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中国股市ESG第一股”和“3C二手电商第一股”双重绰号的万物新生(爱回收,NYSE:RERE)上市不到半年,股价就画了一个又一个L。
最初上市的时候,ESG奥特莱斯的概念,线上线下供应+TOB&TOC的闭环模式,豪华的股东阵容,大股东JD.COM的加持,看起来效果并不好。
什么都新怎么了?我来说一些市场从来没有说过的逻辑。
图:万物新股价,来源:Wind
回归商业模式的本质,二手商品和一手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价格弹性大很多,差价是现阶段二手电商业务的核心。
售价有两条红线,一是二手商品的心理折扣,二是二手商品的瑕疵折扣,不能无限上调。不过回收价格在空之间很大。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闲置是0,二手出售是1,0和1的差距可以是无限的。而且闲置物品还是占面积的——受限于人均32平米的住房面积,少一点杂乱会导致多一点空的房间。
以手机回收为例。传统渠道的涨幅可以高达60%-80%,也就是说2000元的手机可以卖到3500元。相对来说,iPhone会低一点。
那么,像万物新生活(其爱回收/拍拍)、转转这样的二手电商对行业的改造有多大?直接看数据吧。根据广发证券对各大品牌二手手机销量的研究:
爱回收/拍拍的涨价率中位数为52%,这是近两代iPhone断货后的55%。涨价幅度中值为48%,砍掉近两代iPhone后为51%。
图:手机加价率,来源:广发证券
纵观二手电商和传统渠道的数据,我们发现,每样东西回收的增加率相对较低,但不是效率提高了多少,而是背后有资本加持。2021年第二季度可亏损5亿元,调整后季度亏损5966万元。一般做二手生意的商家都不会亏本做生意。
图:万物之失,来源:风
实现盈利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简单的一个就是提高上涨率。降低回收价格是提高加价率最简单的方法。前面的手机涨价率图,可以对比一下爱回收/拍拍转的万物新生的回收价格。在大多数品牌中,爱回收/拍拍的价格更低。
有一组数据支持爱回收整体加价率的变化:
Q2 2020年全部新产品销售GMV为11亿元,商品成本为8.9亿元,价格上涨率为24%。在Q2,2021年,万物新品销售GMV 19亿元,商品成本14亿元,加价率36%,增长12个百分点。
自古以来,双赢就是最好的商业策略,通过和个人卖家博弈来降低成本是非常不好的。你可以在黑猫的投诉上搜索“爱回收”,整个10月都能看到很多关于低价的投诉。
比如一个网友把自己的iPhone11卖了。他拿到线下回收手机的地方评估2500元,回收的网上评估价2550元,于是网友选择将手机卖给回收。收到手机后,爱回收表示屏幕发黄,摄像头有问题(其实不存在),把价格改成了1950元。最后是纠纷,2400元成交。从网友的评论来看,他累到不能再爱了...(看图,不赘述)。
图:网友投诉回收手机价格低。来源:黑猫投诉。
身边黑猫的抱怨也是满满的谩骂,但大多是各种二手产品的销售带来的杂七杂八的问题,却没有看到回收手机价格低的问题。但是找一个好的机器购买问题很多,但都是买二手产品的消费者投诉。看来品控和风控的问题更大了。
一切都是新的,3C的转型有其自身的问题,更不用说两个锅合二为一了。
一切来二级市场,给人绝对领先的感觉。8.7%的市场份额大幅领先,大于其他四家(转转、回收宝、同程帮、小白优品)的总和。
图:市场份额对比(一),来源:中信证券
但本质上来说,如果拆分的话,你会发现一切都领先于B端,C端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优势。2020年,万物新品C端5.7%的市场份额略高于5.5%的市场份额。C端更赚钱:B端商家之间的交易只需要一个平台,而C端可以补齐服务,推“按卖模式”——提供更多的质检分级、代运营等服务,获得更多的服务费。
图:市场份额对比(二),来源:中信证券
去年5月开始全面承接微腾讯的手机回收业务,并与找美机战略合并。合并后的新转移更侧重于二手3C市场,2020年B2C支付订单将同比增长267.2%。
根据多家券商和互联网大数据提供商的报告,转转在网络用户交易、B2C、二手手机二手回收等市场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流量层面来说,月活几十万用户的爱回收和百万用户、百万用户是没法比的。
图:二手电商月活跃用户对比,数据来源:比达研究
我不怪大股东JD.COM不能回收流量。毕竟,JD.COM每年超过5亿的买家不是开玩笑的。感觉JD.COM还没想好怎么做二手市场:到底是全力支持3C,大力支持一切回收;还是决心从3C换到全品类,在二手领域和阿里碰碰运气。今年9月初,JD.COM的上限是“鲸鱼的地方”,到目前为止,它没有太大的噪音。
万物重生目前面临的问题有:
继续提高加价率会咬口碑;
不提高加价率,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盈利状况;
存在不可忽视的外部竞争对手;
自身线下店铺的经营模式更重。
特别是最后一点,让爱回收处于持续现金流紧张,利润薄的状态。可能很多人觉得万物新生活的情况和早期大股东JD.COM很像,但不同的是物流基础设施给JD.COM带来了好的口碑,而纯电商则是带着线下包袱和苏宁竞争,价格战惊心动魄,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图:万物新股价,来源:Wind
思考一个问题。即使一切都是新的,没有口碑和竞争,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愿意像JD.COM那样等着吗?你应该知道JD的趋势。COM的股价,而且从2014年到2019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