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租借充电宝怎么收费(最高10元一小时!共享充电宝集体涨价,美团入局加速市场大洗牌)

沉寂了两年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在今年上半年再次掀起波澜。继美团大规模进军共享充电市场后,腾讯投资的小电科技近日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创业板上市。这是首家曝光上市进度的共享充电宝企业。

回头看,正是2017年4月,共享充电宝成为资本追捧的风口。然而,同年10月,杭州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宣布停止运营。然后,共享充电宝市场经历了资本收缩、专利战、淘汰赛,直到2019年,最终形成了街电、小电、来电、怪兽“三电一兽”的稳定格局。

如今,随着美团高调入局,小电冲刺上市,共享充电宝市场将迎来哪些变化?



一个

[实地调查]

租金价格暴涨到最高10元/小时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所有共享充电宝企业都已进入免押金时代,只要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扫码即可免租。但随着押金的消失,租金成为唯一收入来源,共享充电宝的租金标准普遍提高,1元/小时的“平价共享”时代彻底终结。

目前,3元/小时已经成为共享充电宝常见的租金价格,少数租金上涨到4元/小时甚至10元/小时,其免费使用时间从最初的30分钟缩减到3-5分钟,而日租金上限从12元左右上涨到20元-30元。

共享充电宝涨价其实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已经悄然开始了。2019年8月26日,杜南记者走访广深医院、网吧、购物中心等重点区域时发现,各大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充电标准已经从1元/小时提高到2-3元/小时,医院和热门商场的部分品牌可以达到6元、4元/小时。共享充电宝涨价一度引起用户热议,不少网友吐槽“我会失去充电的自由”。

不过,南都记者从之前的采访中了解到,最近充电宝的成本并没有飙升。移动电源一般由电池、PCB电路板、外壳、数据线四部分组成。其中,成本最高的两个部分是电池和PCB板(管理电池充放电的部分)。

“电路板5元,外壳2元,1000毫安电池平均5元,10000毫安是50元。所有成本加在一起,一个充电宝的成本大概是57块。”一位熟悉充电宝行业的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如果采购量大,价格会更便宜。”

据悉,单个共享充电宝的容量一般在5000毫安左右,所以估计一个5000毫安的共享充电宝成本价在30元左右。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可以发现,目前市面上5000毫安的品牌充电宝价格低至30元,而在某知名手机品牌官方旗舰店,一个容量为20000毫安的充电宝价格仅为99元。

一位智能硬件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一个充电宝可以正常使用3-5年,不会受到外力破坏。以3块钱一小时的租金计算,单个5000毫安的共享充电宝只要租赁10次以上就可以收回硬件成本,光是租金其实就足够盈利了。此外,在用户忘记归还的情况下,一天封顶的租金被一个共享充电宝的成本价冲抵,而在用户不归还的情况下,共享的99元零售价比正常市场价高出一倍。

这意味着共享充电宝的投资回报周期并不长,甚至被评价为“可以稳赚不亏的生意”。查阅公开报道可以看到,到2018年底,“三电一兽”已经全部宣布实现盈利。2019年3月,街电首席运营官何顺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共享充电宝行业头部玩家已经基本实现盈利。



一半以上的租金用于合租

虽然企业普遍实现了盈利,但共享充电宝企业依然集体涨价。对于这一悖论,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称,第一,2019年以来,共享充电宝企业集体进入免押金时代,所有共享充电宝企业都失去了之前押金带来的沉淀收入;二是一线市场共享充电宝数量饱和后,线下门店争夺和同质化竞争导致的运营成本飙升。

“共享充电宝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用户租用充电宝时支付的租金。需要高频使用,客单价高才能快速回本。市场上共享充电宝数量的增加意味着使用频率的降低,只有提高单价才能盈利。另一方面,初期的低租金是为了快速获取用户。当市场结构基本稳定时,企业更关注利润,因此价格上涨,”经济与社会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告诉南都记者。

根据社交网络的数据,2019年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达到2.4亿,同比增长46.34%。201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达到78.9亿元,较2018年的32.66亿元增长141.57%。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在一二线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在低线市场增长更快。

7月6日,杜南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大部分热门商圈或餐厅都有两个共享充电宝柜,有的选择了同一个品牌,但更多的是两个不同的品牌。

据了解,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将60%-70%的租金收入分给线下门店,以换取入驻资格,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在共享的基础上以500元/月的价格开设专属套餐市场,前提是店内只能放置一台共享充电宝柜机。

“选择共享充电宝主要看品牌是否靠谱,其次这条街要有足够多的还车点。如果人们走了一圈都找不到回归点,我们就不要了。”广州一家奶茶店的老板梁潇(化名)告诉南都记者,放置充电宝柜机需要交电费,如果放的地方太多,没人能借,就只能倒着贴。

杜南记者观察到,梁潇所在的奶茶店提供街电和怪兽两个共享充电宝,都放在店外。据梁潇介绍,其店铺从怪兽充电宝每月租金分成约700元,街电每月可赚300元左右,两机月租可达1000元左右。“街电的分成模式是37分,我们分摊70%的租金。怪兽充电提出,不管一个月租出去多少台,都会把放机器的成本固定在500元,但条件是不能放其他品牌的机器,怪兽会给除了月租费以外的60%左右的分成成本。”梁潇在杜南告诉记者,考虑到商店周围的情况,即使美团提出更高的分成比例,他仍然会拒绝。“我们还是会选择用的比较多的品牌(返点比较多),因为就算给了高分,客户再难也不会借,我只能每天给这些机器贴电费,也会影响奶茶店的用户体验。”梁潇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品牌上门找,有的甚至直接把机器拿到店里,但是都不用。

