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中央的“元”称号出自《易经·列传·卜筮》:“大能做元,万物始,为天理。”《易经·干卦》:“干:元亨利贞。”也就是元始天尊的元。明朝也出自《列传·卜筮》:“明末六人出世,取六龙控天。”有学者认为明朝的国号来源于明教,这是有问题的。
此外,“元来”原写成“元来”,朱元璋在袁媛灭亡后改为“元来”,从文字上杜绝了蒙古帝国的死灰复燃。青之所以叫青,是因为明是五行中火之德,水胜火,所以是青。“大庆”的读音,读作“代庆”,来源于蒙古语,意为“去乡下”。
这里是最后一次说来自周易的名字。严复到沈继基都出自《易经》,张载出自《易经》。
按照《周易》中人名和字的顺序。
严复
●严复(1853-1921),天生干体,改名,本名凌,后名傅,几个字。中国现代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有《天演论》的译本。
严复
据王蘧常《颜先生年谱》记载,严复本名提干,中间曾改称光宗,中间又改称游陵。他做官后,改名为傅、等。“光宗”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有灵”,意思是汉代学者严子陵受到钦佩,并因其严格的名字,广子紫菱。从它最初的名字“提感”和“感”是六十四卦之首,我们也可以知道严复的名字“符道”是取自《周易》的一个“符”卦。伏羲卦说:“如此反复,七日再来,就好了。”这就是“福”这个名字和“道”这个字的联系。
颜字“道”“道”对应老子第八章:“善如水。治水无争,是众人之恶,所以只是道之事。”《老子》中有16章:“至空之极,至静而信,使万物相合,故我重见。”老子的“伏”和易经中的伏卦是一个意思。
程仪
●程颐(1033-1107),本名郑枢,北宋儒学和理学的代表人物,人称宜川先生。
其名“易”,意为养活自己,出自《易经》第二十七卦。
蒋百里
●蒋百里(1882-1938),本名方震,字百里。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教育家,著有《国防论》。
蒋百里
出自《易经真卦》:“震百里,不折不扣。”“袅袅”是刘益昌的“袅袅”,用姜黄制成的酒。毕是个勺子。都是古代祠堂祭祀用的,指祠堂祭祀。
孙星衍引用郑玄的话说:“雷声听起来像古代的诸侯。诸侯之诏若能警示其国,则应守其宗庙社稷,祭祀主,不死。”形容军纪严明,百姓闭塞,祠堂祭祀不废。
这个故事在三国和三国演义中已经家喻户晓。曹孟德煮酒逞英雄,刘备大吃一惊,筷子掉在地上,又碰巧打雷。三国里写的不是筷子,是匕首,也就是勺子。
鲁李煜洪章方红俭
●陆羽(733-804),本名鸿渐,因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而闻名于世,人称“茶仙”。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
●方红俭,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主人公。
出自《易经》:“鸿渐生于地,其羽可为器。纪。”大雁已渐至北方苦寒之地,其美丽的羽毛可作为祭祀饰品,吉祥如意。意思是洪湖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此外,比喻官员的升迁。
王重阳
●王重阳(1112-1170),道教大师,全真教创始人。
“中伏”字原名王忠甫,是《易经》第六十一卦中伏的卦名,意为诚实。王重阳以极其诚实的态度对待生活,拒绝沉湎于世俗之事,不虚度光阴,求真务实,寻求生命的真谛,最终成为大师。
他为什么取“重阳子”这个名字?跟重阳节有什么关系?重阳节,即重阳节,是阳的极数。易经把“六”定义为负数,把“九”定义为正数。在九月九日,太阳和月亮与阳结合,所以他们被称为重阳节,也叫重阳节。王重阳在山东昆嵛山修道时,用三尺半的青布做头巾。顶排被折成九折,它被折成九条缝。取名为“九转华阳巾”,这里的九个数字对应的是全真教内丹修行中的“九回”。因此得名王重阳。
申吉吉耿吉志
●沈吉吉(约750-800),唐代小说家、史学家。最早的狐仙传说《任氏家族传》的作者,由左氏博物馆编撰。
●耿济之(1899-1947),作家、翻译家,五四爱国运动学生领袖之一。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在短短49年间翻译了7800万字。
出自《周易》六十四卦中倒数第二个卦名“吉吉”,二丫阎石:“济,渡口也。”推而广之,“吉吉”就是成功的意思。
张载
●张载(1020-1077),字厚。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从这里开始,以下名称均出自《易经》中的《易经》。
出自《易传·碧传·坤卦》:“侯坤载事,德和无穷。”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吕蒙正
●吕蒙正(944-1011),北宋初年的宰相。
出自《易传·传·孟瓜》:“孟郑,也。”这就是教育和启蒙的启蒙。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养成正确的观念。这是圣人的成功之路。
唐德刚
●唐德刚(1920-2009),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和红学家。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记》、《顾维钧回忆录》等。
出自《易传·传·犹大卦》:“其德浑厚开化,应顺天道,故以元亨为基。”
陈华成
●陈化成(1776-1842),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福建水师提督,遇英舰,任江南提督。道光十二年死于与英国船的力战。
出自《易传·荀传·本卦》:“观天文以观时变;看人性,化为世界。”含义:观察天的运动规律来认识季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以教化普及天下。
