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来看一段新闻:https://new.qq.com/omn/20210402/20210402A010UE00.html
作为行业新风口,国家新基建项目之一,万亿级蓝海市场,充电桩行业的未来已来,风口已到。但是每个行业似乎都有这样借着风口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不法分子。比特币、股市、电子商务,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搅局者。
所谓的新能源充电桩托管运营,无非是给普通投资者一个进入新基建风口的机会。因为正常投资者如果想进入到充电桩行业,要考虑到充电站建设位置、国电主线位置、地区余电、变压器的安装、土地租赁、雨棚及其他配套产品的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十个桩的标准充电站所需要的的花费大约在200-300万之间,加上后期的管理运营回本周期大约在3-5年,这样的投资之间劝退了很多先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投资者。托管运营体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普通投资人投资十万左右拥有桩的所有权,公司专业选址人员选址、政府关系部门专门负责相关审批的同时还能最大化拿到征政府的补贴政策,生产部门专门的人员负责维护设备,专门的运营人员负责引流招商工作,例如充电桩箱体及屏幕的广告,运营公司都可以负责统一承接,依靠体量提高在广告承接方面的议价能力。整体来说这样的合作方式还是非常科学的而且就目前的市场而言收益性也是最高的。
但是,就是因为一些不法分子的存在,一桩多卖、非法集资、卷钱跑路一系列的事件耸人听闻。更有甚者充电桩都没有建设就开始了自己的行骗之路。
央视记者还爆料到,2018年10月,天津的董先生就和一家叫做“途客”的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花160万元投资了充电桩。但仅仅半年后,这位董先生就从每月坐等收益变成了“公司跑路,不得不报警求援”。
2020年10月,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企业打着新能源的旗号,向当地百姓大力宣传认购模式。同样情况的是,当大部分受害人开始发觉时,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多起诈骗案的背后其实是我国充电桩建设广大的发展空间。
权威报告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5年位列世界第一,到2020年底有望实现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6420万辆。
目前全国充电桩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1.8万个,车桩比例大概是3.3:1,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十年,我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的缺口。
因此,如此大的市场前景让很多不法分子动了歪心思。
在目前的环境下很多投资者都知道充电桩项目即将迎来风口,但是在选择平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选择有实力的大企业平台,而且在投资前一定要考察好公司背书和具体的操作模式,避免不法分子钻空子,防止出现一桩多卖公司跑路的情况。同时我也相信在充电桩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法律也会逐步完善。把我风口擦亮眼睛。希望各位有识之士在这个风口能乘风而起,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