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在解放街12号
举行直播大厦启用
暨第二批工作室授牌仪式
庆祝集团挂牌3周年
01:58
集团直播公司
以“释放城市青春的力量”为发展理念,深耕城市高校资源,培育直播电商行业人才。
以“红色剧本杀”等年轻态文化产品,开启高校思政课新模式。
以跨平台直播带货链接本土特色产业、优势产品,开发国内外消费市场。
8家工作室
集团今年初首批推出5家工作室,经过半年的发展取得不俗的业绩,在内容创作和经营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此次集团新批准设立8家工作室,涵盖新闻、传媒经纪、品牌策划、体育、技术制作、动漫配音、游戏剧本创作等细分门类,呈现出专业化、垂直化、多样化、全业态特征。随着集团在场所制度、服务等创业生态领域的进一步优化,集团的工作室改革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1
传媒经纪工作室
领创人魏云龙:少儿频道主持人兼出镜委员会秘书
设立目的:一是规范管理职工兼职;二是盘活集团的播音员、主持人资源。
2
影视传媒技术制作工作室
领创人孙荣:集团技术中心工程师
工作室对外承揽影视传媒技术制作,盘活转播车、演播室等资源。
3
苏航策划工作室
领创人苏航:集团策划中心负责人
策划工作室以策划、咨询服务为主营业务,承担各类文化项目的策划、执行和传播。
4
后浪剧本杀工作室
领创人王洋:传媒公司主持人
主要从事剧本杀游戏剧本创作和发行,尝试进军游戏产业。
5
万生工作室
领创人刘万生(万生):体育广播副总监、主持人
开发运营体育相关产业,筹建和运营大连体育APP。
6
“天下大连人”电视艺术工作室
领创人郭丽娅:电视主持人
主要是创作“天下大连人”第二季、第三季。聚焦大连籍在国内外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彰显城市品质和文化自信。
7
阿麦新品牌工作室
领创人孙雪峰(阿麦):交通广播主持人
服务新传播主体,构建新营销链条,利用新媒介手段,打造新品牌生态。
8
玛咔巴卡有声工作室
领创人梁英(格格):新城乡广播主持人
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提供专业影视后期声音制作、有声读物制作、各类声音演绎活动及演出策划服务。
代表媒体运营发展新潮流的
集团直播公司
和媒体机制改革先行者的
工作室基地
入驻直播大厦
标志着集团以盘活资源为基础的
产业经营探索进入新阶段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会军
工作室改革从2人开始,直播公司从5人起步,这是集团第一次用从零开始培育的两股创新创业力量,盘活了集团的闲置房产,对今后集团的产业经营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集团要坚定不移进行企业化运营改革,这不仅是市委对集团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结合集团实际所能做出的惟一选择。要想彻底改变集团现状,就必须想方设法实现集团产业经营的大发展。
要加快推进产业经营高质量运营,逐步满足全体员工高品质生活,真正实现传媒事业高效能发展,必须扎实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持续不断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对集团发展至关重要。解放思想要持续不断,一次接着一次,永不停歇。通过解放思想,推动媒体融合创新,驱动主责主业、主阵地、主端口从内容、服务、运营全方位转型升级。只有全集团干部职工思想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处于全国同行业的第一梯队,才会迎来集团各项事业的大跨越、大发展。
二是想方设法盘活资源。企业化改革,就是要按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包括盘活现有资源。第二批研究设立的8个工作室,不仅可以把集团的演播室、转播车、化妆室等资源盘活,而且可以把203名主持人、播音员和50多名技术人员激活,这将迸发出巨大的潜力和能量。下一步,集团将进一步完善工作室机制,把闲置的节目资源、版面资源、房地产资源、设施设备资源和更多的人力资源激活盘活,使集团的一座座“金山银山”产出更多效能效益。
三是不遗余力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创业要有好的生态,体制机制的激活作用是关键。怎么创新?首先是要吃透用足用活政策精神,其次要摸清自己的家底实情。将上级指示要求同集团实际相结合,必将衍生不尽的创新之举,成为动力源泉。待疫情缓解后,集团要组织工作室到南方先进的媒体集团学习考察,把好的经验和作法带回来,转化为新一轮发展的动能活力,创造条件打造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带动更多的职工群众走上创新创业之路。
四是大刀阔斧实施数字化转型。传统媒体的困境,既有体制机制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客观原因,更是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无动于衷、不担当、不作为的必然结果。错过了移动互联网,不能再错过数字化革命。集团在挂牌之初就已着手谋划数字化转型,这一轮企业化经营不能再走各自为战、烟囱林立的老路,要在数字化的引领下统筹推进,形成合力,让运营效率得到提升,让用户体验得到改进,通过交易模式、运作模式、组织模式和治理模式创新,释放集团新动能,实现传媒新跨越。
大观新闻大连新闻传媒172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字:勤行百年
图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雪林
编辑:苏昕、徐琳
美编:秋菊
校对:王涛
责编: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