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网app可信吗(“返利不兑现 规则随时改”返利网被控虚假宣传、恶意扣费)

鲁。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王雅茜)“回扣。com修改返利规则,不发放返利,无视消费者权益,出尔反尔。”目前就读于江苏大学的小杨向王璐记者抱怨道。近期,返利网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其中“虚假宣传”、“返利失败”、“会员自动续费”成为投诉中使用的高频词。

用户投诉:虚假宣传,“私自”删除订单,恶意扣费。

小杨说,7月18日,他和宿舍的4个同学在返利网站阿迪达斯商城下单购买了一双价值1899元的“yezzy 350”。“当时商场在做全场10%返利。下单成功后,显示返利预计9月30日到账,但今天是10月26日,我们没有收到返利的钱。返利网站客服态度很差,辩称我们没有买任何鞋子。





返利网app

小杨告诉记者,他之前在返利网上买的手机也是如此。当时的购买页面明明写着“返利”,但是货到之后就没有返利的消息了。“我们都是为了返利网的返利买的货,不然不会从这个平台买,被骗了,”小杨说。



其实类似的情况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也有用户表示,网购商品时返利网会显示返利金额,但确认收到商品后平台上找不到订单。“我去JD.COM通过返利网购买花王纸尿裤。当时付完钱后,提示我7月31日返利153.62元。后来跟客服核对订单后,看不到订单了!”





记者从黑猫投诉平台了解到,有不少用户反映,返利网宣称9.9元开通返利网VIP 3个月0元购买视频会员(爱奇艺、腾讯、优酷各一家),但实际上会员需要在特定时间抢购,名额有限,领取门槛高,并不是宣传中0元就能直接领取。

此外,不少用户还反映,返利网还涉及恶意扣费问题:注册后返利网强制收取用户9.9元年度会员费,无法退订和取消,与在线客服联系也没有得到最终回应。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这些问题,记者联系了返利的客服。经客服查询,小杨和舍友购买的商品不在返利范围内。客服称,购买页面明确标注“yezzy系列限定专区、正价商品不退换”。随后,记者联系了小杨。小杨说他在平台上买商品的时候没有这个说明,显示全场返利10%。返利日到了,登录返利网络平台就成了这个规则。

在记者提供了小杨的订单号后,Rebate.com的另一位客服表示,小杨的订单目前处于“无效订单”状态。用户可以登录Rebate.com首页,选择“我的订单”,点击“理赔”按钮,然后选择“无效订单”。用户上传完善相关信息后,平台会在30天内确认订单并处理。

记者随后将返利网客服提供的处理方式告知小杨,但小杨在操作后告诉记者,其“无效订单”页面没有订单。“可能返利网把这个订单删了吧,”小杨无奈地说。

针对李女士“订单”消失一事,返利的客服。com表示,李女士的问题取决于她的下单流程,可能是当时网络环境下下单流程不准确造成的。

对于会员自动扣款的问题,Rebate.com客服表示:“我们平台没有自动扣款活动。可能是用户无意中设置了指纹或人脸识别的自动支付功能,可以咨询客服解决。”

律师说法:建议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针对这一情况,记者咨询了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宋一欣。宋一欣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的投诉,返利网不仅涉及虚假宣传,还有虚假销售。建议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或通过法律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综合考虑,由于涉及金额较小,诉讼成本较高,建议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或者消费者聚集起来进行法律诉讼。

“从民事诉讼的角度来说,返利网存在违约行为,消费者也要注意保护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宋一欣律师说。

虚假宣传的背后还是返利网的现状

记者收集的资料显示,返利网成立于2006年,运营主体为上海众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研科技”)。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了解到,中眼科技注册资本为3.6亿元,法人代表为葛永昌。

此前,葛永昌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顺应潮流,适时自我更新,是向前发展的根本。他一直积极拥抱变化,积极跟随潮流,适时的自我更新是返利网向前发展的基础。

戏剧性的是,目前用户抱怨的“平台返利规则可随时修改”的问题,恰恰与葛永昌所说的发展理念“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中研科技2017年至2019年的财务报表中看到,返利网营业收入分别为9.27亿元、7.15亿元和6.11亿元,营收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至2019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1.47亿元和1.51亿元。或许虚假宣传的背后是返利网的现状。

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出处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来源:中国山东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