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转一转,就知道东大门为什么是东大门了。
正文|徐怡婷
编辑|杜博基
出租车转弯时,路变宽了。
韩国地标东大门设计广场出现在我们面前,周围是高耸的建筑。它们与更广阔的和平市场和其他建筑一起,构成了韩国繁荣的东大门市场。
东门全景
这里被公认为亚洲潮流的发源地——在首尔黄金地段拥有十余座摩天大楼、3万个摊位、昼夜不停运转的时尚中心。
7月,在东大门“逛”了3个小时后,我沮丧地问自己:“前几天晚上你做了什么?为什么不来这里扫货?”
而我对东大门的真正了解,是在“逛街”路上遇到的中国人拼出来的。
潮流发源地的店主:no photo !进入apm place的时间是晚上9点。
放眼望去,灯火通明的商业大楼里到处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和人群:摊主、蜂拥而至的顾客、提货的大叔、进货的姑娘、现场的买家...混乱而有序。
零售多在白天,批发晚上8点开门,第二天凌晨5点结束。
Apm place
在亮如白昼的批发市场,apm place以其时尚的风格和相对高端而闻名。这栋楼的地下两层是放配饰和鞋包的,一至八层是放女装的。上面三层是精品区,可能就是你在首尔江南高级服装店买的货的来源。
每个摊位都有一两个堪比模特的韩国小姐。她们有漂亮的脸蛋,精致的妆容,还有自己的衣服,这就是最鲜明的标志。
我拿着银行卡,假装是批发商,没想到就是这个细节暴露了我的“外行”。
两个一起进店的小姑娘主动指点:“你没在这里买过衣服吧?这是你第一次来这里。”在东大门交易只能用现金,支付宝、微信、银联都不行。"
我把卡藏起来,按照我的建议把钱取出来。毕竟他们手里拿着一包衣服,看起来很有经验。没想到,这两个人也是“半路出家”。
就在他们用手机给店里的衣服拍照传给朋友的时候,店主上前拦住了他们:“不准拍照。”话,看起来有点严厉。
“我们只是给国内的朋友拍,她也想买。”他们还没有放弃。
店主们似乎不懂普通话。他们挥手说“不”,要求他们撤回照片。
在主人强硬的态度下,姑娘们只能照办。事后,他们冲我吐了吐舌头,笑了笑:“这些店家就是怕我们把衣服的版本拿回去自己做,侵犯了他们的版权。”
拿着购物袋的消费者
拥有100年历史的东大门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跃居中心地位,纺织业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90年代韩剧出海,韩流盛行,服装等行业在国外也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国内。
多年来,国内服装行业形成了三大标志性的集散地——北有北京动物园,东有杭州四季青,南有广州十三行。这三个集散地的货源都指向韩国东大门。很多年来,都有专门的人常年在韩国东大门采购,回来卖或者复印。西学东渐的趋势,从衬衫蔓延到裙子。
东大门的衣服大多没有品牌,只有店名。但仔细观察,饶各店款式都一样,但款式绝对不一样。每个摊位都有自己的设计师,他们非常重视衣服的新颖和风格。
每家店的“禁止拍照”形成了一面设计好的防护墙,这也成为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来韩国东大门参观的原因。
换钱所门口的偶遇作为一个合身的,几乎不可能进批发市场,至少两件同款式的衣服是“潜规则”。
好在石围盛夏,韩国东大门一年两次的打折季正在进行,个别衣服也可以卖。
每个摊位上陈列着三四排衣服。夏天大概1-3万韩元,也就是人民币60-180元,冬天大概300-800元。价格不高,无奈就在于“一个价格你也尝不出来”。合不合适就看运气了。
在这个服装迷宫里,一件款式好看,价格不贵的衣服,很容易让人疯狂。每个人都拿着三五个大包,每个包里都鼓鼓囊囊的装着衣服。很多人手里放着一叠韩元,准备随时支付。
韩国货币兑换处
我没有多少现金。我在一家商店里选了两件衣服,然后就用完了。还好东大门周边有“货币兑换商”。当然,无论你去哪里,货币兑换处门口都排着长队。在韩国留学的中国女生小李在我前面。
她穿着一件t恤,一件薄薄的长袖衬衫,下身是牛仔裤,很有韩范儿。谈及东大门,她说这是她留学一年后第二次来东大门:一是东大门衣服淡季不便宜二是我住在弘毅大学和梨花大学之间的新村,那里不缺大型商场或者小型服装店。
韩国线下商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百米便利店”的地步,可谓“有路的地方就有零售店”。
小李说,这次她也是和姐姐一起来的,本来没打算买,但是打折的价格让她欲罢不能,只能拿着现金在buy buy买了。
隔壁队的另一个留学生也插话道:“来韩国之前带了些衣服,前两天才搬,两个大箱子都装不下。周围的韩国同学在buy buy买的,也跟着买习惯。”
走在首尔的大街上,你真的会发现,无论是女生还是男生,都经过了精心的打扮,衣着时尚和谐。充其量是赏心悦目;最不济也是极其惹眼。
这种文化也是有原因的。首尔2018年人均年收入13万元。高收入,高消费。稍微正式一点的饭不低于100元,一件衣服也不超过这个数。为什么不请自己吃一顿饭呢?
