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村快递前景如何(快递进村“活”了乡村)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张建芳正在检查快递邮件。

本报记者李宗摄

图二:李佳和丈夫正在打包快递。

农村快递前景如何

王摄

图3:刘春龙正在装卸快件。

本报记者王永展摄

来源:本报报道

核心阅读

近年来,中国广大的农村道路更加畅通,网速更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快递进村成为现实,给乡村带来了新变化:村民用上了新产品,找到了新工作,为农产品开辟了新市场。在乡村邮政的道路上,许多物流从业者正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早上8点,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梅花村,李佳和丈夫杨正在自家的快递服务站忙碌着:卸货、登记、入库...

与此同时,在广西百色平果市的申通快递分拣车间,随着皮带运转,一件件快递从货车上卸下;在网点负责人张建芳的罗章带领下,30多名快递员依次接收各自区域的快递...

晚上6点,天渐渐黑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邮政支局,刚刚派件完毕的快递员刘春龙再次发动汽车,开始了揽收工作...

今年1-8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73.2亿件,其中农村地区投入超过280亿件,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1.4万亿元。农村快递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李佳这样的快递站负责人,张建芳这样的物流网点管理者,刘春龙这样的农村产品寄件人和收件人...他们的奋斗是农村快递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生动注脚。

“看着快递站进出村子的货物,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早上九点多,来取快递的村民越来越多,李佳在柜台和货架之间忙碌着。“现在每天进村的快递有1000多个,高峰时出村的快递有上万个。”李佳还挺自豪的。

放眼全国,目前快递每天包裹量超过3亿个,其中农村地区包裹量超过1亿个。然而,在近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曾分析,部分农村地区业务量太小,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快递企业“不愿意下去”“下不去”“不稳定”。

正因如此,8年前刚建站时,李佳夫妇一度打了退堂鼓。“每天进村的物品不超过两位数,除了自己的订单,出村的很少。”李佳说。当时他们在村里经营一家家具厂。接到网上订单后,他们要跑20多公里到市里送件。于是,2013年,他们把自己工厂旁边的一个房间腾出来,建了一个不到5平米的小型快递站。

后来村里一家宫灯厂找上门来,把网上的订单送到快递站。这为小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梅花村擅长制作养鸽用具和宫灯。夫妻俩用村里的喇叭广播给小站打广告,还买了一辆货车送快递。

2015年,夫妻俩干脆关掉家具厂,专心做快递站。他们改造了1000多平米的厂区,分成分拣、仓储、取货、发货几个区域,把村民也带走了,还购置了更多的面包车。

去年,夫妻俩一口气开了5个分站点,把服务范围扩大到了周边19个村。李佳说,“看着快递站进出村子的货物,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截至目前,中国各大快递品牌已实现98%乡镇的网络覆盖,从“下乡”到“进村”进步神速。这得益于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和农村市场的潜在激活,也离不开物流人才的敢为人先。

“只有熟悉每个环节,才能做好管理”

10多年前,和李佳一样,张建芳也只是开了一家小快递站。现在,她是平果申通快递的负责人。

如果说快递站是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小步,县乡一级的快递物流公司就是快递进村前的重要一步。

快递员正在准备装货和发货,张建芳也没闲着。"有些快件地址不准确,没有快递员认领."一个一个叫出来,张建芳和收件人确认地址并记录下来,然后快递员会分发。“每天有近万件快递进出,服务覆盖整个平果市,对我来说是个考验。”张建芳说。

过了一会儿,办公室又提交了一批客户投诉。“这些都是各网点初步沟通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今天一箱送来的饮料打碎了一瓶,客户要求全额赔偿,我只能联系协调。”张建芳说,尽量确保所有投诉在同一天得到解决。

每天中午空闲暇之余,张建芳也会听听总公司的线上课程,平时也会看一些专业书籍。今年上半年,张建芳向公司的配送中心引进了快递扩展机。以前9.8米长的卸车需要人工来回搬运;现在伸缩机可以直接把皮带伸到货车里,大大提高了效率。张建芳说:“现在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个设备是我在学习期间学到的。”

每天下午,只要有空,张建芳就会自己去收货,拓展客户。“只有熟悉了各个方面,才能做好管理。”张建芳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短缺,无论是快递员、技术和管理人才。我以后会更加注重人才培养。”

“一方面,要在高校物流专业开设涉农课程,与涉农物流企业合作,让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对于非物流专业毕业生,尤其是农民,也要加强电子商务和物流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广西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物流研究所所长范玮琪说。

我们不仅要搞好交通,还要帮助村民销售产品

从仁和区邮政支局到大龙潭乡邮政代办所,再到大龙潭乡新街村、浑萨拉村中国邮政站,这条邮路已经跑了五六年。“每次都要经过五六个邮政点,一天要跑好几圈。”刘春龙说。

每天下午,刘春龙都会在快递代收群里查看信息。邮政公司与当地村庄的商店合作建造了几个“中国邮政站”。通过村里的反馈,公司决定派多少辆车出去收快件。

“小刘又来了。我们喝口茶休息一下吧!”罗菊是新街村“中国驿站”的负责人。“我们30年前开始在大龙潭乡种植芒果。目前全乡种植面积10万亩,每年可收获20万吨。”罗怀菊说,最忙的两个月,她一个人就用光了十几卷快递运输单据。

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将达到5750亿元;芒果离村是农产品上行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现代农业快递服务“一地一品”项目业务量超百万件249个,其中业务量超千万件的金牌项目45个。

喝了一口热茶,刘春龙又开始忙碌起来。上车后,他喊道:“走吧,罗姐,明天见!”

当我们回到仁和分公司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分公司的负责人康庆超还在办公室里忙碌着。他告诉记者,邮政和农民建立了合作,邮政负责运输和销售,农民负责生产和包装。邮政还利用易购平台在线上线下销售芒果产品。“我们不仅要搞好交通,还要帮助村民销售产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实施农产品贮藏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农产品贮藏保鲜小型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营配送中心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农产品比普通快递对时效和运输条件的要求更高。要提高物流网点的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创新打造生鲜服务方案。”石家庄市邮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刘源指出,资源整合对涉农物流非常重要,要建设更多集收、包、储、运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9日07版)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