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法院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地方。但随着近两年打官司的人越来越多,对法院不满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当事人有的会在诉讼结束后投诉,说法院搞错了。那么,诉讼中法院判决错误怎么办?
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诉讼法是两审制。因此,如果有个人或团体对法院的审判结果有疑问,可以通过再审程序采取行动。实际上,再审就是对已经产生法律效力判决的案件进行再审,而且不仅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法院、检察院也可以申请再审。
1、当事人想提出再审申请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双方都是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人民法院想提出再审申请。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市判决裁定书和调解书如果发现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如果最高人民法院发现发生法律效力的 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有权要求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审判的不同阶段,再审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果案件的一审判决尚未生效,民事案件可以在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如果案件一审判决已经生效或者案件处于二审阶段,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
在很多地方法院,由于各种地域因素等原因,有些案件审理不公,直接损害了很多当事人的权益。那么,万一法院或法官判决不公或错判,该向谁投诉呢?
1。向纪检监察机关投诉
因为法院属于国家行政机关,法官属于行政机关公务员,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申诉和举报。所以如果你想起诉法院或者法官,可以去纪检监察机关。此外,纪检监察机关还将受理法院、法官不服主观行政机关给予的处分的申诉。
2。向法院纪检部门投诉
法院纪检部门类似于上面的纪检监察机关,主要是监督法院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受理违纪行为的举报,受理工作人员不服处分的申诉。所以,如果你想投诉法官,可以直接找我院纪检部门。
3。去上级法院投诉
根据我国法院组织法,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如果当事人认为法官有违法行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如果判决已经生效,他们可以申请再审予以纠正。
所以当事人如果真的遇到审判不公,可以进行申诉或者申请再审。如果监察机关的调查证明法官有违法的事实,那么可以对法官进行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