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运营高速安全员外业亮点工作(路桥施工安全管理心得)

从“人机料法环测评”浅谈安全管理

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千黄四标项目 杨林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人环料法环测评”七要素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七要素达到安全标准化要求。

关键词: “人环料法环测评” 安全管理 应用 利用 安全达标

引言

本人14年从技术转岗安全,在这五年安全工作中,从最初的抵触到现在的热爱,我成长了很多,深刻体会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强化安全末梢管理。从本质入手,分析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稳步提高工作质量,为项目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1、 人与安全管理

1.1加强安全组织,履行安全职责

目标决定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人在组织中起主导地位。成立安全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发挥集体智慧,解决当前安全生产难题。检查安全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层层落实,具体到人。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履行安全职责。制定《“人环机全”动态安全防控体系实施细则》,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

1.2加强教育培训,实施安全交底

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安全交底。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宣读资料过程,应是一场生动活泼的安全讨论会,借助教育机会,深入了解一线作业人员,生活、施工都要有所触及,聆听他们的心里想法。安全教育要走心,使一线作业人员切实受到教育,又切实感受到工地就是他们的家。

安全交底要摒弃长篇大论,直击要害。针对具体岗位、工作环境、作业内容、应急处理措施展开交底。

1.3加强学习动员,达到安全标准

通过培训自学、下达任务、发放资料的方式,引导全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标准化内容,提高对安全标准化的认知度。熟知岗位安全要素与危险源辨识点。施工队每日开工前开展安全标准检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按照应急演练计划,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作业人员应急情况处置能力。加强氛围营造,树立安全意识。通过班前教育、平安夜校讲安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悬挂横幅、张贴警示牌等手段,营造“时刻不忘安全”的氛围,从而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2. 机械与安全管理

2.1加强进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

进场机械设备应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其中主要设备、特种设备应按照“一机一档”原则建立管理档案。设备要有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人员要有相应操作证件。特种设备进场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证件必须齐全,有效,技术性能满足要求,安全防护设施应可靠。设备应实施编号管理,现场张贴操作规程、机械设备标示牌。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严禁“带病”作业,特种设备更要定期检查。

2.2加强理论学习,操作熟练安全

机械操作手要加强理论学习,安全管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操作者本身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操作机械的熟练程度。但不代表他就能“驾驭”机械,技能水平是一方面,理论水平是另一方面。会开不一定能开“好”,既包括操作机械要熟练,也包括操作机械要安全。这就要求操作者在有技能水平基础上多学习理论知识(操作规程、维修保养)。

3、 材料与安全管理

3.1加强物资管理,确保安全可靠

安全物资的选购要确保安全可靠,有检验合格证书。如果质量不达标,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曾经看过一个安全帽撞击体验视频,质量过关的安全帽被落物打击后毫无损伤,而质量不达标的安全帽则被打穿。当然了,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选购安全物资要安全可靠。

3.2加强使用管理,达到安全标准

安全物资购买后要投入使用,规范设置+勤于检查=安全标准,我们都知道项目部、施工区要配置灭火器;临边防护要设置栏杆等,这只是“配置”两个字的体现,如何做到规范?规范包括物资设置的位置、相应的尺寸等。利用“人环机全”体系,责任划区,具体到人,负责本区域安全管理工作。

4、 法规与安全管理

4.1学习法规制度,遵守操作规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规制度的施行就是约束人的行为,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在施工生产中,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杜绝“三违”现象发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通常说做“好”一件事,既要效率高,也要保安全。

4.2加强法制教育,执行标准要求

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者未严格按照生产作业标准操作而造成的。因此,加强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尤其对于新规定应及时开展学习培训。坚持“安全第一、遵章守纪、持续改进”的原则,绝对不能触碰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高压线。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中的要求开展生产作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决不删减工作环节、颠倒工作步骤次序,忽视程序重要性,不断提升操作的水平与技能。

5、环境与安全管理

5.1强化环境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环境分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办公生活环境。外部环境指的是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内部环境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用火、用电。办公生活区灭火器的配备、食堂环境卫生、煤气罐使用摆放、办公生活用电等。外部环境隐患主要体现在现场作业区天气、水文地质等。消除安全隐患不仅是人和物的隐患,还包括环境隐患。比如夏季高温环境、作业区设置劳动者驿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都是避免高温中暑的有效措施。大风天气严禁起重作业、雷雨天气禁止电焊等用电作业等。环境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确保在环境安全隐患柯容忍,达到相对安全条件的情况下开展作业。

5.2安全文明施工,达到标准要求

避免了环境隐患之后开始施工作业。要强调安全文明施工,一是作业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二是现场的材料堆放。钻孔桩的泥浆严禁排入江河;钢筋模板要有序摆放;施工作业有序进行;机械施工专人指挥。这一切都属于安全管理范畴。在上级检查中,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施工作业环境。它是项目的门面,更是项目对外展示的窗口。

6、 检测与安全管理

6.1加强进场验收,检查总结评价

无论是购买安全物资还是机械设备进场,必须把好验收关。机械设备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安全物资同样如此,这是进场验收环节。另外安全员每天巡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处理,消灭隐患。每月组织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安全专项检查等都是检查安全是否处于可控状态。检查结束后及时总结,各抒己见,总结隐患生成的原因,风险后果、处理措施。从制度责任方面全面分析。最后按照“平安工地”标准对安全内、外业进行评价打分。

6.2测验实践结合,满足岗位要求

安全教育之后要适时组织考试,针对不同工种分别进行测验,测验之后对受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奖优罚劣。大多数工人都是凭经验施工,而不清楚工种操作规程。测验之后结合现场实践,支出具体操作不足之处,从而带动整个班组规范操作施工。

7、 评分与安全管理

7.1安全目标分解,责任考核评分

7.11依据《项目部安全岗位职责》和《“人环机全”安全动态管理体系》《专职安全员管理办法》《项目部安全工作考核办法》,每月分别由项目经理考核各科室负责人;安全科负责人考核全体正式员工,年底形成年度考核。

7.12总公司安全技术部对项目经理、总工、项目副经理、专职安全员进行定期考核,年底形成年度考核。

如何打造运营管理

7.13每月由各责任区责任人考核施工作业人员,年底形成年度考核。

7.14每季度由项目经理、安全科人员考核项目部各科室、施工队。

7.2严抓安全生产,落实奖惩制度

处罚不是目的,是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安全目标考核不达标就要接受处罚。相反,对于安全考核成绩优异的施工队、个人要发放奖励,以此激励其他施工队、个人做好安全工作。把激励、教育、奖罚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始终。

8、小结

总之,安全管理工作要结合“人机料法环测评”七要素,从基础做起,不能眼高手低。高楼大厦也是从地基做起,安全管理工作同样如此。它是一项综合性、长久性的系统工程,只有做好综合性工作,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才能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