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后感ppt模板(读《看见》有感丨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2003年,非典来袭。柴静毅然决然地想做非典相关报道,要知道那时如果染上非典,几乎就是被判了死刑一般。之所以柴静如此坚决,是因为她不想以后自己的孩子问起母亲非典时在干嘛,而她却只能说你妈在看电视呢。

然而情况远比想像中的严重,因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防护物资不足,病房不够,甚至有了“天井”。所谓的天井,就是四周楼群间的一块空地,一个楼与楼之间的天井,加个盖,就成了个完全密闭的空间,作为输液室,发热病人都集中到这里输液。床挨着床,没有通风,没有窗。

其实,当你关心别人的时候,就会忘了自己,为此,柴静义无反顾。妹妹也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力”。

在这场疫情里,感人的情景太多太多。有一对夫妇,好不容易弄到一个床位,便让儿子住了进去。他们自己却发烧的浑身湿透,等孩子痊愈时,父母已经去世。有一位妻子,在确诊后便不断地与丈夫通短信。第一条还是“窗前的花儿开了,我会好起来的。”而后面知道自己好不了,便开始在短信里交待着存折的密码。最后一条短信则是要丈夫系上红腰带“本命年,你要平安”。还有那些数不清的勇敢的医护人员,以及柴静这样的不退缩,坚守岗位的各行各业从业者。

而在17年后的2020年,新冠直接将全球人民拖入水深火热之中。唯独中国,最早爆发,却能够及时控制,率先复工复产。根本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那么多勇敢的英雄,总能在灾难来临时,挺身而出,将我们保护的很好。我爱祖国,来生还做华夏人。

抖音上说读书写读后感赚钱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