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市交通轨道运营管理学校(她在贵阳地铁2号线 看人间温暖每天循环上演)

编者按:

清晨,五星红旗与日同升,校园里上课铃声响起,地铁工作人员开始忙碌……从清晨到深夜,这是2021年每个平凡的一天;从日出东方到奔赴星辰大海,这又是如此不平凡的一年!

2021,每一天都值得被纪念,每一个努力追梦的中国人,都很了不起!多彩贵州网记者采访了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回顾2021年的收获,展望新的一年。

新闻回顾:

2021年4月28日13时20分,贵阳地铁2号线全线开通。地铁2号线连接白云区、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和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全长40.6公里。

开通后,市民可乘地铁抵达机场。2号线的通车,翻开了贵阳地铁进入线网换乘时代的崭新一页。

采访对象自述:

我叫田琳琳,27岁,是贵阳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站务部值班站长。

很多人每天都乘坐地铁,却对这个庞大的系统知之甚少。

去年4月28日,贵阳地铁2号线开通后,我主要负责黔春站到阳明祠5个站的工作,包括管理站务员、上传下达集团精神、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等。我每天在站厅里来回巡查,乘客有问题就第一时间解答。

贵阳地铁2号线喷水池

2号线开通第一天,我早早到岗,在地铁内巡视标识标牌、消防通道等,为首发保驾护航。

当天,紫林庵地铁站客流如织。我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站内左顾右盼,担心老人需要帮助,便询问她要不要坐地铁。

老人70岁左右,见我询问,连忙摆手:“不是,我家就住紫林庵,今天2号线开通,我没坐过地铁,想过来看一下。”

当天贵阳众多站点都有游客打卡,我怕挤着老人,便嘱咐她注意安全。

老奶奶望着我,欲言又止。我又继续询问,老奶奶拉着我的手说道:“我孙子也在外省地铁站工作,这次2号线在我家附近,我就过来看看你们的工作环境,我孙子的工作环境应该也跟你们差不多。”

田琳琳

原来老奶奶思念孙子了。我便带着她走绿色通道,建议她坐几站,体验一下“贵州速度”,也感受一下孙子工作的环境。

把老奶奶送上站后,我便开始其他工作。没过多久,同事在对讲机里说有一位老奶奶找我。老奶奶见到我后,一个劲地表达感谢:“你们工作的环境很好,我孙子在外省应该也差不多,我就放心了。”

回家前,她还特意从包里抓出几颗枣子给我,那天的枣子很甜。

田琳琳在贵阳地铁2号线工作

地铁站是个奇妙的地方,上演着人世百态。人们在这里集中亮相,展示出真实的样子。

每天早高峰的时候最忙,年轻人忙着赶地铁上班,家长送孩子上学。常常有家长上地铁了,孩子还被留在站台。

这种时候,我们的站务员会赶紧联系孩子家长。有时家长上地铁后,便开始玩手机,好一会才发现孩子不见;也有家长接到我们的电话以为是诈骗,我们要解释好几遍。

每逢毕业季,车站里就会多出很多西装革履、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

地铁站是一个喜悦和悲伤汇集的地方。有人刚刚挂上电话,就在车站里忍不住笑出声;也有人垂头丧气,领带松开,木然地在站台上发呆。

我们不仅要服务好乘客,有时也要注意她们的情绪。

这里也是个汗水和泪水混杂的地方。夏季早高峰时,有小姑娘因为低血糖晕倒。苏醒后,她说,因为急着上班没有顾上吃早餐。为此,车站也常备了糖果应对突发情况。

一次,一名女生在等地铁时晕倒了,我们把她扶到座椅上,掐人中,用风油精涂太阳穴,几十秒之后,她醒了,接着赶路,我们递上一把糖果让她带走。

贵州城市交通轨道运营管理

夏天时,2号地铁的乘客明显增多,紫林庵、喷水池等站台一天的客流量破万。我的新年愿望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们能更好地守护每一位乘客的出行。

本网记者:彭典 实习生谭斯源

一审:曹轶

二审:李柏杉

三审:王幸韬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