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间,秦商股份(002638。SZ)宣布将其斥资20亿元收购的两家子公司作为1元出售。《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发现,公司此举引起了“利益输送”的广泛质疑,不少股民在股票吧被骂。3月15日,深交所也随即发布关注函。
公司回应称,本次交易是为了维护上市公司的权益,保护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尽快实现公司教育培训相关业务的调整,规避行业风险,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但据市场分析,当年高溢价购入秦商股份,现在又以超低价格卖给核心骨干,都是关联交易,让人生疑。另外,公司之前计划剥离的半导体照明业务,现在想回头重做,这几年毛利率比较稳定,保持在20%左右。然而,对于秦商来说,相关运营数据显示,似乎并不那么乐观。
二级市场上,勤上股份的股价已经从2016年11元的峰值跌至2021年11月的1.67元低点,约80%的市值已经消失。截至2022年3月18日收盘,其股价收于1.96元,总市值约29亿元。
一家专门从事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公司
追逐热点,跨界进入教育领域
据了解,勤上股份前身为勤上光电,成立于1994年,以半导体照明业务起家。2011年上市后,由于LED照明行业经营业绩越来越低迷,2016年底公司逐渐开始向教育行业转型,先后斥资逾40亿元收购龙文教育、英国教育、柳州小红小红帽、凸凹教育、思奇教育等公司股权。
尤其是2016年初,勤上股份抛出了当时的重组方案,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华夏人寿、、、朱松、、深福凯、北京、夏、北京龙舞等9名交易对方收购龙文教育100%股权。经交易各方协商,龙文教育100%股权交易价格为2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向杨勇支付现金对价5亿元,剩余差额15亿元由勤上股份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2017年3月,勤上股份宣布以现金方式收购高达投资90%股权,进而间接持有成都七中实验学校90%股权。
结果如何?被上海股公司溢价30倍收购的广州龙文,由于未兑现承诺业绩,在收购第一年直接计提商誉减值4.2亿元!商志股份2016年净亏损4.27亿,这是其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2020年和2021年1-11月,20亿收购的广州龙文净利润分别约为-1.24亿元和-1.2亿元;北京龙文运的净利润分别为-546.93万元和-5130.2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龙文教育业绩不达标,原股东杨勇等。,应按约定进行业绩补偿,但该业绩补偿至今未履行。
“20亿资产”只从1元转到核心骨干
公告显示,勤上股份拟以1元的对价向珠海汇卓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转让广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北京龙文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99%股权。教育培训公司的接收方珠海汇卓与勤上股份有关系。上交所董事、副总经理贾持有珠海汇卓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珠海30%的股权,珠海的其他7名股东为广州龙文、北京龙文运的核心管理骨干。
尚股份表示,在评估报告中,广东龙文全部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为-4579.84万元,北京龙文运全部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为-9024.79万元,均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另一方面,目前广州龙文、北京龙文云面临着人员安置、学费退还等风险、经营风险、业务转型的巨大压力。公司选择与贾等8名核心管理骨干进行本次交易,主要是考虑到这些核心管理骨干具有熟悉教育培训行业、目标公司及其相关员工、客户、监管机构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本次交易的顺利推进,也有利于目标公司与其员工、客户、监管机构等顺利处理各种相关事宜。本次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手珠海汇卓成立于今年2月21日,注册资本500万元,似乎是专门为本次交易而设立的。珠海汇卓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珠海周锐,实际控制人为郭妙玲。这次交易,对秦商股份而言,是一种负担还是利益输送?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受让方主要是目标公司核心骨干组建的公司,所以肯定对目标公司非常了解,不会亏本买卖。可想而知,在这场交易中,谁得谁失。
预亏7亿多,你前途光明?
2022年1月25日,秦商股份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1年公司将录得7亿元至8.2亿元的净亏损。2018年以来,其扣非净利润将累计亏损约23亿元。传统主业不好,转型灾难性。秦商股份将何去何从?
在深交所的交易所上,有投资者直接问道:“公司未来有没有退出教育行业的打算?”尚股份回复称,公司将继续聚焦半导体照明、智慧城市等业务,积极探索和调整教育培训的产品和业务方向。后续如有符合信息披露标准的事项,公司将以公告形式进行披露。
《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此前一直计划剥离的半导体照明业务,近年来毛利率相对稳定,保持在20%左右。不过,对于秦商股份来说,其相关经营数据显示,似乎并不那么乐观。公司2021年半年报显示,其半导体照明子公司勤上光电有限公司、瑞丽勤上汉源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和东莞付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507.96万元、903.06万元和1182.09万元,半导体照明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至15%左右。
对此,公司表示,主要受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半导体照明业务毛利率下降。
“目前LED行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明显。这些不利因素使得LED产业链上的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同时,高成本和不稳定的需求将导致行业增速继续放缓。”某私募基金电子分析师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