东大门的中国人这个晚上,apm place大楼里几乎所有的顾客都是中国人。
一个摊位有两三个店员,男生负责提货,女生做导购和收银。又去了几次,发现一家店至少有一个中国员工。
韩国店员反复说了两个字:“厄尼,这里有优惠。”
中国的店员不一样。他们了解中国顾客。顾客犹豫的时候,会让顾客试穿;韩国店员只谈价格时,会介绍“这是兔毛,很保暖”;他们甚至会在你买了一个后拿出另一个写着“它适合你”的。
这些中国员工有一半是来自边境的韩国人,而且是全职;在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一半是兼职。
他们生动的交流总能让你买下那件衣服。
要送的包裹堆在商店门口。
我在一家冬季服装店前停了很久。
犹豫的原因是衣服很漂亮,但是衣服领子上写着“中国制造”。为什么在韩国买中国制造的衣服?
看到我的犹豫,中国店员流利地介绍道:“韩国人的冬装,比如呢子大衣、羽绒服,基本都是中国制造,人力、设备不足。但他们会提供设计,提出服装和面料的要求,中国只是帮助生产。”
感觉素材的时候我还在犹豫不决。她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店是有诚意的。看看其他写着“韩国制造”的商店。其实是从中国带回来的,贴了这个标签。”
在韩国店员赞赏的目光和中国店员“你赚到了”的话语中,我抱着三件冬装出门了。
全球购的买手与扛大包的大叔与巨大的人流相比,宽敞的通道还是太窄了。在楼里,大家都行色匆匆,总会撞到或者被撞到。
在那些人中,有散客、批发商、店员,也有两个群体:一是做淘宝直播的全球买家,多为中国少男少女;一个是提着大包衣服去物流中心的送货员,大多是韩国大叔。
在二楼的一个小摊上,我遇到了盛泰。如果你看淘宝直播,如果你也喜欢东大门的衣服,你很难不知道盛泰全球购的直播间。他有52万粉丝,平均每场直播观看人数超过10万。
直播中的盛泰
一个月有三个星期,他都在韩国东大门。然而此时,他并没有空和我说话。
每天晚上8点,他和他的团队——一个直播助理,一个合作模特——进入东大门的摊位。接下来的五六个小时,他们一般会在五六个摊位直播。
其实他的团队不止这些。还没进摊位,买手们就已经在各个摊位选好衣服,谈好价格;我们的国内客户服务团队和交付团队时刻准备着。
虽然现在队伍已经满员,但是两年前,20出头的盛泰还是一个人来到了这里。
他正拿着手机直播,所有摊位都限于无照片无视频的规定,不允许进入。在一个摊位门口连续直播了20天,给他们带来了惊人的销量,对方才同意让他进店直播。
“这家店的衣服真的很不错。你看我小妹妹身上这套衣服,很有型。”
这个全球顶级买手在打折季一天能卖出2000-3000件衣服。模特不断试穿,盛泰不断介绍。一开始他只是拍摄,后来他让店员帮他试穿。现在,他有了独家合作模式。
升级的背后是东大门对这个年轻人超强带货能力的认可,也是买家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必经之路。
盛泰孝说,世界各地的买家在这里越来越热闹,摊位一位难求。
“店家拿着他们设计师新设计的衣服去这一层的管理部申请,不一定会给新店。”
搬运工。
买家的衣服多由韩国物流行业的大叔运输。
熟悉之后,就算要加货,买家也不用亲自去东大门。他们只要让大叔来店里取货,发货后付款就行了。
在东大门附近,一个搬运工一个月能挣1.5万到3万。他们宽厚的脊背把东大门的衣服和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
一百年不衰的东大门有何秘密?当我走出大楼时,已经过了12点。地铁已经停止运行,没有公交车的迹象。
楼门口的出租车漫天要价。来看的时候只需要掏50块钱。回去就要200元起的钱。
我们选择往回走。走了300米左右,两边都黑了,兴奋的情绪也消散了。回头看,东门还在,霓虹灯亮着。
人们在大楼前打盹
东大门是亚洲领先的时尚潮流。最时尚衣服的最新版本永远第一个出现在这里,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年都能出很多爆款。
东大门有技术含量。虽然也做批发,但设计师总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从而开始前沿的追求和竞争。
东大门也有例外。有的摊位拿着短袖衬衫和其他国家进口的衬衫,用“韩国制造”忽悠远道而来的客人。这种行为正面临越来越严厉的惩罚。
摊主还在等,批发的人还在选货,现场的买手还在介绍。
一百年了,这个市场越来越热。在这里转一转,就知道东大门为什么是东大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