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新消费日报(记者高梦阳、陈美、李丹宇)消息,随着拼多多的进入,沉寂已久的快递终端市场再次掀起波澜。
春节过后,有消息人士称,买菜多将布局快递终端市场,具体模式类似菜鸟驿站。同时,《新消费日报》记者还发现,多多购物站被命名为多多站,已经开始吸引有条件的站入驻。
一时间,业内争议颇多。
2月17日,福建省厦门市邮政管理局在官网发布《关于“买多多”涉嫌非法经营快递业务的监管提示》。同日,河南省邮政管理局也发布监管提示,指出“某电商平台企业”涉嫌无资质从事快递业务经营活动,并对相关企业予以郑重警告。
与此同时,近期有市场传言称,多家菜鸟驿站收到菜鸟的消息,要求禁止驿站接入拼多多旗下的拼多多购物等第三方代收服务系统。
对于业界与相关部门的争议,此前有拼多多人士向媒体表示,拼多多并未在所有具有快递服务资质的站点开展快递代收服务,而是为具有快递服务资质的站点提供“买多多”代收服务系统。
事实上,在末端市场,除了第三方的菜鸟驿站,为了缓解末端配送的压力,各大快递公司都在建设自己的末端门店系统,比如中通土西、大云快递超市、申通妙驿站、童渊妈妈驿站等等。在第三方站和代收平台,也有快宝站、熊猫快递代收站、萧冰站等玩家。
目前,新一轮的暗战已经在火药味渐浓的快递终端市场打响。
多买菜,给快递终端市场带来高额补贴
“多买菜补贴真的很大”。张强在广州经营着一家便利店,还兼职担任多个社区团购平台的负责人。最近他和很多代表团团长都发现,很多买菜的代表团团长有了更多快递代收的选择。
经过客服的介绍,张强发现很多杂货代收点的服务系统申请门槛并不高。只需要1000元的押金。
张强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首批居民可以享受高额补贴,包括居民补贴3000元,包裹最高每天500元,免费短信和智能语音通知,PDA和打印机到账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海报还提出,多多杂货代收点已经与中通、童渊、申通、大云、邮政、极兔等快递公司进行了系统对接。
不过,张强也对《新消费日报》表示,加入买菜多的代收点服务体系很容易,但要拿到补贴还是有门槛的。
《新消费日报》从一些已加入多多杂货代收点服务系统的站点了解到,成为合作站点需要使用多多杂货终端系统来操作一定时间内的包裹日常派送和入库,且当天派送包裹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获得相应补贴。
3000元的常驻补贴也是按照每1000元在场地有效运营日的第30、60、90天发放。
一位快递小哥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快递投递时,如果用户不接电话,往往会被短信告知。“包裹长的时候,一天要发几百条短信。有时候,仅快递行业的短信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显然,很多杂货代收点的加盟补贴政策,比如免费短信,都是针对目前终端市场的经营痛点而制定的。
快递终端市场越来越强
从补贴的门槛不难看出,目前买菜多的代收点服务体系都想和驿站一样去争取快递终端。
李伟在河南开封经营着一家菜鸟驿站。他告诉《新消费日报》,除了加盟费,每个月的运营站成本还包括房租、人工、短信以及水电等其他杂费。
而快递站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与日均存仓量挂钩,主要靠快递的收费和派送费。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物流人士表示,每天500个包裹是该站的盈亏水平。“一般来说,邮寄一个包裹,会扣快递小哥0.5元。一天500个包裹相当于200多元。仅一个月的邮政包裹就至少有六七千元的流水。”
“这些流动的水基本上供应了一个站,如果派出PDA和打印机等硬件投入,前期成本将非常低。”物流人士说。
李伟说,快递代收代发的月租费比较稳定,所以很多站点会尝试做社区团购等社区业务。
“看到多买粮的补贴政策,我真的有点感动”。李伟向《新消费日报》透露,他身边已经有一些菜鸟驿站需要换成买多多的代收点,而最近买多多相关的工作人员也主动去他的驿站做宣传。
“前天菜鸟驿站的区域经理跟我说,如果有很多买菜的人来推广,就告诉他。我跟他说了之后,直接跟我说不能合作,不然我就退。”在李伟看来,目前多多购物只做了第三方代收点服务体系,没有直接自建站,但已经让菜鸟感受到了压力。
事实上,春节期间,菜鸟驿站曾经发布过春节复工通知。这份“提醒”显示,根据菜鸟驿站合作协议的相关约定,使用第三方收货系统进行仓储属于违约行为;一经发现,菜鸟有权根据协议扣除12分,并有权终止与该站的合作,且同一合作伙伴关联的账号一年内不能再次进入菜鸟站。
很多菜鸟驿站站长也纷纷回应。在新的学习内容中,菜鸟驿站强调站内不允许多存蔬菜,被发现后将永久清退。拼多多买菜和菜鸟驿站的较量,也折射出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的胶着竞争。
从2011年到2021年的十年间,快递业务量增长了26.2倍,而快递员数量只增长了不到5倍。这个数据差异的背后,是快递终端市场空的巨大发展。
事实上,在终端市场的第三方站和代收平台中,除了菜鸟站,还有快宝站、熊猫快递代收站、萧冰站等玩家。与此同时,为了缓解揽收分拨压力,各大快递公司也纷纷建设自己的终端门店系统,如中通土西、大云快递超市、申通庙站、童渊妈妈站等。
虽然这个提醒没有明确是哪一个第三方接收系统,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该站的站点和系统肯定是一体化的。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访问第三方,这是正常的商业活动。
一位熊猫快递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有快递公司都倾向于扶持自有品牌的终端门店,很多熊猫快递网点显示童渊、中通不再合作,转而发展自有品牌。
而买菜多也面临这种情况。目前,阿里控股申通、童渊、中通等。,而且他以后还能不能继续接入买多多的第三方服务系统还是个谜。
不过,业内对多买菜进入终端市场最大的争议在于,多买菜的做法是否需要相关资质。
“第三方服务系统资质”争议
然而,尽管最近买多多的第三方服务系统推广得如火如荼,却被当地邮政管理局点名。
