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是近几年兴起来的一种新的网上销售模式,一些名人、网红通过一场线上直播就能实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销售。不少地方”面对滞销的农产品,“市长亲自来吆喝”开启网上直播销售农产品。
根据新华网报道,手机成为新农具 ,直播成为新农活。“直播带货”方式是农产品从产到销的最短链路,让消费者以实惠的价格买到优质生鲜产品。“放下锄头,拿起鼠标”已经成为不少中国农民的致富新选择。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增长31.0%;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
2020年3月,淘宝正式发布“村播计划2.0”,将联合山东、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广西、海南、重庆、陕西、江西、河北、云南、广东、山西、辽宁、福建等16个省区市的商务和农业部门,共同孵化20万新农人。由于电商直播带货火爆,部分高职院校开始组建电商直播学院并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学生集体开播为地方农产品带货,加大对直播带货人才的培养。
2020年4月6号晚上,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和李佳琦共同做了一场名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网络直播,两个小时的直播,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4月10日,老罗第二次直播要为湖北卖橙子,123466份秭归春橙,上线十几秒库存就被清空。
直播带货,看起来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那么,直播带货到底是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新的思路,还是周瑜打黄盖式的“赔本赚吆喝”呢?
对于直播带货,我们要从其快速发展的轨迹上看到本质,不要被其美丽的外衣遮蔽双眼,也不要被能说会道的网红说得晕头转向,对于直播带货,我们要有理性的思考,不能错过机遇,也不能盲目跟风。直播带货,其本质就是农产品线上销售(电商)的延伸。其销售的农产品仍然避免不了电商销售的各个环节,采购、分拣/加工、包装、运输。但是直播带货又不同于电商,它给了消费者一种更直观的互动体验,能通过直播或者主播介绍,直接或间接感受到产品的购物体验,是电商发展的一种场景式营销。
直播,能以更直观地展示和主播的解说与互动,让消费者快速融入场景,做出对产品更直观的了解,理性满足需求。看起来都很美好,产品那么好,主播那么美,人气那么高,但农产品直播真的赚钱吗?
我给大家分析过,直播带货,其本质就是农产品线上销售(电商)的延伸。电商从下单到配送的每一个环节直播带货都不可能避免。不少地方和企业为了打开农产品销路往往会邀请一些自带流量的明星和网红来直播带货,但明星、网红的“坑位费”往往都很昂贵,农产品很多都是15%-20%的佣金,有些是固定佣金,但也比较高。此外,还有平台2-5个点的扣点,一场直播下来,虽然销量起来了,但真正算下来,成本也不少。除了产品,人工、外包、内套、打包/胶带、快递费样样都不能少。我看看直播经常会看到那些明星、网红一口一个“全网最低价”来吆喝。大家可以算一笔账,我们拿某橘子来举例,某种5斤装的红薯,成本2.5元/斤,人工、外包、内套、打包/胶带、快递费将近9-10元,光成本就达到21.5元。但直播能卖21.5元吗?追求全网最低价的明星、网红是要给粉丝带福利的,是要依靠粉丝创造自己的收益的,所以价格往往会低于21.5元。折算下来,一场直播带货基本是亏损,能做到保本就很不错了。
所以,不管以什么模式来销售,既然是创业,是商业行为,一定要算经济账,要算投入产出比。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分析,请明星、网红代言,既然是有亏损,但能打开产品的知名度,打开产品的销路,从长远看,也不是不可取。
在这里,我并不是不建议创业者做直播带货。只是,我们在做的时候,一定要看清直播带货的本质,一定要学会算经济账,算好投入产出比,不然,投这么多钱请明星、请网红,结果都是“打水漂”。除了这些,直播带货我们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农产品直播带货本质就是线上销售(电商)的延伸,就是电商。我曾说过,并不是所有农产品都适合做电商,同样,也并不是所有农产品都适合直播带货。我曾说过,要想把农产品电商做好,必须得遵循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和电商的运行规则。什么样的农产品适合?能够将一二产业充分融合的农产品最适合做电商。为什么?因为通过加工后的农产品,我们可以借助工业机械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弥补农产品自然属性中的某些不足,比如变质,还可以通过加工建立起农产品的产品标准,将农产品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农产品直播带货也是这样,切不可在没弄清楚农产品属性和特色的前提下,盲目开播,避免因产品质量或运输环节的不可控而“翻车”。
(二)农产品直播带货,不建议“低价销售”。前面我给大家算过一笔账,农产品的溢价空间其实是很小的,价格也很透明,产品品质也大同小异,对于没有特色,不具有稀缺性的农产品,低价销售其实是得不偿失的。除非,你就是想“赔本赚吆喝”,借此打开知名度,但长此下去也是难以为继,建议慎重。
(三)农产品直播带货,供应链是关键。农产品直播带货,一定要把控好供应链。在产品源头选择和采摘时,要注重产品品质的把控和成本的控制,在品质和成本直接找到平衡点,不可一味求降低成本而利用渠道优势一味压价,要知道,品质和价格是正相关的。其次,在产品的分拣、包装、快递运输等环节,要通过适当的方式降低损耗,利用包装方式和快递收费机制,合理设计产品规格,达到成本最小化。
(四)农产品直播带货,也是“技术活”。不要以为是农业,是农产品,是农民,就忽略对产品属性、产品性能、产品用途、食用方法、产品价值等知识的学习。农产品直播带货,也要注重直播内容或视频内容的开发,通过充分展现出农耕生活、历史传承、烹饪文化、产品故事等增加产品的话题感和代入感,增强观众/消费者的购买和体验欲望。那种依靠“老铁,双击666”“大呼小叫,铁粉给力”“原价990,我这里只卖99”的方式,本人认为除了能哗众取宠外,并不可取。
(五)农产品直播带货,要流量,更要质量。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问题。例如,消费者容易受到直播氛围影响而冲动购物;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被夸大宣传或虚假信息误导,购买到假冒商品和“三无”产品等。对农产品质量,几乎每一期我都会不厌其烦地强调,我们创业,做产品,哪怕是农产品,一定要注重产品品质的把控,要品质、做品牌、做口碑、做服务。既然能有好的渠道,通过直播带货快速打开局面,那就千万别抱有“一锤子买卖”“忽悠一个算一个”的心态。
(六)农产品直播/视频的挖掘。农业、农村、农民对很多久居城市的人来说,都是比较神奇,让人好奇的地方。“三农”其实是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的,最近比较火的“张同学”抖音账号,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通过朴素的记录农村生活而爆火。农产品新媒体的开发,其实也可以向着“故事化、内容化”的方向打造。我们可以充分借助某一区域特有的文化特色,赋予某种农产品特殊的故事属性,增强代入感。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开发多种视频内容,比如,农业知识科普、农产品介绍、农耕文化展示、烹饪技巧传授等等。网络时代,留给“新农人”无穷的开发空间和无尽的希望,只要你敢想、敢做、敢为。
直播带货将持续火爆,也必将会迎来整合期。对于农产品的运作,我们要顺应网络科技的发展,要以“技术活”的态度正视农产品的运营,以“新农人”的视角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打开农产品运营新局面。
本人一直致力于农业发展探索,希望大家关注,下期,将和大家分享农产品运营模式之农产品物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