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快递业务的发展前景(每天1亿个农村包裹:快递进村面临怎样的困境)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村民收发快递不方便吗?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一直是国家的一大隐忧。

特别是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地区都聚集在一起,紧锣密鼓地加快“快递进村”,努力解决配送成本、违规收费等困难,就是要让村民像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收发快递。

1亿背后

农村快递前景如何

事实上,相比过去的纵向比较,农村居民收发快递已经变得容易得多。根据邮政部门公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农村地区包裹、快递量超过200亿件。全国每天投递的3亿个快递包裹中,有1亿是发往农村地区的。

农村快递业务的这种活跃,与配送物流的通达性密切相关。2014年以来,国家不断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实现各县区主要快递品牌全覆盖。去年启动了“快递进村”工程,推动快递服务从村到村进一步下沉。截至目前,已支持建设超过1100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14.6万个农村电商快递服务站。

如今,快递网点覆盖98%的乡镇,快递服务覆盖至少50%的建制村。日益通畅的农村送货网络,让“网货进,山货出”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一方面,消费品的可获得性释放了农村居民“买中买”的潜力。到2020年底,全国网购人数将达到7亿,其中2.5亿将是农村地区的网购者。另一方面,农产品可以走出去,让果蔬作物从田里的树上卖到全国各地。去年全国农产品发送量超过100万件的地区有260个,今年计划发送量超过1000万件的金牌有60个。

50%测试

但与横向城市相比,农村快递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网络密度和服务深度还有较大差距。快递服务覆盖率在行政村层面只有50%多一点。一些村民要收发快递,还是要走很远的路到乡镇网点。

如何让快递服务离你家门口更近?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很多村子地处偏僻分散,快递量也小。村里送快递的成本比镇上高很多。据媒体测算,按照目前农村快递的规模,如果快递公司每件物品都提供上门服务,单个快递的绩效成本大约是城市的5倍。

高昂的成本使得快递公司普遍不愿意将业务下沉到村里,一些经营者虽然下去了,却陷入了亏损困境。一位快递加盟商透露,他从快递公司拿到的每份快递的配送费都是固定的。如果快递从乡镇下沉到村一级,每件亏3毛钱。

一些快递网点为了转嫁成本,干脆做起了对用户“二次收费”的把戏。比如在派送环节,以超出派送范围为由强行加收快递费;收件人取件快件时,收取收件人额外保管费;未经收件人同意,将快件放在其他代收点,按约定地址投递给本人。

想要打通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物流网点不足、配送成本高、违规收费等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考验。

加速和攻击

“快递进村”是发展的方向,是民生的需要。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多次强调,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步伐不断加快。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2年底,全国行政村基本实现快递直达。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分类推进“快递进村”。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县域和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渗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实现乡镇有网点、村村有服务。

国家邮政局、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门联手,全面推进县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以市场化手段鼓励和推动企业下沉。在全国不同地区形成了邮政快递合作、快递合作、快递合作、快递业务合作、快递业务合作、快递货源合作等多种“快递进村”模式。

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政府部门到工业企业,都在实践中形成了解决方案。

成本问题怎么解决?“共享共建”成为共识,几家快递公司联合设立营业网点,降低快递网络运营成本。但从目前农村资源整合的情况来看,邮政、交通、供销、农商虽然资源众多,但没有形成共享共建机制。下一步将加强政企联动,建立包括政策协调、监管共治、服务共享在内的整体运行机制,优化快递流通,形成良性互动。

如何杜绝违规收费?一方面,要严格“管理”,采取零容忍的监管措施。近期,国家邮政局正在开展快递市场秩序整治。另一方面,要充分“放开”,鼓励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商业模式,形成符合农村实际的配送激励机制,确保寄递物流末端服务网络在农村建得起来、稳得住、运营得好、能长久。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