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之玉,四将成材。四会不产玉石,但与广州、平洲、揭阳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大玉石批发市场和全国最大的玉石加工基地。四会的玉器市场是这几天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市场。每天都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来淘宝。很多东南亚国家的玉商也会来这里购买产品。是四会玉石行业的标志性市场,在全国首屈一指。
汇天光市场玉器市场。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吴伟豪摄
近日,记者走进天光市场,看到市场四通八达。每个摊位都摆满了玉器。每个摊位上方都有一盏灯。房间里灯火通明,从高处往下看非常壮观。
说起天光市场的历史,四会市文体旅游局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股工作人员曾瑞平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会玉石的产业初具规模,成立了国有玉雕工艺厂,聚集了大批民间玉雕工匠。“上世纪90年代末,四会很多玉器加工户在麻田公园、清塘等地设夜市,比较分散。后来麻田公园附近有了规模效应,很多加工者自发在那里摆摊,形成了有特色的天光市场,成为四会第一个玉石市场。”
汇天光市场玉器市场。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吴伟豪摄
据了解,天光市场主要面向玉石批发商,最初的营业时间是凌晨3点左右到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所谓天窗市场,就是早市。90年代末,玉商凌晨来买玉,天亮了坐班车回广州、佛山等地卖。这里交通便利,玉器都是‘白菜价’,很吸引人。”
2000年,四会市政府重点引导玉石市场规范经营。2002年,政府将四惠大道旁一个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旧厂房改造成“翡翠天光市场”,有3000多个摊位。租金相对便宜,适合于创业初期的玉石商。交易的货物包括成品和半成品。运营时间和模式延续传统,高峰时日营业额超过百万元,通常在60-70万元之间。所以天光市场帮助了很多玉商实现了创业致富的梦想。
玉石天光市场已经成为四会玉石的标志性市场和建筑。个人资料图片
“四会的玉商基本都是从天光市场起步,在那里起步、经营、发展。至今仍有近三分之二的玉商聚集于此。这个市场可以说是四会玉商成长的‘摇篮’。”天光市场翡翠广场管理部经理张爱民自豪地说。
据张爱民介绍,天光市场已经重建多次。原来是西式的。建筑中有许多罗马圆柱,并且装饰有西方绘画元素。现在完全变了。“该网站已经扩大了很多,向各个方向延伸,并以开放的方式运营。到2009年,天光市场达到最大规模,大概就是现在的规模。改造后,六个区有5000个摊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天光市场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早市到日市,再到三班倒24小时营业的夜市。2018年,电商和微信业务的兴起,再次改变了天光市场的商业模式。
张爱民介绍:“夜市比较忙,也就是18点到凌晨1点。他介绍,现在玉器的网上销售额接近市场总销售额的一半。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天光市场里设立了很多玻璃屋做的直播间,帮助玉石商在网上销售。
汇天光市场的市场里,一个主播正在直播卖玉器。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吴伟豪摄
天广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包括玉石加工业、物流业、餐饮住宿业等。在天光市场买一块翡翠半成品,可以马上去旁边的专业鉴定公司鉴定,然后在后厂打磨、镶嵌、包装,再快递给客户。同样的快递公司,在天光市场设两三个点,还是忙不过来。据粗略统计,天光市场一个90cm长的摊位,可以直接带动四五个人就业,整个市场可以直接带动五六万人就业,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5.6万人。
围绕天光市场,周边已经形成了玉石商圈,包括玉博城、玉石玉器市场等。但天光市场依然是四会规模最大、人气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玉器市场,成为代表四会玉器市场灵魂的文化符号。“随着电子商务和微信业务的发展,天光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港澳和东南亚的玉石商来这里采购。”张爱民说。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赖秦晓】
[通讯员陆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