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杨璐)天气转暖后,许多人的减肥计划也被提上日程。但央视曝光了一些网购平台上销售的网络名人减肥产品,声称不运动不节食一天就能瘦一斤。其实瘦身效果来自违禁药物。曝光一经发布,便引发热议。微博话题#网络名人减肥产品效果来自违禁药物#阅读量达3.7亿,引发3.2万条讨论。
据报道,央视记者在闲鱼App上发现,有大量减肥产品在网络名人中热销,其中两款名为“强筋”和“诺卡”的减肥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卖产品的时候,卖家声称没有副作用,但是可以瘦8到20斤不反弹。但消费者反馈的情况是,购买后发现体重确实减了,但身体出现恶心、失眠等现象。
卖家对“强筋”瘦身产品的宣传更是夸张,称“一粒即可见效。”但同样,消费者服用该产品后,出现厌食、失眠、便秘等症状。网络名人的两款减肥产品取得了惊人的减肥效果,但消费者服用后却产生了副作用。两名消费者将购买的两款减肥产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均含有违禁成分。减肥产品“诺卡”每公斤含西布曲明31185.8毫克,减肥产品“强筋”含西布曲明高达17.8%。
早在2010年10月30日,国家有关部门就宣布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药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其批准文号,并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和销毁上市药品。
事实上,“西布曲明”最近已经多次进入公众视野。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不久前联合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揭露了韩某某、洪某某在减肥咖啡中掺入国家明令禁止的西布曲明,并在网上大规模销售,销售金额达800余万元。从2018年到案发,该团伙已销售含西布曲明的减肥咖啡超过百万件。
2021年3月18日,上海警方通报,成功侦破一起生产销售含有违禁成分(西布曲明)的减肥食品案,郭某某等32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后经媒体证实,郭某某就是2019年7月刑满释放的郭美美。
网红减肥产品乱象背后,折射出行业准入门槛缺失网络名人减肥产品乱象的背后,反映的是行业准入标准的缺失,鱼龙混杂的企业纷纷涌入减肥产品行业。健康时报记者数据显示,目前有4.5万家相关企业在名称、经营范围、品牌产品上都带有“减肥”字样。从近十年企业年度注册变化来看,近十年注册的“瘦身”相关企业近6万家。2019年之前,该数据逐年增长,从2010年的0.8万辆增长到2019年的10.800辆,其中2017年注册量增速放缓。
从注册资本分布来看,调查数据显示,我国94%的减肥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其中4%在100万-500万之间,500万以上的企业仅占2%。
从省份分布来看,根据企业调查数据,山东、河南、江苏是全国减肥相关企业最多的地区。其中,山东省目前以8100多家企业排名第一,山东省以3100多家企业排名第二,江苏省以2700多家企业排名第三。此外,河北、黑龙江、辽宁、广东、上海企业数量均超过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