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管理(国庆特辑|长沙轨道创新经营模式 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经营地铁就是经营城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已升级成为引导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沙地铁自开通以来,始终秉持“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发展理念,持续深耕“经营地铁”,以实现轨道投资、建设、运营的良性循环为目标,拓宽开发经营思路、有序盘活存量资产、积极推动实践TOD综合开发,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同时,围绕“人文地铁”品牌建设,让地铁空间成为形式新颖、深入群众的城市展示空间,打造独具湖湘特色的城市地铁文化。

01

开辟“站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2019年实现“去平台”后,长沙轨道业务布局转变为建设、运营和经营开发并重。为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基础性、支撑性、带动性作用,科学统筹产业功能布局、片区城市形态和轨道交通设施,提高资源能级,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长沙轨道积极实践TOD综合开发,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现已开辟出一条“站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发首个正地铁上盖物业项目。3号线阿弥岭站点上盖物业开发项目地处城南路与车站路交汇处,为长沙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地铁站上盖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包括高品质住宅、酒店、特色商业街以及地铁站地下站内商业,大幅度提升了周边居民生活品质及城市片区商业氛围。

打造首个文旅TOD综合体。文昌阁项目地块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和黄兴北路东南角,项目以建设城市综合体为目标,以轨道建设为契机,采用文旅融合的理念,促进多元文化与城市共生,通过新旧结合,改善城市展示面,整体打造长沙历史文化街区的新地标。利用轨道交通的优势,在沿线搭配多元化物业发展,建立多个新的优质生活社区,打造了一个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把轨道交通的外延化效益最大的内部化,对于重塑城市空间格局、促进城市TOD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保留城市历史文化和灵魂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建设首个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项目。地铁2号线黄兴车辆段盖上造地101.1亩,为我省第一个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引入“分层设权”的形式出让土地资源,开启了长沙市土地权属认证新模式,充分贯彻了市政府“集约、节约”用地的理念。这是长沙轨道交通首次采用股权转让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的重要项目,是有效利用轨道交通资源、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效益的重大战略性标志工程,对于加快长沙轨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长沙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未来,长沙轨道将更好立足地铁主业,拓展关联产业,积极推动TOD综合开发,将之作为轨道交通时代城市开发的重要抓手,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打造出有显示度的“站城一体化”和“产城融合”城市新地标,激活和释放消费潜力,提升资源开发综合效益。

02

创新“地铁+物业+商业”经营新模式

长沙轨道采取投资换经营权的模式,在地铁建设的同时经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开发建设了一系列的地下空间商业项目,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吸引社会资本,缓解轨道建设资金压力,也积累了一定的轨道资产。

进军房产开发领域,优化资产结构。长沙轨道自2019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去平台、市场化”后,创新思维,迎难而上,正式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与万科中建信和、长房达成战略合作,先后成立了长沙黄榔置业有限公司、长房地铁置业有限公司、长沙轨道中建信和置业有限公司、长沙轨道万科置业有限公司等,共同开发持有土地。目前合资公司实现土地挂牌共计超900亩,开工建设长房岭秀时代、中建君和城等8个房产项目。

有序盘活存量资产,形成规模效应。长沙轨道采用“分类定档、有序开发”的原则制定盘活方案,经过实地考察,从工程条件、周边商业氛围、出入口建设、规划手续等几个维度对闲置空间进行认真分析,分别分类拟定开发方案,有序盘活存量资产,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地铁2号线湘江中路站“站前町”地下空间已由合作方进行运营。

贯彻“地铁+物业”模式,激发商圈活力。目前已建成地下空间项目7个,在建地下空间4个,其中已运营的项目有:五一绿化广场、国金街、运达、德思勤等。项目的建成实现了周边商业与地铁站点的互通,将地面人流引入地下,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且兼顾商业功能。位于五一广场站黄兴路地下的国金街项目,全天候、全客群、全方位的商业模式填补新的业态组合和品牌结构,开拓城市时尚新视野。

精心打造自有品牌,提高商业价值。长沙轨道围绕轨道资源,研究车站商业经营与客流挖潜相结合,在既有项目基础上,进一步争取自助商业、文娱、新能源、线上小程序等不同类型项目的引入,做到站内站外、线上线下多维度经营,带动客流经济,提高车站商铺及商业街价值,开发不同的业态。上线地铁文创小店,开发轨道周边,逐步打造长沙地铁商业品牌体系,为长沙轨道后期发展建设自我造血功能增添新动力。

03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人文品牌建设

长沙轨道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以地铁站厅、列车为载体,将长沙地铁空间打造成为新时代的政治宣传阵地和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践行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党建引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在黄土岭地铁站厅推出了“锦绣潇湘 伟人故里 湖南如此多娇”建党100周年主题站厅;上线“奋进新时代,聚力强军梦”为主题的国防教育宣传专列,生动诠释了强军正能量;长沙地铁2号线常年会有一趟“清廉号”在线上运营推广宣传。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清廉湖南。

高效助力文明城市建设。长沙轨道每年公益广告投入占比超过30%,应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开展了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爱国主义教育、党建宣传、反电信诈骗等公益广告发布,仅媒体制作费支出超300万元。联手近50家政府机关单位在长沙地铁进行公共活动发布与区域形象宣传。

地铁车站运营管理方案

推进湖湘特色文化传承。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符号,更是城市发展的力量源泉。今年以来,“博物馆专列”在长沙地铁1号线正式开启,专列将展厅里的代表性展品的图片,巧妙的设计在地铁车厢的每个角落,充分展示千年长沙的历史文脉;为弘扬“好人精神”,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此前2号线上线“岳麓山下,好人满城专列”,让全市人民更加坚定以好人为榜样、学好人、做好人的自信自觉。

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长沙轨道始终坚持运用媒体思维运营地铁空间,从人文的角度切入,关注社会各类群体。连续6年推出“书法名家送春联”公益活动,连续5年推出“书香地铁”湘江悦读季,连续两年推出“春暖潇湘文旅公益行动”,上线“文创小店”,将长沙地铁空间打造成为有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和有品位的城市文化展示窗口。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长沙轨道将贯彻“三高四新”战略,落实“四精五有”要求,积极践行经营地铁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基础性、支撑性、带动性作用,引领城市空间拓展,优化城市空间和形态,谋求轨道交通发展新增量,实现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体系良性循环,助力建设、打造美丽舒适宜居的现代化新长沙。

稿件来源 | 置业公司、资源管理分公司、天闻传媒、亚文传媒

文字编辑 | 黄灵羚 赵 娟

美术编辑 | 彭玮真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