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腾讯电商业务“鹅斗”即将关停,引发关注。观察人士从腾讯内部人士处获悉,基于战略重心的考虑,腾讯平台和内容企业集团(PCG)对新业务小鹅的内部孵化进行了调整,相关团队将可以通过“活水”系统在集团内部重新选择匹配岗位。
据悉,所谓“活水”,就是腾讯内部的人才流动市场机制。在这种机制下,用人单位和准员工可以双向选择,让员工在公司自由寻找发展机会,同时也能快速解决业务部门的用人需求。
在某应用商店,客户端“鹅拼图”已经22天不支持下载。
“鹅战”下线,腾讯“电商梦”再次落空?
2020年4月29日,腾讯推出“鹅斗”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消费者通过它的名字就不难直观地了解它的大致定位:购买小商品的平台。根据市场反馈,很多人认为这款产品设计简洁,是拼多多和JD.COM除“京西”之外的又一选择。
同年6月,“鹅斗”小程序上线“团店”功能,团友购物获得奖励,“团店”店主可获得额外奖励。随后,“鹅斗”APP开始在各大应用商店平台上架;去年5月,“鹅斗”推出“种草号”功能,提供产品推荐和发货功能;今年8月,该公司开始了第一轮招聘...在很多网友看来,“鹅斗”的推出是腾讯标记拼多多,“亲自签约”社交电商的举措之一。
鹅拼早期网页科技星球文章图片
梳理一下网络舆情,“腾讯电商梦”是多年来的热门话题。
腾讯从社交和支付起家,但从未放弃电商领域:腾讯已投资JD.COM,投资拼多多,补齐电商版图;私有域流量业态兴起后,腾讯先后投资了有赞、魏梦等第三方服务商,进一步释放了其微信生态系统的活力,但其自有电商平台似乎一直走得不太好。
2018年5月28日,腾讯通过QQ推出自有电商平台“鹅侠U品”,专注于泛二次元文化的衍生生态。但次年该产品宣布下线,并入“手表买买”。后来,腾讯陆续推出了腾讯慧聚等一系列产品和多领域布局。但腾讯能否打造自己的电商爆款,还有待观察。
鹅男U产品公告截图来源社交媒体
腾讯也面临电商三足鼎立格局下的破局困难?
从行业份额分布来看,目前中国现有电商零售平台的格局是“三足鼎立”,多方争霸。
据《电子商报》19日消息,有机构披露了2021年电商零售平台的市场份额,市场前五名分别是淘宝51%、JD.COM 20%、拼多多15%、Tik Tok电商5%、Aauto更快电商4%,不到5%的市场份额被Suning.cn、唯品会、Takeshi等平台瓜分。
商报报道截图
2021年,中国电商零售平台市场集中度水平总体延续了2020年的趋势,CR3(业务规模前三的公司市场份额)保持高位(88%)。前瞻产业研究院引用的2020年中国零售电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零售电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前3名市场份额合计83.67%,收入前5名合计92.51%,份额前5名合计97.04%。
在剩下的市场份额中,挤满了短视频等不同生态系统的竞争对手。即便是手握巨大流量池和入口的腾讯,想要打造一个已经取得一定市场地位的爆款,也可能面临不小的压力,要啃下电商这块硬骨头。腾讯能否在流量+资本的逻辑之外衍生出新的布局策略,或许是另一个看点。
腾讯的自有电商产品之旅,在一些网友看来是“屡遭挫折,屡战屡败”。早在“鹅斗”上线时,就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电商是腾讯不能轻易放弃的业务版图。在现有的电商市场格局下,新产品想要脱颖而出,甚至弯道超车都将面临不小的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便是手握流量的腾讯,可能也不例外。
从平台流量和曝光度来看,不少网友表示对“鹅斗”不熟悉,甚至没听说过。这反映了“小鹅拼”的用户池问题。虽然“鹅斗”推出了自己的APP,但从微信用户到产品用户的沉淀积累效果显然并不理想。《鹅斗》本身没有足够的流量优势和品牌优势,破局之路相对较弱。
社交媒体截图
从入场机会来看,如何解决用户的累也是一个问题。
拼多多早年的“免费商品砍价”、“帮忙领红包”等活动,已经让很多用户感到厌倦甚至厌烦。在流量-消费转化的逻辑链条中,微信群的创新和推广潜力几乎被“先行者”榨干了。在没有突破性创新的前提下,“鹅斗”其实很难缓解消费者的疲态,甚至进一步挖掘微信用户的购买力。这是“鹅斗”的后发劣势。
潜在的问题是:如果过于依赖微信用户的分享和推广,很容易把微信群变成“僵尸群”或者“购物群”,很可能伤害到“鹅争”的逻辑底盘和微信本身,吃掉自己。在一定程度上,电子商务在群体中的表现就是群体,而不仅仅是“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利益”。事实上,电商团购往往比拼的是背后供应链的优势,是一个平台及其商家在产品“最低价”上的努力,不是简单的流量池+资金补贴就能覆盖的。
新进入者的相对劣势很容易被竞争格局中同行业的竞争者放大。目前中国电商零售平台市场,头部有80%以上的CR3,腰部有老牌产品或品牌。新进入者可能要拿出颠覆性的东西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个问题就复杂多了。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485条关于小鹅的投诉。从消费者的角度,部分网友反映了拒绝发货、虚假宣传、质量问题、促销收入提现困难、商品保险政策不理想等问题。从供应方面,有商家质疑小鹅冻结货款、处罚过重、实习生拖欠奖励等等。
和消费者体验,也可能对小鹅的奋斗产生各种影响,这与它们的适应力有关。
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绕不过去的话题。横向来看,百度的广告主大部分是电商,阿里的营收广告来自电商商家。未来电商仍有望成为游戏之外的重要营收支柱,很难说会“轻易放手”。“鹅战”不是腾讯在电商赛道的第一次尝试,很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
22日下午,微信小程序中的“鹅拼”仍然可以正常打开,允许用户下单等一系列操作。一家店铺的客服人员告诉观察者,目前其产品可以正常发货。但对于“小鹅斗”即将关停的消息及其后续影响,客服人员表示“不是很清楚,没有接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