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全天候检查(福州二院供图)
"样品将立即寄出,请做好接受的准备."在复州二院康复楼的广场前,该院检验科工作人员陈放下对讲机,拿起样本箱,向流动核酸检测车的样本入口走去。车内外检查,样品接收,编号,提取,加样扩增,所有流程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全员要如火如荼的进行全检,大量的样品会给后面的检验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自3月18日晚接到通知以来,福州二院检验科43人一直处于“战斗”状态。除保卫处临床工作实验室外,同时启用两辆移动核酸检测车,完成福州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安排的样本检测工作。
从当晚开始,科室26名实验室工作人员24小时跟着检查车跑。3月21日上午,负责检验车现场协调的化验部郭晓燕正在联系工程师咨询试剂。郭晓燕忙于检查车三个工作区的人员分配、实验室的运行、与试剂工程师和车辆制造商工程师的沟通、检测结果异常等技术问题的处理、与送样护士的交接等任务。“我刚把手头的工作交接完,就先回家了,洗个澡就得过来。”
检验科副主任史腾飞介绍,目前,该院检验科除了原有的实验室和两辆检验车外,还开设了三个实验室。为此,综合科能进实验室的26名主力全部在一线,临床工作交给其他老同志。林太晶和刘智慧负责部门的夜班,一连扛了两天。大家都是一个人给很多人用,毫无怨言。
工作人员全天候检查(福州二院供图)
“根据实验室的配置,有一个试剂制备区,至少两个标本制备区和一个扩增分析区,每班至少需要四个人。”按照两班倒,人力极其紧张。为了不耽误进度,保证能快速完成检查任务,大家克服了各种困难,放弃了剩下的。大多数人从周末开始就没有回家。
3月18日晚上7点集合,3月19日早上7点收工。起床4个多小时准备新工作,下午3点半上班,凌晨12点才休息。3月20日,凌晨两点半,早上7点起床,下午两点又工作到半夜12点。这是这两天检验科的真实写照。
21日上午,在车辆放大分析区工作的刘舒是一名90后。去年在莆田参加核酸检测工作。目前未婚的她在这次任务中几乎放弃了任何休息。刘舒说:这些天同事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尽管工作量很大,但每个人都很兴奋,因为他们很匆忙,总是想做得更多,行动得更快。说着说着,眼睛开始泛红,怕远在外地的父母担心。她不敢跟老人说太多。她只解释说最近一直在加班,可能不太在意给家里打电话,让父母照顾好自己,不要在人多的地方走动。
她指着标本制备区介绍,由于密封要求高,房间狭窄空转身困难,里面的同事比自己还辛苦。透过玻璃窗,我们看到张睿、陈红和陈荣伟正忙着加工样品,分杯、提取、加样、上机等所有关键环节都在这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地方完成。工作间歇,他们反复搓腰。
史腾飞介绍,经过前期流程和新系统的磨合,接下来将实现三班倒,工作强度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吴欣在换班时不自觉的靠着门睡着了(福州二院供图)
记者:冯川页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