太阳原华
●孙(1581 ~ 1632),号楚阳,明末将领。他一开始就向徐光启学习,得到了西方的大炮制造方法。他担任过后方部长和兵部部长。他是十卷《吴京全篇》的作者。
出自《易传·训传·恒卦》:“日月可久照,四季可久变。圣人之道久矣,天下之变也。看他锲而不舍,宇宙之爱可见一斑。”愿这孩子持之以恒,为圣人说话。王元化的“原华”字,每个字用四幅画,姓氏用十二幅画,寓意以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为榜样。再加上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成为一个人物。
姚继恒
●姚继衡(1647-约1715),清代学者。字立方,数的第一来源。
出自《易传·相传·恒卦》:“雷锋,恒。君子立而不立。”爻的卦是由上雷和下风雷组成的恒卦。君子守己之德,立千古之道。
刘郭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
●金庸《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杨过。
杨过这个名字来源于南宋诗人刘。刘过,亦出自《易传·香传·易卦》:“君子见善则动,得之则变。”《左传·弓玄第二年》:“谁犯了错误?如果能改过来,那就太好了。”这也是这个成语的由来。白莫文蔚
晁步骘韩元吉
●晁(1053—1110),无咎。北宋著名文学家。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南宋诗人韩元吉(1118-1187)无可指责。
出自《易经校勘传》第三章:“无过者,善补之者。”
在《易经》中,除了“吉凶悔过”这四种现象外,还有一种现象叫做“非难”。我们在读易经的时候,碰到了“无咎”这个词,觉得“无咎”很好。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易经的道理。不责备的状态不是不犯错误,而是犯了错误后的弥补。
颜姝
●晏殊(991-1055),与叔父同名,北宋著名诗人。
出自《易传·旁系词》第三章:“子曰:‘天下所思乎?天下大同,殊途同归。”这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成语的由来。子曰:“天下何忧?世界都是同一个目标,走的路不一样。"
方以智
●方以智(1611-1671),明朝思想家,字密。
出自《易传·旁系传》第十一章:“是因爻德圆神,爻德可知,爻意易贡。”知识通向“智慧”。含义:因此,49根蓍草棒用于占卜,其美德是机智和神奇。六十四卦之德,方而智,每卦有六爻,表示很简单,对我们有贡献。
颜
●颜(约601-673),唐代著名画家。代表作有《行走的画面》、《进贡的画面》、《萧艺挣兰亭的画面》等。
出自《易经校勘传》第一章:“刚柔者,立本书者也。”《论语·学而》:“君子之功是本,而生于本。孝是仁的基础。”
《一步一步》,唐和颜编剧。
施蛰存
●施蛰存(1905-2003),本名德普,现代主义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出自《易经校勘传》第四章:“尺蠖之弯,为信之用;蛇的刺可以自救。”。蛰,也就是冬眠。蛰是唤醒冬眠的动物。冬眠,也就是冬眠,所以你可以看到施蛰存的晚年完全是人如其名。一个人的命运,可能在你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
刘知几
●刘知几(661-721),字玄。长安三年,朱敬泽等人撰《唐书》八十卷,神龙、徐坚等撰《武侯录》705-707年。著有《史通》,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
出自《易传·旁系词》第四章:“子曰,‘知其几而奇哉!君子上不谄,下不谤,识乎?做官,最轻微的举动,嵇的深谋远虑也。君子所见而行,不花一整天。”“知“几”就是达到神的境界!君子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是谄媚,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是亵渎和傲慢。能算认识“几个”吗?“几”是发展趋势的预兆,是吉祥的樟树。君子要按少数行事,而不是等机会过去了才想着去做。
张飞
●张飞(166-221),字亦德,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写有“翼德”,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学者。
一德,出自《易传·辞传》第七章:“易,德丰。”恐怕《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从“非”字上想当然的。
李道元
●李道元(472-527)擅长写作。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官员和地理学家。写了四十卷朱。
出自《易传·文言传》:“元朝好。”元是美与善的根源。
赵云·陆云
●赵云(?-229),字子龙,生于常山正定(今河北正定),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学者。
●陆云(262-303),字石龙。作家。鲁迅的祖父是三国名将,父亲鲁抗是吴栋大赋。鲁的哥哥。
出自《易传文言传》:“同音对应,同气相求。水湿了,火就干了。云随龙,风随虎。圣人无所不为。”同类事物相互感应,观点相同的人相互呼应,自然结合在一起。水往潮湿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龙为水,云为水汽,故龙吟云出;老虎凶猛地吼叫着,风在山谷中飘荡,于是老虎咆哮起来。为了显现,天地万物皆可见。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感应。(编辑: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