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收入来源(古代人不用上班,他们怎么养家糊口?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今人向往古人的生活,很多都是羡慕古人的潇洒快意,李白仗剑去国游历天下,徐霞客活了54岁旅游了32年。

或许很多人都想发出灵魂三问,他们不用上班吗?他们没有家人要养吗?他们都是哪来的钱?那么古人到底上不上班,没有公司企业,古人的钱都是从哪来的,今天魔王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古代肯定有那么一批人,既不用上班却有着花不完的钱,因为在万恶的封建社会,一生成败在投胎。我们看到史书上,那些到处打卡到处浪的名人,多半是家里有矿的富二代。比如前面说的李白,家里就是做进出口贸易的,所以诗仙大佬整天豪车潮牌(五花马,千金裘)。

徐霞客的高祖叫做徐经,就是那个贿赂考官,还牵连了唐伯虎的徐经。史书形容徐经家族时,用了“巨富”二字,可见徐家资产颇丰。徐霞客外出旅游,身边还有个仆人,这种家庭还打什么工,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互联网创业的钱来源

比富二代更可气的是那些宗室,宗室也就是皇族,他们生下来便高人一等,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要他们自己不作死造反,绝对活得比任何人都舒坦,要不然现代人意淫穿越时,都想做个王爷呢!

像这样的富贵闲人毕竟是少部分,平头百姓还是要为生计而奔波。那么古代那些普通百姓是从哪搞钱呢?他们用不用上班呢?

现在说起古代总觉得十分遥远,可1911年封建王朝才被推翻,今天离所谓古代也就111年,有些高寿的清朝人,现如今还健在呢!

我们之所以觉得古代遥远,是因为现代是工业社会,古代则是农业社会。那时候老百姓大多是种田的,再往前推个几百年,北上广深还属于偏远地区。所以古代没多少打工人,他们想上班也没地方上,只能老老实实在家里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那时候经济不发达,百姓没有太多的欲望和追求,所想的无非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丰年的时候收成好,交上赋税能够有余粮,就到集市换几尺布,给家人做几身新衣服,买点酒肉开开荤。收成不好的时候,只盼着家里没人饿死就行,所以古人大多不打工,也没想过存多少钱,活着就行。

唐朝百姓算是比较富足的,平均一年的粮食收成,能有20%的剩余,这些剩余在市场换成钱以后,就是老百姓的年收入了。古人也不是一年到头种地,农闲的时候他们会搞点副业,男人一般会外出干“临时工”,女人多半是纺织、饲养,毕竟多一份收入,生活就多一份保障。

可即便是百姓不想上班,也避免不了成为打工人,因为古代除了赋税还有徭役,官府会强制平民帮统治者干活,而且没有工资。可难道古人都不爱钱吗?有没有不愿种田,以打工为生的平民呢?如果打工古人又都是在什么地方上班呢?

古代虽是农耕社会,但肯定有人不甘心种一辈子的地,从而去外面闯荡的。比如像陈胜吴广那样的,大呼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自己当老板,只是这种创业模式风险太大,两个人把命都玩没了。

其实如果只想安分地当个上班族,古代还是有不少岗位的。第一种就是各行各业的学徒,古代三百六十行,大多数是师傅带徒弟的传承形式。比如裁缝铺的学徒,铁器铺的学徒,戏班子的学徒,学得好出师了,收入肯定比种地要高很多。

第二种就是各种商店的店员,比如饭馆的店小二,服装店、化妆品店的销售员。这些职业如果做得好,是能够当上店长的,这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已经非常牛了。

第三种则是给有钱人当仆人,当仆人说起来有些卑微,但如果主人位高权重,仆人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宰相门前七品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像《红楼梦》中袭人、晴雯等丫鬟,地位不比普通富家千金低。

第四种则是官府里当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吏”。小吏不入行政体系内,是由当地官府自己招聘、发工资的。如果官府缺人了,就会贴出招聘公告,老百姓去应聘即可。

对于读书人来说“吏”的身份低贱,像唐伯虎因涉及舞弊案被罚做小吏,但他宁愿卖画卖字也不想去任职。可对于平头百姓来说,能够成为一名小吏还是很威风的。不过当吏还是需要一定门槛的,其中的门门道道比较复杂,一般人玩不转。

最后就是各种小商贩了,他们挑个担、摆个摊,走街串巷的同样能养家糊口。以上这些大概就是古代平民赚钱的来源,相比现代他们的机会和平台少之又少,但受到的剥削却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就是封建社会的悲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