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IPO一年多,张小泉终于如愿登陆创业板。
9月6日,A股 “剪刀第一股” 张小泉创业板上市,张小泉的发行价为6.9元/股,今日上市首日开盘价29.80元/股,高开331.88%;早盘最高价触及38.66元/股,涨幅约460%。随后价格有所回落,截至收盘,价格为34.09元/股,较发行价涨幅约394.06%。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截图
这样的涨幅令外界吃惊,张小泉作为一家做刀剪的公司,能够吸引投资人的青睐,其背后是资本对于刀具市场的关注。
但在之前,有全聚德和狗不理的前车之鉴,市场对于老字号上市普遍持怀疑态度。有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仅仅凭借着“老字号”招牌,并不能在资本市场中无往而不利。
10元一把剪刀,年入5.72亿
在老字号企业普遍陷入“因循守旧”的怪圈,财务指标“跌跌不休”的背景下,张小泉的财务数据反而稳得令人惊叹。
招股书显示,张小泉2018-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亿元、4.84亿元和5.72亿元,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8.13%。而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380.85万元、7230.07万元和7721.60万元,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2.76%。
今年上半年,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1.72%,净利润录得4425.35万元,同比增长高达34.86%。
除去良好的财务基本盘,张小泉还拥有相对健康的营收结构。
招股书显示,张小泉的主营业务分为剪具、刀具、套刀剪组合、其他生活家居用品四类。根据2020年数据,上述四类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9.09%、25.08%、26.43%和19.4%,分布相对均衡。
图片来源:官方公告
事实上,以上四类业务的经营指标变化,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张小泉的基础商业模式和发展趋势。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8-2020年,公司主要产品平均单价分别为11.81元、12.55元及12.88元。10元左右的定价,基本符合张小泉大众消费品的身份认知。
且按照2019年的数据计算,张小泉刀剪的毛利率分别为45.18%、42.68%,高于同期知名厨具企业爱仕达、苏泊尔的毛利率。从销售情况来看,2019年张小泉的剪具销量为2706万把,刀具为510万把,套刀剪组合178万套,收入共计4亿元。
“10元刀剪、4亿营收”。截止目前,张小泉主要依靠大规模生产走量的形式,支撑起企业营收的基本盘。
值得注意的是,与互联网新消费公司“流血上市”的“主旋律”不同,账目丰盈、债务清晰的张小泉并不差钱。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末,张小泉的货币资金高达1.53亿元,同比增长19.53%。2020年2月,张小泉合计现金分红达3510万元,这几乎顶得上2019年公司经营利润的一半。
此外,截止2019年末,张小泉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4.2%,远低于可比上市公司57.54%的平均值。
不同于在退市边缘挣扎的全聚德们,当下市场在张小泉的身上全然看不到“老字号”的困境,传统反倒成了它最有力的支撑,让创造和革新有根可循。对传统品牌最大的歌颂,无外乎如此。
个中机巧,或许要脱离纸面上的财务和业务视角,转而向张小泉“400年老店”的缘起中去寻找。
上市仍面临多重挑战
老字号登录资本市场,要想站稳脚跟,面临的挑战也不小。作为老字号企业,要面临人员老龄化、管理老龄化的问题。
过去几年,张小泉也一直在尝试数字化转型。据报告显示,张小泉上线MES制造执行系统,实施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打造智慧云工厂,解决生产指令人工传递、生产过程信息人工统计、过程数据无法及时反馈等痛点,实现 34低成本、全方位、高效率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
自身之外,张小泉还要面临外部的竞争。
在中高端层面,业内人士表示,德国的“双立人”品牌是张小泉难以逾越的品质。双立人成立于1731年,长期专注于刀具市场,近几年开始涉足生产厨房用具和锅具,旗下拥有超过2000种的不锈钢刀剪餐具、锅具、厨房炊具和个人护理用品,产品线比张小泉更加丰富。
数据显示,在淘宝天猫平台套装刀具类店铺排名中,2018至2020年的36个月中,双立人有22个月排名第一。
从张小泉的客单价来看,主打低端市场。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度至2020年度公司主要产品平均单价分别为11.81 元、12.55元及12.88元。
张小泉也曾尝试过高端产品,但市场反馈不尽如人意。张小泉也曾推出售价1000元的大马士革刀具产品,但市场反响平平。
其在招股书中也提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国产高端产品不足的问题,高端市场几乎被进口品牌所占据。发行人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在高端产品开拓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
此外,行业的竞争也尤为激烈。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关键词为“刀具”和“刀剪”的现存企业8.41万家。2019年的注册量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点,共计1.12万家,同比增长7%。2020年的注册量有所减少,仅6821家,同比减少39%。
图片来源:企查查截图
主打中高端路线的十八子作也是张小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十八子作以菜刀起家,从手工生产碳钢菜刀发展到现代化、机械化规模,生产刀具产品规格达上千种,在国内,十八子作占据62%的刀具市场,被誉为“中国第一刀”。
近两年,苏泊尔、爱仕达等厨房家电品牌,通过建立起来的品牌优势也进一步蚕食着张小泉的刀剪市场。这对于张小泉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老字号”如何破局?
在张小泉上市的同时,还有一批“老字号”正在排队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
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始于1921年的五芳斋于今年6月初递交了招股书;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山东德州扒鸡在去年6月也启动了上市计划,接受机构辅导,计划在3年内实现上市。
据去年6月公开数据显示,在A股市场,有50多家“老字号”,大多分布在食品饮料、金属制品、珠宝首饰、中医药等传统行业。“老字号”企业为何在近年来对于资本市场如此热衷?
图片来源:官网
“第一是市场竞争迫使,目前有众多新兴品牌崛起,对老字号造成一定压力,上市可以获得更大品牌知名度和信誉,以及资金的支持来完善渠道开发、产品研发、团队招募等,在供应商合作上也更有话语权;第二有是国家层面的需求,民族品牌也代表了国家形象,有些正向的价值观;第三是国潮兴起,民族企业上市也代表工业发展的成熟,见证了百年的发展史,消费者对于国货品牌也更加自信。”业内人士这样介绍说。
业内人士认为,“老字号”企业的上市潮代表着国货品牌的逐渐成熟,顺应潮流拥抱资本的趋势。
但传统民族企业在转型资本市场时,也会面临一些难点,比如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管理的要求是统一规范化,而很多老字号企业管理相对落后;在股份制改革和现代化管理制度上,也是传统企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另外,上市审查中,财务的透明度也将成为监管的重点。
例如,近日递交招股书的五芳斋便遇到了财务问题上的困扰,收到了证监会对其涉及公司对赌协议、创始人受贿案以及食品安全等多个合规性问题,进行问询。
此外,五芳斋董事长厉建平还曾涉及巨额受贿案,证监会还对五芳斋近年来的食品安全及消费者投诉等问题进行问询。
当然上市不是最终目标,即使是目前成功上岸的“张小泉”也面临着产品品类单一,国内外品牌夹击等问题。
在上市的老字号里,全聚德自2017年以来营收和净利已连续三年下滑。而在2015年挂牌新三板的狗不理,也已经在2020年摘牌。
“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核心还是看企业的发展,不会太在意老字号还是新兴品牌,核心是能不能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经济收益,不会根据企业的百年历史来论资排辈。”业内人士这样说道。
不过,在上市首日大涨后,张小泉在第二天以7.04%的跌幅领跌两市,9月8日再度低开2.56%,市场分歧似乎已显现。
作为资本市场的新人,“年仅”400岁的张小泉,会成为下一个茅台吗?最终会步谁的后尘?
素材综合自:创业邦传媒、叁叁陆编辑部、观潮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