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杭州90后店主蒋杰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有一位顾客买水果很豪放,但至今欠了44000余元的货款,一直没有支付,“我催了有近40次,各种办法也想了,还是没要来。”
蒋杰的遭遇,引起读者“136****8006”的共鸣,他在后台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以前也遇到过。不同的是你是水果,我是服装。这个人先是来买衣服买了一套以后,就经常来,来借个钱,然后过一天来还了,过一天又来试衣服又来借钱、来还,让你感觉她很有诚信。连续这样,虽然烦,但是想想做小生意的不得罪客户,我就忍了。直到有一天,店里来新货,我忙得要死,她来了,把店里所有衣服都试了个遍,穿上了一条自己很满意的连衣裙,说是不脱了直接穿走,说了一句‘我明天来付你哦’!考虑到之前她还蛮有信誉的,我就同意了。当时还把她换下来的衣服给包了。第二天我出差,特意让老公去店里等她来付款,结果自那以后她就没出现过了。打她电话也是周一说周六、周六说周一推,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来支付,估计她就是个骗子,后来想想电话也不用打了,以后不会再来借钱骗衣服了,好在借款没有给借多,不过这成为我心里的一个疙瘩。”
小时小店的店主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烧鹅西施”小米说,这种顾客店里没有遇上过,“不过先给食物再付款是常有的事,但是店家和客人之间都是彼此信任,不会为了一点点钱,把名声弄臭。一般要是真遇到,也不会让顾客赊账这么久,既然她开了发票,那就有源头单位,可以拿着证据,去单位了解情况。估计这位老板的流程或者手续还是存在一些漏洞,看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及时修正,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不过,小米也说,店里也会遇到一些讨价还价的客户,相对不好沟通,后来店主就想了一招,贴了一张自己手写的书法,上面写着“小店利薄,谢绝还价”,渐渐的这样的客人就少了。
香畔羊绒的店主梅香莲说,“我们这里是先交定金,衣服做好再给全款。万一真有做的不好的时候,就负责给人改改好。定做羊绒衫和卖衣服不一样,和顾客会交往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真遇上故意为难的,那就不做这单生意了。赚点辛苦钱,不用太为难自己。”
你的小店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欢迎继续留言告诉小时新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