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2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计划安排资金1.62亿元为8100名0至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计划安排资金9亿元为75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
据记者了解,四川省委、省政府已连续七年将“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纳入全省民生实事,充分体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对家庭困难残疾人的特殊关心、特殊关爱,对于切实保障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兜牢织密困难残疾人基本民生安全网,让残疾人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增进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省有残疾人622.3万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四川残联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着力推动解决残疾群众整体困难、高位推动解决突出领域问题。
高标准推动多项服务高质量完成
“李师傅,新年快乐!我们今天又来给你做针灸理疗了。”1月4日,2022年开年上班的第一天,社区康复治疗师上门为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奎星阁社区61岁的偏瘫患者李玉朗进行康复治疗,并对其家属培训护理知识。
记者了解获悉,这是当地开展“罗江区中医康复进家庭”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变化。
其实,“十三五”以来,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扶残惠残、关爱民生福祉,以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为重点人群,依法依规持续开展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具适配、康复支持性服务等康复服务工作。五年来,全省为900余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为有合理需求的60余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具适配服务;为4万余名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等提供了手术、康复训练、辅具适配等康复救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应救尽救。
2021年,“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四川省残联党组坚决履行“三大职责”,发挥“三大作用”,“立足主责主业”,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统筹疫情防控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持续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比如,在稳步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四川残联进一步促进落实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重度残疾人由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政策;配合民政部门将71.34万名残疾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7.93万名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救助;实施“阳光家园计划”计划项目,为5.14万名智力、精神和肢体重度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协同民政厅、财政厅建立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为110.84万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82.3万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同时,持续提升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基本康复服务率先实现与省级卫健委双牵头。1.56万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100.59万名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12.66万余名残疾人享受基本辅具适配服务,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和基本辅具适配服务率分别达到85%以上。
除了康复服务,还有这样一组数据,凸显了四川的民生温度:80万残疾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05万残疾人获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惠及贫困残疾人48万人次;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全省残疾人稳定就业达80万人……《四川省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主要指标均已提前完成或达到规划进度要求,规划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这,也为“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持续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据记者了解,2022年,四川将准确把握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残疾人急难愁盼需求为导向,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政府残工委单位充分履职尽责,充分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形成合力,着力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就在近期,为四川省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擘画蓝图、描绘美好生活的《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将出台。
《规划》提出,到2025年,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残疾人普遍受尊重。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多形式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均等化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残疾人事业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规划》还涉及了“十四五”期间,四川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12项主要指标,其中包括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符合条件的残疾人100%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均达到100%覆盖率,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等。
显然,“十四五”期间,四川残联将聚焦残联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在协调党委关心残疾人事业、在推动残工委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在动员社会营造氛围等方面的三大作用,协调推动省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依据职责重点抓好10项工作,确保残疾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掉队,推动全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四川残联将统筹疫情防控和残疾人工作,以实施《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牵引,持续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以“十个坚持”新思路协调推进新时代四川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