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运营管理方案(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一期明年建成开园)

近日,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项目一期景观艺术地形工程招标。万众期待的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记者获悉,东莞中心公园分三期建设,2025年全部建成。其中公园南部一期,拟明年建成开园。

一个自我适应生长的未来公园与城市空间典范将在这里从蓝图变为现实,渐次呈现。

▲中心公园鸟瞰

分三期推进

中心公园定位为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央生态绿心、城市活力舞台”,是商务区打造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系统的核心抓手。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中心公园能迅速形成商务区标志性亮点项目,提升企业入驻信心,为市民提供一个蓝绿相融、气韵生动、生态和谐、文化活力兼备的国际级中心公园。

主体公园运营管理人员

中心公园总占地约22公顷,分三期建设,一期南区占地12公顷,二期为跨东莞大道人行天桥,三期北区占地10公顷。其中,“一期公园南面”,包括中心水体、生态湿地与生物净化群落、人行景观桥梁、入水草坡、环公园跑道、自然探索花园、配套建筑等。“二期人行天桥”,是一座连接东莞大道东西两侧的人行天桥,桥梁按高品质标准打造,将配置垂直升降梯、扶梯、绿色慢行和骑行坡道及预留远期连接口。“三期公园北面”,包括公园运动区、中央大草坪、记忆花园、文化与体育公共建筑群等。

实际上,中心公园项目推进过程中,还需要同步进行河道治理和市民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内容非常综合、技术难度大。具体而言,中心公园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景观、建筑、桥梁、TID,地下、地上要做好与地标地块、轨道站点、公交场站、周边社区的衔接,在设计方案上要做好融合、协调。中心公园项目召开启动仪式以来,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按照既定“施工线路图”,开展了大量的专题专项研究工作,包括设计方案深化、水专项研究、管线迁改、水涧头村拆迁,完成了扩初图纸、土地详细勘测、项目立项等开工前期工作,同步正在开展建筑方案深化、跨东莞大道人行天桥方案设计和公园后期运营方案,为中心公园一期工程创造更好的建设条件。

尤其是,当下新基河水污染严重,洪涝隐患大。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需要先期推动新基河河道治理,勾勒出新基河蓝轴“素描图”,持续改善水质,筑就百年一遇水敏城市防洪安全屏障。

此外,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规划在中心公园北区建设市民活动中心,建筑规模超过2万平方米,为国际商务区及周边片区市民提供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社区服务及娱乐休闲等公共配套服务。市民活动中心建筑采取半地下、小体量的消隐处理形式,与公园景观空间融为一体,让市民可以在优美的景观环境中享受服务。

目前,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项目一期景观方案扩初方案已经稳定。考虑近几个月雨水少,便于土方开挖,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先行开展一期景观艺术地形招标,11月先启动地形工程施工,争取12月完成一期景观招标,做好与景观艺术地形工程的无缝衔接。

▲中心公园南部艺术地形及湿地

活力中心公园

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位于国际商务区中部,是中央绿轴与新基河蓝轴的交汇中心,北侧通过绿轴以地下、地面、地上慢行廊道连接地标地块、轨道站点、元美公园,南侧通过绿轴延伸连接南城总部基地,东侧通过跨东莞大道景观桥及新基河绿道与西平社区相连。未来,这里是活力中心公园,集生态、艺术、文化、商业为一体的中央活力绿心。

中心公园是活力城市客厅,通过打造活力艺术廊,提供充足的设施,连接公共交通、商业和文化设施,创造多样、安全、舒适室外多功能空间环境,增强社区参与,满足不同使用人群,吸引各年龄段的文化娱乐设施。同时,这里也是多层次的都市公园,立体多层公园建筑与周边城市空间无缝衔接,构建融入景观的城市空间。

未来,东莞国际商务区将领航东莞,打造世界智造门户,湾区魅力都心。而作为东莞国际商务区的核心——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将会在国际领先的智慧城市与绿色低碳城市理念的推动下,成为东莞国际商务区的核心“都市绿肺”,按照以人为本、友好慢行、活化建筑、蓝绿基底、城市绿心为五大核心设计理念,为未来东莞大都市中心创造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生态绿色中心城市活力舞台。

园区从生态本底上,以先进的生态工法技术打造城市绿界、入水草坡、亲水金杉、亲水滩泽四大特色生物多样性基底,同时承载国际商务区的水敏城市管控功能。从功能活动上,既有以自然体验为主题的中央开放草坪、自然探索花园、亲水栈道、环湖跑道等景观开放功能空间,也有以全民友好为前提的文艺书屋、社区展览等室内活动空间。室内外灵活交互的空间设计以及灵活的运营活动策划,让公园全年精彩不断,将公园建立成了一个自我适应生长的未来公园与城市空间典范。


记者 付碧强

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供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