不难估算,这家奶茶店两个共享充电宝柜的月租金收入合计约1600元,但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租金收入只有600元。

对于“三电一兽”与美团接下来的竞争格局,中海投资创始人合伙人黄海军认为,行业已经回归理性,C端的价格战不会继续,各家将专注于B端的补贴和运营。“在B端入口的争夺中,美团的优势会给各家带来很大的挑战。”

线下门店,没有提货的客户在和现金流赛跑

回顾2017年4月,王思聪与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打“吃香”赌时,共享充电宝是否为虚假需求还存在很大争议。四年后的今天,“三电一兽”用实践证明了这种市场需求的真实存在。“懒人经济”的盛行和“用电焦虑”的增长,仍在推动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租赁业务交易规模达到79.1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4.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共享充电宝市场雪上加霜。众所周知,共享充电宝的使用率直接关系到线下的客流。以共享充电宝渗透率高达50%的餐饮场景为例。中国饭店协会研究显示,截至2020年2月23日,餐饮企业客流量较去年同期下降91.52%。同时,大量线下门店关闭导致的租金收入骤减,将给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现金流带来巨大挑战。

在资本退出、同质化竞争、疫情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共享充电宝企业能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市场复苏还是未知数。

2

[资本变化]

跨境流入资本

美团的入局,小电科技准备上市,资本市场的变化也让共享充电宝行业充满变数。

近日,浙江证监局官网披露,共享充电宝服务商小电科技已于6月29日与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创业板上市,这是首家透露上市进度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教程资料显示,小电科技主营业务为运营共享充电分时租赁设备,即共享充电宝,是移动互联网与租赁移动电源融合的新型服务模式。其产品组合包括大柜机、小柜机、桌面充电宝等。

小电科技CEO唐永波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直接持有小电科技28.4150%股份。同时,唐永波通过杭州小店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制公司9.5366%的股份。唐永波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37.9516%的股份,为小店科技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唐永波在创办小店科技之前,是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的开发工程师。用友软件销售总监;CEO杭州美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交易负责人,淘点点创始人,淘宝食品和淘宝农业及特色中国业务负责人。

机构投资者中,腾讯持股9.66%,为第一大机构股东;金沙江创投合计持股7.60%,为第一大VC投资方。此外,袁晶资本、红杉资本中国、高瓴资本、德同资本等机构均持有约5%至6%的股份;苏宁、CDH投资和知名天使投资人王刚也是小店科技的股东。

美团的降维攻击

小电科技并不是唯一一家成为资本宠儿的共享充电宝企业。2017年5月,尽管王思聪打出“如果共享充电宝能让我快乐”的口号,共享充电宝行业依然迎来密集融资。记者在杜南调查发现,“三电一兽”背后有多家明星投资机构或互联网公司,但融资进程在B轮后迟迟未能启动。

从2018年到现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只有小电科技和怪兽充电两家公司持续获得资本增持。2018年3月22日,小电科技获得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019年4月16日和2019年12月24日,怪兽充电分别获得3000万美元B+轮融资和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这也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最大一笔融资。



“通过融资、烧钱、铺店的竞争已经在共享充电宝的轨道上完成,不会有新的资本进入和支持新的企业烧钱竞争。”中海投资的创始人合伙人黄海军在杜南告诉记者,就像今天没有人会投票支持自行车共享一样。

共享充电宝企业没能等到新一轮融资,却等来了美团的进入。2020年1月,美团重新成立充电宝部门,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始运营。4月中旬,美团共享充电宝事业部在招聘平台上发起招聘需求。5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团自今年推出充电宝业务以来,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商场、餐饮、机场、娱乐等场所提供充电服务。同时,也有人质疑“借充电宝时代,可以提高餐饮商家在线App排名”。美团充电宝事业部发表声明称,美团充电宝业务和美团餐饮业务独立运营,与餐厅排名无关。并强调“自力更生,永不老”。

至于美国使团的进入,黄海军认为这符合其一贯做法。“就像共享单车一样,美团也是最后进入市场的。他很聪明的选择不参与烧钱的过程。当市场平静下来时,美团将根据其运营能力和流量生产共享单车,”黄海军说。“美团在共享充电宝上更有优势,因为目前美团商家的覆盖面远大于共享充电宝。况且这个市场已经进入良性运营状态,美团不需要补贴烧钱,可以直接把其他业务赶出去。

据经济社会网电子商务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数据报告》显示,共享充电宝市场主要玩家为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充电,上述四大平台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2019年死亡的9家共享经济平台中,有3家是共享充电宝企业。

随着美团的进入和小电公司的冲刺上市,共享充电宝市场无疑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从目前的资源优势来看,美团收购其他公司的可能性不大。”有投资人向南都记者指出,“与其花钱收购,不如利用美团在商家的影响力,直接把对手赶出去”。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排除整合其他几家共享充电宝公司间的并购,以抗衡美团的局面。

制作单位:杜南商业数据新闻部零售实验室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实习生林

协调人:秦榛田爱丽

制图:贝利

租借充电宝怎么收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