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南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禁止不符合骑行年龄人使用)

为了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发展,提升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水平,维护良好城市秩序,近日,市政府印发《南宁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管理对象、部门管理职责、车辆投放和停放管理、运营企业责任、用户使用要求以及监督管理要求等方面作出明确。《办法》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2年。

管理对象包括

共享自行车和共享电动自行车

《办法》明确,南宁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管理对象包括共享自行车和共享电动自行车,适用范围为南宁市6个城区(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青秀山风景区。

停在路边的共享自行车。

自行车互联网创业

在管理原则和部门管理职责方面,《办法》明确,南宁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管理应遵循“规范有序、企业主责、属地为主、多方共治”的原则,重点对政府、企业各自的职责进行了明确。政府从市级层面加强统筹指导,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等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强化协同配合,分别进行统筹协调、停放秩序的指导和监督、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以及非机动车停放区的施划等工作。区域层面加强属地管理,负责辖区内的具体停放区施划、规范停放以及道路通行秩序管理等工作。企业方面,明确了运营企业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投放以及服务保障的主体,应当依法承担运营、维护等管理主体责任。

南宁市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

实施总量控制

在车辆投放和停放的相关管理中,《办法》提出,南宁市将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实施总量控制,要与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停放设施资源、公共出行需求等相匹配,并实行动态调整。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制定运营配额投放计划,确定各运营企业经营规模。同时,明确了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统筹全市非机动车停放资源,指导、督促各城区、南宁交通投资集团做好辖区内非机动车停放区的施划、设置工作。

在民族大道会展中心段,各种共享电动自行车、共享自行车一字排开。

《办法》明确,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市公安局分别负责人行道和车行道内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的管理工作以及对车辆乱停放行为进行查处。沿街单位和个人也应按照“门前三包”的管理责任加强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的管理。同时鼓励住宅小区设置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的管理。

对于运营企业违规投放和停放的车辆,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市公安局依职责责令企业在24小时内进行清理,逾期未清理完成的可以依法实施代履行。

禁止不符合骑行年龄人

使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

《办法》还明确了运营企业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线上和线下运维人员,并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车辆的运维管理。运营企业所投放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技术性能要安全可靠,具备唯一的车辆识别电子编码,须有车辆卫星定位和智能通讯控制模块的智能锁,安装有精准定位的芯片设备,具备实时定位和精确查找功能。共享电动自行车车体应当使用阻燃材料,经公安机关上牌登记后方可投放。

停在路边的共享自行车。

运营企业要在本市注册并依法纳税,并实行用户实名注册,禁止向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共享自行车服务,禁止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共享电动自行车服务。同时,运营企业要为用户购买骑行保险,加强对车辆日常的调度和停放管理,建立用户信用约束机制等。运营企业还要将企业基本信息、车辆运营信息等数据接入市交通运输局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

同时,用户要按照与运营企业签订的租赁服务协议和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安全骑行、文明停放。禁止不符合骑行年龄人使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同时禁止成人或家长通过手机注册开锁后向不符合骑行年龄人提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并禁止违规载人。

来源丨南宁日报记者阮晓莹

来源: 南宁日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