2月17日,福建省厦门市邮政管理局在官网发布《关于“买多多”涉嫌非法经营快递业务的监管提示》。
这份《监管提示》提到,“买多多”在厦门尚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本市企业和个人在加盟合作和业务委托过程中应加强资质审查,不得擅自经营快递业务,也不得委托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经营快递业务。
几乎与此同时,虽然没有具体指明企业,但河南省邮政管理局也发布了市场监管提醒:不得委托无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经营快递业务。
一时间,业界展开了第三方服务系统是否需要资质才能切入终端市场的讨论。
根据2018年5月1日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快递行业属于国家准入行业,经批准后方可从事快递行业。否则就是违法的。第十七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应当依法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此外,根据《邮政法》规定,未经批准从事快递业务的,可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对此,日前,有拼多多相关人士向媒体表示,拼多多并未在拼多多购物所有站点开展快递代收服务,而是为具备快递服务资质的站点提供“拼多多购物”代收服务系统。
李伟告诉《新消费日报》,长期以来,暂存代收服务和快递服务在监管上存在差异。
在他看来,违规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实行三个百分之百:对寄递物品进行百分之百的开箱检查;100%实名;100%安全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快递暂行条例》第十八条对快递终端网点有具体规定:快递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设立快递终端网点,应当自开办之日起20日内向当地邮政管理部门备案,快递终端网点无需办理营业执照。
也就是说,如果商家只开设快递代收的终端网点,只需到当地邮政管理部门备案,无需办理营业执照。
李伟说,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很多快递代收点都没有办理任何相应的证照或备案。“特别是在小区内的代收点,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由于驿站还是快递市场的新业态,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
头部玩家如菜鸟驿站,仅在2019年6月之后就相继获得浙江、福建邮政管理局颁发的服务站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开创了行业先例。
目前如果买菜多,像菜鸟驿站一样自建驿站系统,需要营业执照。但从第三方系统切入是否违法,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单纯做蔬菜、日用品等社区电商代收服务,不在快递业务范围内。”李伟说。
【/s2/】在“驿站”多买菜找出路是社区团购降温导致的?[/s2/]
在快递行业专家赵晓敏看来,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进入快递终端市场,实在是无奈之举。
事实上,买菜试水、快递的末端门店背后,也有对社区团购订单增长瓶颈的担忧。虽然第一梯队的美团通过选择和购买更多的食品赢得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但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
2021年下半年,随着监管的介入,整个社区团购行业开始冷静下来,从主要追求GMV(商品交易总额)转向追求利润和适度规模。2021年初,美团优选和买菜分别实现1801.6亿元的日均销售规模,并提出2000年1500亿元的GMV目标。但据媒体报道,随着国家对社区电商监管的收紧,头部平台的年度目标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调。
“目前,拼多多在客户增长和市场地位方面面临巨大压力”。赵晓敏认为,在过去的两年里,拼多多在领导人更替后,在整个码头物流领域的战略布局并不清晰,因为目前要建立自己的物流太难了。拼多多想借助第三方服务体系,调动快递物流资源,进而提升服务,最终成为长期合作。
其实社区电商领域已经有“探路者”了。
此前,“阿里系”社区团购平台曾提出发挥菜鸟驿站在社区的优势,由站长负责社区服务的推广和服务,而菜鸟驿站则通过佣金制来激励站长。这种“站长”直接转化为“组长”的模式,成为“阿里”社区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的支撑之一。
“阿里希望打造一个跨快递的业务空室,告别单一服务,通过菜鸟驿站面向社区业务和家庭消费的万亿级市场。”行业分析师凌飞宇告诉记者。
2021年,菜鸟驿站推出“送货上门”,菜鸟明确指出这个服务范围是特定区域的“淘宝和天猫包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菜鸟驿站站长告诉记者,虽然规定偏向淘宝和天猫包裹,但我们也会投递拼多多和JD.COM平台的包裹。
“我们不允许接受更多的杂货购物订单和美团优先订单,但我们可以访问淘菜菜的平台。就我所在的社区来说,买菜量、美团优选、淘菜菜都没有太大区别。”上述站长告诉记者,如果拼多多的买菜可以作为驿站,应该会影响拼多多的一部分忠实用户,增加拼多多的买菜频率。
“在这种模式下,取货的人流往往可以转化为门店的顾客流”。赵晓敏认为,借助快递终端门店的发展,我们希望增加用户和‘人头’的粘性。
2022年快递终端市场的走势,很可能与下一步买多多的动作有关。
“接下来,行业内是否会出现新的战争,取决于拼多多是否会出面解决快递资质问题。”赵晓敏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强、李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