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国庆就要结束了,该离开被子了。
这两天不管是买回来路上的票还是旅游景点的票,感觉都是在想办法打通。谁都逃不过验证码的折磨。
只要是互联网热潮,总会有验证码导致的死机。
有数据统计,全世界网民每天要输入验证码近2亿次。如果每次输入只需要10秒钟,那么人类每天在验证码上已经花费了50多万个小时...
更有甚者,验证码越来越“野”,没有知识储备,连验证码都是错的。
这些网络安全卫士不仅用奉献堵住了人工智能,还把人变成了人工智障。
每一个“验证码输入不正确”的瞬间,都让人想问一问真相,问一问地球——是谁把验证码带进了我的生活?
“在互联网上,你永远不知道屏幕另一端是狗还是人。”
这个互联网发展之初的笑话,在千年之后变成了现实。
在2000年的那个时候,最流行的信息发送方式是雅虎邮箱,这是当时互联网行业的“杀手级”应用。许多中国人的第一个电子邮件后缀是@ yahoo.com。
网络黑产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渠道?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货是尼日利亚人。世纪之交,他们开始用机器注册大量雅虎马甲邮箱,发送垃圾邮件,进行网络诈骗,被媒体称为“雅虎男孩”。
他们的欺骗对欧美中老年白人来说太恶劣了,以至于2003年白宫甚至警告尼日利亚政府,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将对他们进行经济制裁。可见当时除了口头警告,真的没有什么有效的安全措施。
(冒充中国工商银行员工的假邮件)
当时美国有个天才少年叫路易斯·冯·安。他心烦意乱,为雅虎设计了人机验证方案,这是最早的字符验证码。
当时黑产程序无法识别图像,一个简单的验证码成功抵御了黑产的攻击,很快成为了各个网站的认证标准,也就是我们登录/注册路上的第一道障碍。
一开始字符验证只是一个小图,上面有一个方字,人眼容易看,但是没多久机器就看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识别根本打不过电脑,验证码被迫变得扭曲,验证码输入变得痛苦。
尤其是当你忘记密码,一个一个试的时候,验证码和密码总会出现错误。关键是你不知道哪个是错的...
赶上网络不好的时候,小小的验证码图片根本刷不出来,好不容易刷出来。分不清是Q还是O,让人想砸键盘。
翻转,变形,在上面划线,特别不舒服的背景都是验证码进化的代价。
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还是天才少年路易斯·冯·安。他从当时需要数字化的古籍报刊中取出许多文字,计算机无法自动识别,并制作验证码供网站用户手动输入。
所以用户在输入验证码的时候,不自觉地为古籍电子化做了贡献。
(一台电脑能识别,另一台古籍不能识别)
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很快扭曲的人物就阻止不了黑产了。
通过一些计算机技术,即使是畸形的字符也能被机器准确识别。即使无法识别,也可以手动解决,就像古籍电子化的例子一样。
腾讯安全曾帮助警方破获一个国内“打码”团伙。他们用AI“爆破”验证码,剩下不能爆破的交给“外包”。
(不要相信这个兼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翻译验证码赚钱”这种兼职,我当年真的做过。
一开始黑产团队先找我要了200“押金”,然后给我发了一个可以无限刷新的验证码的电脑小程序,旁边还有一个小盒子,用来统计你输入了多少,用了多长时间。
每输入一个验证码可以赚一分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提现。
年轻的我很快发现,这东西比他们所谓的“动动手指”累多了。第一次只持续了十分钟,过了几天,我痛苦地告别了我的200块钱。
后来明白了,才发现这群人太世故了。如果丢了验证码,可以给他们挣钱。如果没丢验证码,押金拿不回来还能给他们挣钱...
我不是唯一被骗的人。据不完全统计,这个链条上有数百万“从业者”,他们要么是骗子,要么是被骗者。
(还有这种黑产物,不信。)
因为只有26个英文字母,太容易被机器识别了。有一段时间,有了中文验证码,让汉字的博大精深教会了黑人做人。
在一段时间内,它有效地阻挡了黑货和黑客,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文不再是问题。
当所有的字都丢了,验证码就彻底走上了魔道...
人物验证之后就是“指定项目验证”,也就是大家讨厌的选择题图片题。
这个方阵最臭名昭著的是12306。
为防止抢票插件和黄牛恶意购票,2013年以来,铁路部门频繁升级网站验证码,增加图形验证码种类。
截至2015年底,12306共有581个图片题,可细分为十二大类。这些图片几乎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和政治等。基本上可以检测到买票人德智体美是否发展。
据网站统计,12306验证码一次输入正确的只有8%,两次输入正确的只有27%。
假设一个人在8张相似的人脸中准确找到刘翔需要5秒,那么每输入一个错误的验证码,就意味着当前购票的成功率会下降80%。
在“一秒没抢到”的情况下,能成功买到票的就是被选中者。
一年买不了几次票。铁路部门可以严格设置门槛,但期望用户频繁登录的网站不能这么任性。
文本验证码失败后,他们使用了一种叫做“行为验证码”的设备,最常见的就是“将拼图滑动到指定位置”。
这种验证方式不仅测试用户能否将拼图滑动到正确的位置,还测试移动速度。如果检测到移动速度是机器识别,就不会通过。
所以目前滑动验证码还是比较安全的,很多网站和app都会采用这种验证方式。
其他类似的验证方式还有“按顺序选词”、“问题验证码”等等。
比如2019年上海采用“答题”验证码,成功将网站变成了一站式海选。
大量的人落在了验证码上,遇到的问题是:“请输入成语或惯用语对应的低位数字”。
我想说,最人性化的就是手机验证码了。通过向手机发送验证码,方便快捷,毫不费力。
手机验证码能成功出现,得益于手机实名登记制度。
从2010年开始,国内很多地方开始实行手机实名登记制度。此后,手机实名登记制度实施力度逐年加大。花了五年多的时间才取得一定的成果。
与此同时,网络实名登记制度仍在实施,因此手机验证码成为网络账号实名登记制度的一种认证方式,被广泛使用。
作为为数不多的“真的要我登录”的验证码,手机验证码可谓是神奇验证码团队中的右光,让人愿意冒着信息泄露的风险去支持它。
美剧里总有这样一个情节:当一项新的高科技计算机成果问世时,全球网络安全将经历一场大地震,银行和政府的安全措施也将随之更新。
我觉得验证码都差不多。黑产破解验证码使用的网络技术,和普通人的生活是两条平行线。
但是每当旧的验证码不再安全,而新的验证码已经出现的时候,我平凡的生活就会增添很多烦恼...
验证码的发展与其说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不如说是人与人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
这里的“人”不仅仅是发明验证码的网络安全工作人员,还有想要攻破验证码的不法分子。他们更多的是每天被迫输入多次验证码的普通人。
抢票,演唱会门票,购物节。魔法验证码在所有需要“抢”的场合都有一席之地。
验证码每多一个魔点,得到的几率就小十个点。
就算登录一次也要先通过验证码的测试,有时候还要反复测试,更何况验证码正朝着越来越神奇的方向发展...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真心希望黑黄牛早日自首,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和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光明的事业中去,不要再在别人的手机和电脑里斗智斗勇了!
参考资料:
雅虎邮箱培养了一批雅虎男孩,现在把他们骗到中国来了。
1306验证码百度百科验证码魔法进化史
先说说验证码被坑12306后的发展历程。
科普:验证码的发展历史与未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