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营管理是干什么的(27岁技术员:让城市管理的“利器”随时保持最佳性能)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开栏语

他们是一群新青年,奋斗在新时代新岗位上,飞机维修师、大数据中心维护员、农用无人机驾驶员……“鲜衣怒马少年时,挥斥方遒报家国”。青年人自古以来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每一代的青年人,都有他们不同的使命,以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

这个春节,他们都将坚守岗位。不能与亲人团聚,是为了更多人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唯有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有力量。这群新青年,把理想信念,化作前行的动力,他们的热血与斗志,终将变为宝贵财富,让青春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城市运营管理有哪些

“视频上报,石马河街道南桥苑66号门面路口有占道经营情况,请迅速前往处理。”1月28日上午9点,重庆市江北区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内,一个10公里外的占道经营现场通过智能监控抓拍反馈至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将该信息告知江北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及时发现问题的是该中心使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也是江北区做好城市管理的一把“利器”。作为江北区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技术科管理员,27岁的柯发洋负责的工作,就是让这把“利器”随时保持最佳性能。

从坐席员到技术员

初到单位的他找准奋斗方向

柯发洋所在的江北区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是重庆市首个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实体,它的存在,为江北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7年,刚刚踏出校园的柯发洋来到了这里,入职中心的第一个工作是指挥科坐席员。在这个江北区城市管理的“大脑”里,他的任务是接收、发送各种城市管理信息,每天都与“占道经营、井盖破损、乱排乱倒”等打交道,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半年。

“感觉挺枯燥的,这不是我想要的。”柯发洋说,虽然坐席员的工作也很重要,但他感觉,这并不是自己的方向。

因为大学学的软件开发,闲暇时,柯发洋就开始研究自己操作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并申请了调换岗位。从坐席员到技术科管理员,如果说此前的工作是城市管理的幕后,那么现在,他则成为了幕后的幕后。

做好城市管理幕后工作

保证20余个智慧城管系统运行无误

大数据分析平台、综合监督平台、城市综合应急指挥管理,江北区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共有20余个系统常态运行,其中,柯发洋长期参与维护的有7个。这些系统,帮助江北区实现城市管理从被动到主动、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精细、从无序到规范的转变。

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是柯发洋操作的第一个智慧城管系统,它将传统人工巡查采集转变为以热线、网格员、物联网、视频监控、公众号、App为主的多渠道智能采集,以机器补人的方式,解决了人工巡查不及时、采集问题不全面、问题描述不准确、采集手段单一等问题。

“一线监督员巡查发现,视频监控自动抓拍,这个系统让人工+智能手段双管齐下,助力城市管理。”柯发洋说,作为技术员,他的职责就是做好城市管理幕后工作,为每一把城市管理“利器”做好保养。

正是有着像柯发洋这样的幕后工作者,城市管理不断走向智慧化、智能化,城市也愈发美好。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