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求职(用智联招聘求职,引来骚扰电话不断!记者亲测发现这些猫腻)

来源:新华社

近日,一起涉及“智联招聘”员工,导致16万多份简历外流并在淘宝出售的案件,再次引起公众对智联招聘网站个人信息安全的极大关注。

据记者亲身测试,通过智联招聘仍然难以保证个人信息安全,卖号更是难上加难。

网友吐槽:智联招聘报名后骚扰

6月19日,新华社微信发布《实测曝光!智联招聘、百合婚恋等24款app超限!有隐私的可能。文章发表后,很多网友在后台留言,透露自己在智联招聘也遇到过同样的经历。

吐槽智联招聘的一些app主张权利过度。正如网友@金虎s所说,只要你不认同它对你的主张,这个App就不能用。

有网友注册一次后,就被电话骚扰,很难受:

@孟天明:智联招聘注册后,总会收到一些骚扰短信。

@One life:自从有一次用智联找实习,它就开始疯狂的给我发骚扰短信和垃圾短信。

@Y:我用智联招聘填了简历,没有提交也没有公开。结果一年之内接到无数个和求职有关的骚扰电话。

很多网友反映,他们试图注销智联招聘的账号,却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有什么深?北:智联填完简历后,根本无法删除简历,也无法打电话销户。

@马涛:智联招聘里的简历不能删!

记者亲身测试:销户更难。

6月初,记者在手机上下载了智联招聘App进行实测。

记者注意到,除了使用无线数据、通知、照片、位置等权限外,智联招聘确实要求用户授权通讯录权限。



记者填写个人信息后,随机投递了几份简历。为了保证安全,他随后选择了“加密当前简历”,智联招聘随后提示“加密后,未投递的企业不会找到你”。

智联求职网

然而,在随后的半个月里,记者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电话,都是以“你最近在找工作吗?”

让记者震惊的是,除了记者主动投简历的前几个公司,后续的电话都是记者没有主动投递的公司。当记者询问这些公司是从哪里得到的信息时,大部分来电者都主动挂断了电话。

6月22日,记者不知所措后,试图删除个人信息。操作中发现,智联招聘中填写的简历信息无法完全删除。智联招聘提示说“个人必须保留一份简历,防止简历被意外删除”。

根据智联招聘官网帮助中心“您的账号可以注销”的提示,记者尝试注销账号。但在官网和App多次尝试后,都没能找到对应的标签入口和注销入口。

如何删除我的帐户?智联招聘官网的“FAQ”给出了回复:“很抱歉,目前我们的网站系统不支持该功能。”



智联招聘回应“过分索取权力”

针对网友提出的关于智联招聘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智联招聘的负责人。

该负责人认为,智联招聘在获取用户信息权之前会对用户进行提示,用户确认接受后才会获取。网友@ Jinhu s认为接受这个提示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不接受就不能用。

对于App要求权限的问题,该负责人认为,“位置权限方便用户填写住所和搜索附近位置,相机权限方便用户上传头像照片,视频功能也需要相机。”同时,用户不打开权限,只有相关功能不能使用,App仍然可以使用。

但是,为什么App要获得用户手机的“通讯录权限”呢?

对此,该负责人解释称,智联招聘App有“求职Q”等社交产品,是一款具有社交属性的App。招聘App智联获取通讯录权限,用于计算用户的人脉信息,为用户提供网络印象、网络分布、技能测评、邀请好友向内推送等用途,提高获取目标职位的成功率。

然而,记者发现,在智联招聘获得这一权限之前,该通讯录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用于“工作Q”。另外,大部分网友使用智联招聘只是为了找工作,并没有要求智联招聘计算自己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分布,更没有让智联招聘推送自己手机通讯录中的人。

对此,北京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认为,智联招聘App明显超出了“招聘”的服务范围,是对用户权利的侵犯。

那么,用户窃取的通讯录信息会被泄露吗?

记者注意到,智联招聘早已给出“免责声明”:

所收集的求职者个人信息可能会与数据分析公司和广告服务公司等业务合作伙伴共享;

当简历被放入其数据库时,用户应该意识到这种风险并同意承担。智联招聘将不承担法律责任。

即使账号被注销,智联招聘仍会保留用户的部分个人资料,用户删除分享信息后,平台仍会对他人开放。

同时,智联招聘希望用户能够明白,网络上没有“完美的安全措施”。



“这篇论文写明用户的信息可以交给第三方,不承担法律责任,这显然是错误的。”周兆成认为,如果用户想注销账号,智联招聘可以继续“保留”,这是对用户注销账号意愿和遗忘信息权利的公然漠视。

智联招聘员工参与倒卖简历的事件,让网友担心自己的简历很可能被恶意交易。而智联招聘官方会拿多少求职者的信息去非法交易牟利?

对此,该负责人并未直接回应记者,只是表示:“公司内部信息安全部、合规部、法务部等部门共同监督信息安全工作的落实。”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