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售燃油车”的话题,在全球范围内争论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人说2040年,有人说2030年,反正没得说。就在所有人都麻木的时候,一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迈出了汽车工业史上重要的一小步。
4月3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未来只会专注于EV纯电动汽车和DM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1。为什么停产了?
把产能让给新能源汽车
虽然纯燃油车在国内市场仍有一定的消费基础,但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并不着急卖,甚至卖得不太好。2021年年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货量突破60万辆,同比增长218.30%,约为去年行业总销量的五分之一!
这就造成了每个月都有新的未交付新车订单,一度大于比亚迪工厂的整体产能,尤其是热门的DM-i插电式车型,真的没几个月就能拿到车。再加上最近比亚迪新车接连上市,订单只增不减。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纯燃油车日渐没落。今年前两个月,比亚迪仅销售了5000辆纯燃油汽车。到了3月份,比亚迪的燃油车产销数据直接降到了0!比亚迪的时代可能真的会到来。所以比亚迪早就打算把纯燃油车的产能让给利润更高、销量更好的新能源车。
占据全球环保政策的制高点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发展趋势。目前已有多家跨国汽车集团公布了旗下品牌的电动化战略和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但是,这些汽车巨头说的很有诚意,身体却在反复跳跃,因为燃油车对他们来说是既得利益,这个蛋糕吃起来太舒服太舒服了。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不能说是从零开始,只能说是从头再来,这对于已经打造出燃油车产业链优势的传统车企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甚至有些企业为了保住燃油车的“果实”,想通过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摆脱GPF颗粒陷阱这个“不干净”的东西。可以看出,这些汽车巨头一直在为汽车排放抓耳挠腮。
但是二氧化碳真的不敢乱排。去年11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上,沃尔沃、福特、通用、奔驰、捷豹和比亚迪都签署了零排放汽车和面包车格拉斯哥宣言,承诺到2035年停止在全球“主要市场”销售内燃机,到2040年停止在全球销售。
比亚迪作为唯一一家中国企业,仅仅4个多月后就宣布停产燃油车,成为全球第一!这虽然是比亚迪转型的一小步,但却成为了汽车工业史上的一大步,比亚迪品牌logo后的那句“新能源汽车领跑者”终于用实际行动兑现了。
2。比亚迪为这一步付出了多少努力?
众所周知,比亚迪做手机电池发了大财,但造车并不顺利。收购秦川汽车后,一路跌跌撞撞,终于推出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车型——F3。不过,当时比亚迪还是“造车生力军”。因为基础薄弱,这款车在外观上抄袭了丰田卡罗拉和动力,用的是现成的东安三菱动力,一度让媒体诟病,被同行嘲笑。
但是,比亚迪很绝望。在燃油车还在主流市场的时候,就推出了继首款纯电动车型F3e之后的第一款混动车F3 DM,而这就是比亚迪的第一代DM混动系统。当时有人认为这是比亚迪为了解决自己的燃油车口碑问题,走曲线救国路线。但不可否认的是,比亚迪已经站在了插电式和纯电动两条赛道上。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了。为了不受人的限制,满足市场需求,比亚迪开始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链的垂直整合,核心零部件坚持自研。
主要成果如下
电池:刀片电池,性能和安全兼顾!
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自主研发的IGBT和碳化硅器件。
电力驱动:直线电机,八合一电力驱动系统。
发动机:1.5L晓云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
当然,坚持自主研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成本和供应上有巨大优势。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尤其是DM-i插电式车型之所以能卖得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的价格与同级别燃油车相差不大,甚至基本持平。用同样的钱买一辆更安静、省油,同时享受新能源政策的车,真的很“甜”。
3月份,比亚迪共销售104,338辆汽车,其中DM车型50,674辆,EV车型53,664辆。可以说,随着国家对碳中和的重视和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比亚迪的有轨电车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