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运营过程(品牌运营从0到60分,这里有一份实操手册)

昨天,昆明,太阳贼辣。

这样的天气跑出去见客户,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但作为一名职业打工人,在一杯冰拿铁"咔咔“下肚后,燥热全无。

客户办公室来了一位新入职的男生,高高瘦瘦,一副大眼镜架在鼻梁上,大气不敢出。

“收下这个徒弟吧,品牌运营的事让他跟着你学。”

“嗯?!!”

我也半开玩笑,没认真。

谁料,我晚上到家,收到眼镜男生的消息:

“老师,先看什么书,怎么学?”

看什么书,怎么学?

相似的问题,和相近的眼神,近两年已经遇见过很多次。

一直觉得自己道行尚浅,就从未敢盲目张口就来。

但转念一想,那就当复盘吧,把这些年从0到1练出来的一些“看似正确”的方法,梳理出来,给需要的人一点点帮助,哪怕是一点点,于我而言,就足够。

品牌运营,这个命题很大,却琐碎到方方面面,按照大块来分,可以分为内容、活动、用户三大块。

这篇文章,我会先把每个大块的框架先理出来,具体的实操方法,会在之后的专题内容里细细拆解。

内容运营

内容,是品牌的内核,也是和用户持续”在一起“的抓手和呈现方式。

从调性、文案、图片、视频,到矩阵......

每一步都需要从”品牌故事“这一源头去反复推敲,定出每天、每周、每月、每季的内容计划,通过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去不断迭代、测试,及时调整。

品牌故事,是品牌的源头和内核,也是品牌回答“为什么是我”以及“我可以给你带来什么”,这两大核心问题的关键。

一个好的品牌故事,一定兼具“实力无敌“兼”与你共情“两大要点。

文字、图片、视频都以此为圆心,不断渗透,占领用户心智。

“菜做好了,往哪放呢?”

很多企业在做品牌的时候,都免不了掉进“全矩阵”陷阱,哪个平台热,往哪去,或每个平台都上,但最终结果却都不太理想。

所以,请放掉“海陆空”全占的旧思路。根据你的品牌内核和用户画像,去精准匹配到该用的平台,并把它变为你的工具,为你所用。

传统企业的产品运营的工作思路案例

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小红书、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

选择合适你的品牌的,才是最重要的!


活动运营

活动,是品牌和用户“线下约见”的关键时刻,是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的延伸和强化,线上活动运营一般以“造节”和“促销”为抓手,达到引流和转化目的。

线下活动的目的是体验和粘性,也是品牌的高光时刻,各个环节都需要层层设计,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发朋友圈的冲动。按照我们之前的活动质量考核指标,就是有多少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发了朋友圈。

例如:新品发布会、粉丝见面会、超级用户见面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多种多样,但内核都是一致的。

用户运营

分层,是用户运营的核心,也是精细化运营的前置抓手。

所以,尽管工作量巨大,但一定要建立一份尽可能完整的用户数据档案,并在持续交互中不断完善,只有清楚知道你的用户为什么选择你,才可能实现“让用户持续选择你”。

每个人都喜欢被重视的感觉,所以,在运营过程中,从内容到活动,再到日常沟通的话术,都需要根据用户数据描摹出的画像,去严格执行。

记住,每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个鲜活,有喜恶的个体,像谈恋爱一样,去用心对待。

最后,无论是哪一部分,都要牢牢抓住你的“超级用户”,因为他们是你的品牌最忠诚的使用者,也是最活跃的传播者,所以,在运营过程中,一定要识别出这一部分用户,再把有别于其他普通用户的“福利”给到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于这个品牌而言,也是被“特殊对待”的。

草草理出来,大致的框架是这些,但哪怕是一小块,背后对应的都是庞杂的设计-策划-执行-收尾等一系列具体实操。

为了和大家更好地交流,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我会把每个小块都单独拆出来,并给出详细的实操方式和具体案例。

例如:

1.怎么创造出打动人心的品牌故事?

2.营销软文和常规品牌文案,哪些点是必须掌握的?

3.如何挑选适合你的品牌的媒体平台,怎么做选题,怎么做排期?

4.线上活动,怎么造势,怎么引流,怎么维护,再到如何转化?

5.用户数据怎么建才是有效的,哪些数据是核心,怎么运用?

6.怎么建立和用户交互的话术,怎么运用这些话术,用户不反感?

7.大促来临,怎么蓄水,又如何转化?

......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稍微有那么一点用处,记得点赞,留言。

给我一些继续更新的信心和“被需要”的鼓励喔~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