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贾珍。欢迎来到贾珍的我的电商运营5分钟日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做好天猫店铺的运营策划。”
现在做的项目多了一点,做事也有点乱。基本上我是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前几天我自己做了一个脑图来思考一个项目的逻辑。
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可以看看脑图。简单来说,大概有三个步骤:
先做白日梦,找准方向(北极星)。
然后做一个起点分析,看看你现在有什么,未来可能会有什么。
最后,路线规划是基于起点和终点的。
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的直线最短,但能走这条直线的人却很少。很多时候你必须选择一条“弯路”,这条弯路必须经过你的“优势点”。举个例子,如果你游泳很好,那就走水路。
但是,无论路线规划得多好,都要从解决一个最低需求入手,设计一个能解决问题的粗糙产品。
现在,我们用这个项目逻辑来看我们如何规划天猫店铺的运营。
先做个“白日梦”,想想我们的店最好能是什么样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可能会有很多卖家会说我的梦想是赚钱或者成为品类第一。其实这不是梦想,而是梦想实现的结果。
赚钱的想法是对的,但是你的店的未来,你想怎么赚钱?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网商还是传统企业,零售业的赚钱方式无非两种:
一种是做店,产品不是自有品牌,通过整合供应链赚钱。
一种是做品牌,产品自己研发,把货分销到各种渠道赚钱。
商店型零售企业
第一种基于商店的零售业务分为两类:
一种是像万达这样面向人群的店,针对一个人群的多品类服务;
第一类是针对单一品类的专业店,比如之前的宏图三胞和五星电器,单一品类是针对多人的。
从线下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整体趋势是专业店孤独,人群店崛起,Suning.cn一直在慢慢从电器向全品类转型。
线下的门店不仅仅是围绕一个人群销售产品,这个人群的娱乐文化设施都建在门店里。
在线上,我们看到专注于“主品类权重”的店铺正在慢慢被专注于“人群标签”的店铺所取代。各行业很少有只经营一个品类的顶级店铺。
前几天逛了一家3c类的顶级店铺。他们把口罩和头盔放在店铺里,和他们的品类不搭调,都卖得很好。
所以,想让自己的店靠做店赚钱,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想做专业店还是做大众店。
想做专业店,这个品类的专业性才是成功的核心。
如果你想做一家人群店,洞察这个人群的需求是成功的核心。
但是,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门店,都需要整合优质供应链的能力。
品牌零售业务
第二种做品牌的零售商家,比如王老吉,可口可乐,脑白金,自己开发产品,这些单品品牌的成长。
如果自己开店,流量成本高,用户购物习惯很少单独购买,所以这些品牌的销售大部分来自超市、药店等渠道。
所以在线下,很多品牌的旗舰店的销量都不如其在天猫超市的销量,旗舰店的主要作用变成了品牌展示。
如果你的店是靠品牌赚钱的,那你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那就是你要肩负起独立教育市场的重任。如何让更多的潜在用户了解你,信任你,才是成功的核心。
但是,品牌店的销售往往不是来自一家店,而是来自渠道布局。
综上所述,人群店,专业线店,品牌店都可以支持你赚大钱,但是对能力的要求不一样。人群店的核心是用户,专业线店的核心是专业,品牌店的核心是传播。
但无论你选择哪个“终极目标”,最终的出发点一定是做一个产品。
所以下一步,开始做运营规划,大致需要四个步骤:
第一阶段是选择和确定主要产品。
最后,要把重点放在一个产品的起步上,但不建议在衡量支付之前孤注一掷。可以先做几个初步产品,通过购买率测试来确定主力产品。如果主产品能做支付,就说明流量和新客户入口打开了。
第二阶段是选择主要排水渠道。
现在车站内外的排水渠道越来越多。再好的产品,往往也不适合每一个渠道。
现阶段每个渠道都可以尝试,但最后一定是表现最好的渠道,而不是一切。
第三阶段,人类群体标签的画像。
这一步是很多店的转折点。当你有一个热销产品的时候,你是想做卖场型的店还是品牌型的店?
做门店类型,需要分析产品背后的人群标签,围绕人群整合优质供应链。
想做名牌店,需要做好用户需求调研,做好产品不断迭代创新的准备。
但无论如何选择,都需要深入分析人群标签。
最后一个阶段是围绕人群的品类布局。
这个流程工作量最大,很考验整合供应链的能力。搞得好的话,火力全开,不控制库存,也可能加速死亡。
好了,今天的贾珍5分钟就分享到这里。一般来说,做一个天猫开店计划,先定目标,再想路线,最后从单品入手,找到最合适的渠道发力,把重点放在流量上。
欢迎大家喜欢,留言,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