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直播带货的公司(@太原人,双十一来临,直播带货擦亮眼,莫被忽悠入迷局)

双十一网购狂欢大幕已经拉开,但年年双十一,游戏规则越来越烧脑,直播带货销售以它的直观性和互动性成为了网络销售的热点方式,虽然总体效果不错,但也出现了一些平台和商家时不时玩一些忽悠人的伎俩,引得消费者的吐槽也越来越多。一些消费者认为,直播带货平台缺乏责任意识,这其中更有消费者认为,商家不够诚信自律。您在直播带货中买过东西么?

市民 马增艳:我女儿她在网上买呢,他们年轻人每天上班挺忙的,没有时间,网上买还算省时间。

太原企业直播带货

市民 弓晓娟:在网上尤其是在直播间里买东西,我觉得最吸引的还是价格吧。

在街头采访中,大多数市民都有过在直播间下单的体验,对于这种新型消费形式,大家褒贬不一。10月29日,北京市消协和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直播带货消费体验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00个直播带货体验样本中,17个样本涉嫌虚假宣传,13个样本没有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5个样本涉嫌言行低俗。这是某平台一家直播间销售一款名为“排石通”的产品的直播视频。

主播宣称,服用这款产品能够达到化石、融石、排石,甚至根断结石的效果。但是当消协体验人员购买回该产品后发现,产品的外包装盒上写的却是:鸡内金玉米须压片糖果。既没有药准字号,也没有保健品批号,只是一般的食品,涉嫌虚假宣传。无独有偶,在山西阳泉,也有一位消费者在直播带货中,遭遇了虚假促销宣传。

律师 陈楠:当时平台规定发布的要求就是满1888元,你就可以抽一次奖,当时的一等奖明码标价写的就是一个比亚迪汽车一台,最后她通过抽奖行为中了一等奖, 但是最终这个女士拿到的时候才发现,它其实只是一个比亚迪汽车一年的使用权。

律师表示,这种行为涉及到通过虚假抽奖来进行虚假促销,属于网络直播中的典型案例。

律师 陈楠: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他这个行为是典型的违反广告法,或者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当时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以涉嫌虚假宣传、虚假促销、虚假抽奖来对他进行罚款,并且罚款了30多万。

除了虚假夸大宣传,《直播带货消费体验调查报告》显示,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还有不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言行涉嫌低俗、存在价格误导,以及没有显著提示私下交易风险等四个方面。超过六成的消费者认为,直播带货平台缺乏责任意识,过半的消费者认为,商家不够诚信自律。

市民 宫瑞华:我有一次他有一个售后,但是售后跟他沟通太费劲,因为太麻烦,我也不待了退。

市民 白宇萱:买的是件衣服,说的是加绒加厚,结果回来很薄。

市民 弓晓娟:他经常好长好长时间他不发货,我一看两三天他不给我发货,我就不想要了,我就不想等了。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直播”投诉举报2.55万件,其中“直播带货”诉求占比近8成,同比增长357.74%。(记者 药童 晋扬)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