红包功能,让微信在便捷支付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硬生生从当时的行业巨头支付宝手中抢走了半壁江山。连马云也不得不感叹:“我们被珍珠港袭击了”。
一个那么牛逼的IT天才,当年被雷军拒绝了,连15万元都不肯投资他,这后来成了雷军最后悔的事情之一。
张小龙是谁?他和雷军之间发生了怎样的爱恨情仇?他还有哪些更辉煌的成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IT鬼才”的成长史上世纪60年代末,张小龙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小时候喜欢读书学习,一个人静静思考,偶尔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空。
张小虎的弟弟经常和伙伴们在院子里玩油板、捉迷藏和放鞭炮。他从来不参加。他经常把自己锁在书房看书。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同龄人对他的印象是:他安静得像个妹子,跟我们合不来。
勤奋聪明的张小龙,学业一帆风顺。初高中是当地最好的中学,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理工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一所高材生中知名的“双一流”大学。
他学的是当时国内刚刚起步的电子信息技术,主攻计算机编程语言。七年后,他顺利获得了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毕业后,张小龙意气风发,想投身社会。但由于当时国内计算机行业并不景气,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招聘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他并不看得起那些劣质公司。一气之下,他决定开发一个电脑应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于是开始了一年多的闭门造车。
“IT鬼才”的第一款产品想了很久,他决定开发一款电子邮件应用,因为当时微软在这个行业可以算是寡头,但是微软的电子邮件有些部分不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张小龙从中看到了商机。
为了入门,张小龙开始了一年的码农生活。要知道那个时候,可利用的成型框架和封装端口并不多,整个应用的设计思路和编写都是靠他自己。
经过张小龙一年的潜心研发和无数次的测试、调整和修复,一个名为FoxMail1.0beta的应用程序于1997年1月成功推出。
张小龙把自己的作品在Winsite上试运营了一段时间。凭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和免费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
是金子总会发光,15万变成1200万张小龙自己的软件得到大家的认可自然很开心,但是人不能只靠精神食粮活着,总要吃饭。
只有实现自己的作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经过深思熟虑,只有时任金山总经理的雷军
是最合适的人选,赵小龙满怀期待地去推销自己的作品。
和张小龙见面后,金山的R&D人员粗略看了一下产品,开始嚣张起来,把“同行是敌人”这个共同的道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这个人可能心里想: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小男生,写了一年就敢开口要15万。他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一些年,但是他挣的没有他多。如果传出去会有多丢人?
以这种态度,这个人极其嚣张,批评张小龙的作品一无是处,还声称:我两个月能做出更好的,连这东西都值15万?
在赞美声中长大的张小龙受不了这种羞辱。他收回自己的创作成果,起身离开。他自己也知道软件的价值,别人不识货他也懒得卖。
当金山的R&D人员看到交易失败时,他们感到不安。回到公司,他们向雷军抱怨张小龙的作品一文不值。雷军没有多想,认为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值得投资。就这样,雷军因为他的不近人情,错过了一个让他苦恼了一辈子的人才。
被嘲讽的张小龙并没有气馁。而是化悲痛为力量,重新努力学习,在原有基础上拓展了很多实用功能,让自己的产品更加成熟,更有卖点。
两年后,一家名为博达的公司以1200万的高价买下了FoxMail,并任命张小龙为公司技术经理。这一刻,他觉得终于到了他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2005年,日益壮大的腾讯想拥有一款属于自己的邮箱软件,但马不想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进行自主研发。毕竟这也是腾讯的一贯作风:能花钱买的尽量不要自己做。
经过对比,腾讯选择了市面上性价比较高的一款软件,即博达公司的FoxMail。经过几轮谈判,双方达成一致,博达在软件上彻底转手。毕竟腾讯给的太多了。
作为奖金,张小龙也被“卖”给了腾讯。马看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安排他做广州部门的负责人,或者管理自己开发的软件。但是,FoxMail变成了QQ邮箱[/]
到了一家新公司,总要拿出点实在的东西来站出来,于是张小龙突发奇想,给QQ邮箱增加了“漂流瓶”功能,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玩法,所以很多用户在众多邮件软件中选择了QQ邮箱,腾讯的用户群也水涨船高。
张小龙是一个有远见的人。自从他加入腾讯后,
智能手机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移动通信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他相信一定有商机。当时普通人使用的主流联系方式是打电话发短信,流量只用来浏览网页。
如果有一个方便简洁的软件,把短信和语音通话合并起来,那将是非常有前途的。
但由于当时腾讯的核心产品
QQ还在业内如日中天,一个的局外人想要影响公司亲信团队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想法被无限期搁置。直到2010年12月初,打响小米品牌的雷军在自家的小米手机上推出了一款
“米聊”APP,以免费短信为卖点,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小米手机也卖得不错。
但张小龙认为现有的
QQ功能复杂,优化起来难度很大。消费者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一款简单便捷的新品更能适应市场趋势。最终,腾讯的掌舵人马做出了一个决定
支持哪一个先实现,以至于腾讯内部顿时动荡起来,两大核心团队开始致力于“厮杀”。
天道酬勤,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版本正式上线。凭借简单、易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加上腾讯庞大的用户群,一炮而红。
后来张小龙又把“漂流瓶”的模板复制到微信上,推出了“
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的功能。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功能在当时有多流行。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3亿,同时在线人数也突破了1亿,可以算是有史以来最快的APP了。
市场法则是适者生存。微信的胜利也杀了一大批同行。当时的米聊,飞聊,飞信等等都是被马杀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的QQ被拍死在沙滩上。
张小龙也迅速崛起,成为马的心腹,腾讯副总裁。
再创辉煌,张小龙成了IT行业的大佬2014年底,张小龙给微信增加了一个“炸王”功能——“微信红包”
此时微信允许用户绑定银行卡,,通过红包向亲朋好友发送新年祝福和祝福。这可谓是挠到了老百姓的痒处。
春节期间,人们纷纷在群里展开红包大战,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在开心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钱不知不觉从银行卡里注入了微信账号。
次年,商家也纷纷贴出支付码,以适应潮流。人们开始出门不带钱包,一部手机走遍天下,彻底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有人欢喜有人忧。本来马云的支付宝在移动支付行业做的比较早,市场占有率也很高。张小龙只用一个简单的功能就从对方手里抢了一大块蛋糕,当时马云还无奈地开玩笑说:“我们被珍珠港袭击了。”
在这场战争中,张小龙再次为腾讯立下汗马功劳。马花藤也给了他应有的奖励,把他的年薪提高到了3亿。要知道马自己的年薪才3000万,是张小龙的十分之一。
除了钱,马花藤对他的重视再次提升了一个层次。在公司里,张小龙几乎和马平起平坐,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老朋友一样亲密。
马花藤曾在公开场合幽默地评价张小龙:“他喜欢开会迟到,上班困了就睡觉,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他不跳槽,其他的都好说。”
“微信之父”张小龙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自己的辉煌,让微信成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不得不说,如今的先进技术让沟通变得非常便捷,但是我们用来沟通感情的时间却越来越稀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朋友圈里全是老板、领导、客户等等。
回想一下,我们有多久没有给久别的同学朋友发消息了?有多久没在老家和父母视频聊天了?希望观众朋友们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便利,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增进感情,让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