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认证是指什么(影响渭南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月17日上午,《环境热线》节目推出“热点时评”,在宣传报道5月16日召开的2022年渭南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邀请管理学博士、副教授、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渭南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宋耀辉做客直播室,剖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助力渭南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在节目中播出记者采访渭南市2021年度优秀企业家、陕西中联西部土方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野的录音剪辑;现场直播连线渭南市2021年度优秀企业家、北新建材(陕西)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永。

双体


主持人:目前渭南工业发展现状如何?

宋耀辉:结合近年渭南市政府政策措施看,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增大,渭南市政府推出的工业倍增计划,明确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并大力支持重点项目(企业)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如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渭南产业发展质量和优化产业结构。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渭南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链长制”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意见》,并着力构建“353”产业发展新格局,各种措施都在有力地促进渭南工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当前渭南市工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发展期。

主持人:目前渭南工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难有哪些?

宋耀辉:渭南市工业发展最大的现实困难是工业基础薄弱,传统工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主导产业中依然是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有色冶金等资源型产业(企业)占据较大比重,新兴产业发展不成熟,产业集聚效应未形成,配套产业链未形成。

主持人:影响渭南工业发展的因素有那些?

宋耀辉:这里主要提出三条:一是高端人才短缺。渭南市政府需要下大力度引进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同时鼓励企业自主引进所需人才,政府给予配套人才政策。另外,重视自主培养,要重视教育,包括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扶持,渭南本土大学非常少,要加大力度举办地方各类型高校。

二是制度创新权限的下放。政府制定的制度或创新的制度往往从全局性考虑 ,不能完全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产业园区或新兴产业(企业)多聚集在县域或乡镇,由于县级或镇政府缺少制度的创新权限,不能够及时或高效的解决具体问题。

三是市场拓展。由于国际形势变化,我国政府提出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的战略调整,这需要企业紧抓政策变化,立足国内市场,稳健应对国际市场,需要谨慎分析国际贸易环境。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借力“中欧班列”,推动渭南智造沿着陆路贸易通道走出去。

主持人:对于促进渭南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有哪些?

宋耀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渭南市政府要大力支持优势产业发展,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和重点国有、民营企业为发展引领,带动产业链和配套产业发展,特别是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推动新兴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二是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推动工业绿色、生态、低碳化发展,要以“碳达标、碳中和”为产业(企业)发展要求,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产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实现工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三是加快西渭融合,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并通过产业联动效应促进渭南产业空间结构优化和产业(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是通过产业联动强化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环境热线》记者岳娜采访2021年优秀企业家袁野。

陕西中联西部土方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野:我负责的是中联重科挖掘机、推土机板块的生产、研发、制造和市场。我们企业非常荣幸在过去的一年,在渭南市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今年的优秀企业家。这是我个人和团队共同的荣誉,我觉得非常荣幸,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给予很大的鞭策。

今天参加2022年渭南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我觉得有几点非常不一样的感受。一是在过去的一年,渭南市启动工业倍增计划以来,整个渭南市的工业氛围,尤其是围绕着企业来做的营商环境获得非常显著的提升,对我们企业来讲信心倍增。我们中联重科作为装备制造企业,西部工程机械最大的产业园区和研发基地,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产品研发、制造升级、市场服务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企业周边的配套率大幅的提升,减低了我们企业的运输成本。在疫情期间,在渭南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我们的物流相对通畅,确保了我们的产品发往全国乃至全球的各地。接下来,我将和我的团队一起,继续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土方机械板块而不断奋斗。

首先是智能产品,现在我们在市场上的产品多达30余款,除了远销海内外之外,我们的产品还进入了很多的特殊行业,特别是像在矿山、城镇化建设等等,为国家经济的建设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疫情期间,海外市场也是蓬勃发展,我们的产品出口一带一路的国家。得益于陕西是我们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重点的沿线省份这样一个先天的优势,使得我们的产品发往中东,包括发往欧洲的区域,借助于我们的中欧班列,给了我们很大的交通方面的支持。在制造方面,我们在渭南的园区占地1000亩,承载着我们2万台挖掘机和3000台推土机的产能,这也为我们更好的服务西部区域的大型挖掘机和推土机的产出,以及销往全球各地,建立了很好的产能基础。

同时,由于这几年我们的产品在制造上的智能升级,在我们的市场端,使得客户能够更好地使用产品,也为我们跟客户之间的管理和关系提升了更高的台阶。相信接下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企业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主持人杨柳现场直播连线2021年优秀企业家李志永。

北新建材(陕西)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永:2022年我们公司陆续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渭南市技术中心、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2022年上半年,我们公司获得了陕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这是渭南市唯一一家企业获得这个称号。下一步我们公司将继续围绕大会精神做好存量,力抓增量。在存量方面,我们2022年力争亩均产值突破450万元,力争达到五百万元。在项目建设方面,我们会尽快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促发展,在项目发展方面,我们力争早日开工,年底竣工,早日出效益,为谱写渭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富平力量。

主持人: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渭南工业发展仍存在产业结构不优、链条不全,关键要素短板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困难问题,需要进一步补短板、固底板、拉长板。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抢抓西安都市圈发展政策机遇,坚定推进工业倍增计划不动摇,稳住工业经济中高速增长态势,为建设西部现代工业强市贡献更多力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