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被称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完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今年恰好是故宫建成60周年。很多朋友都很遗憾因为这次疫情取消了去北京故宫参观的计划,不过没关系,疫情总会过去的,而且如果去故宫之前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去了,对于这个民间传说中9999间半屋的庞大建筑群也是无所适从,不如先带着家里的小娘子去参观故宫。
故宫,这座见证了中国明清兴衰的皇家宫殿,不仅是中国保存最完好、艺术造诣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占地72万平方米,从未用过一颗钉子。它不仅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智慧,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和典范。
“上朝”之路明清两代的二十四位皇帝都住在故宫博物院。在中国古代,作为“天帝”皇宫所在地的北极星座紫薇园被视为禁地。因此,故宫的前身是“紫禁城”。
3400米长的故宫两边各有一个门,但现在都要从故宫南门的午门进入。这不仅是为了缓解人流,也是最好的游览路线,因为当时皇帝出门参拜,文武百官上朝,外国使节会见,都要从午门进入。
但是在你到达午门之前,你必须通过两个门,第一个是天安门广场。当你来北京时,你一定要看看天安门广场。这个举行开国大典的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起初,天安门广场被称为承天门,意思是& # 34;天的命运,由天来决定& # 34;在清朝顺治皇帝时期,它改名为天安门广场,意为& # 34;天命所归,治国安邦& # 34;。
踏上外金水桥,穿过天安门城楼,你就来到了瑞门。端门是明代紫禁城和清代皇城的正门之一。整个建筑结构和风格与天安门广场相同。在明清时期,它主要用于存放礼仪用品。
瑞门后面是午门,是你真正想进故宫的地方。网上订的票也在这里查。古代朝政时,文武百官都聚集在午门外。午门上楼取名“五凤”,鼓设在庭上。钟声一响,午门开了,官员们进来了。
但是,午门是大家印象中最熟悉的东西& # 34;推出午门砍头& # 34;这句话,但是砍头的地方不是午门外的午门广场,而是玄武门外更远的菜市口。但午门是殴打法院工作人员的场所,一些官员也受到& # 34;张婷& # 34;死,最著名的是明朝& # 34;群臣哭着劝诫左舜门& # 34;事件,因为嘉靖皇帝不是继承皇位的正统太子,当了皇帝还要追着父母当皇帝和皇后。大批官员认为这违反了皇家礼仪,对他进行了训诫,但嘉靖不听,于是群臣在左顺门哭诉,试图让嘉靖皇帝收回命令。嘉靖大怒,下令将五品以下者一律拖至午门,由朝廷工作人员处刑。结果180多人被打,17人死亡。
午门除了是朝廷工作人员的惩戒之外,也是古代皇帝制定诏令或者在节日赠送各种礼物的地方。如果有重要的仪式或非常重要的节日,礼仪仪式会在这里展示。
穿过午门,我们正式进入了600年来一直在变化的故宫。故宫分为外院和内院两部分。外朝在紫禁城的前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它是皇帝处理宫廷事务、举行宫廷会议、举行仪式和发布法令的地方。
故宫在紫禁城的后面,以干青宫、交泰宫、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最后是一个皇家园林,皇帝、后妃、王公都住在里面。简单来说,外朝和内朝是皇帝工作和生活的两个区域。这也就是所谓的“庭”,即前面是庭,后面是庭。
那时候,清晨五点,文官和武官分别从午门的左右也门进入,在内金水桥南按等级排队,然后依次过桥,等待皇帝到达太和门,开始一天的清晨。你一定在想为什么朝廷要在宫门前开庭,而不是电视剧里的金殿。没错,电视剧只是为了效果,但其实在清朝康熙皇帝之前,故宫的早期朝代都是在太和前面。
业精于勤荒于嬉太和门是故宫规格最高、最大的宫门,也是外国宫殿的正门。明初称“奉天门”,后于清代改称“黄鸡门”、“太和门”。大门前一对雄伟的青铜狮子是故宫乃至中国最大的一对青铜狮子。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古代皇帝在紫禁城里放置了许多美丽的动物,其中世界百兽之王狮子就是其中之一。古人认为,强壮的狮子不仅可以辟邪,还可以带来吉祥之气,所以很多非常重要的大门前都会摆放一对狮子。通常在大门的东面,狮子踩着绣球,表示控制国家。西方为母狮安抚幼狮,代表后代的成功,代代相传。
然而,镇宅中的青铜狮子似乎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故宫建成一百天后,太和门外的三大殿起火。相传朱迪因怕篡位违背天意,在太和门前放案,实行“御门听政”,以示勤政。无论刮风还是下雨,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都在这里的露天进行早期朝圣。当然,我们不知道朱迪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御门听政”是真的,但是《昌朝御门仪》是朱元璋建宁时制定的,后来朱迪迁都北京,当时的奉天门自然就成了御门听政的地方。
明初的皇帝绝对是“企业家”的典范。他们不仅早上五点上庭,晚上七点也上庭,不管天气多差,一年几乎365天。真的是“勤俭闲散”。明朝中后期,贾珠的后代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他们开始王子和歌舞女郎,为所欲为。尤其是万历皇帝因为大臣们不准他立自己最宠爱的儿子为太子,20多年不上朝,不仅加速了明朝的衰落,也使中国没能赶上当时世界的新浪潮。
清朝入关后,清朝顺治皇帝在此举行即位大典,立多尔衮为叔父兼摄政王,立吴三桂为平西王,其他活动也在这座太和门举行,当时称为黄继门。后来康熙帝为了“皇门听政”,搬到了干庆门。
太和门西侧是武英殿,与故宫同龄。刚建的时候是皇帝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攻入北京,建立大顺政权,即在武英殿草草举行即位仪式。清军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先到北京,以武英殿为总监之地。清初,武英殿作为皇帝的厕所殿,用于举行祝贺、赏赐、祭祀等小型仪式。康熙八年,因维修太和殿和干青宫,康熙帝曾迁武英殿。随后,武英堂书店首先在这里开办,印刷、镌刻了大量书籍,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在武英堂校写的。
太和门东侧是文华殿,与其武英殿相呼应。然而,与故宫的大多数红墙黄瓦不同,文华殿是一座绿色瓦房。明朝初年,文华殿是皇帝的方便殿。明日顺成化年间,太子登基前,先管文华殿。之后,由于大部分诸侯年纪太小,不能参政,嘉靖十五年,改为皇帝的行宫,是明朝宴饮的场所。清朝沿袭明朝旧制,宴席仍在文华厅举行。到了清朝末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文华寺曾经是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所以这座小庙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
紫禁城的中心跨过太和门,宏伟的太和殿坐落在太和殿广场,面积约3万平方米,无树。这种空空既能防止刺客藏身,又能凸显独特高贵的气势。和谐殿是紫禁城中最大、等级最高的宫殿。“太和”出自《周易》,意思是天地万物和谐运行。
太和门一样,太和殿原名“奉天殿”,后改称“皇殿”,清代称“太和殿”,但人们都喜欢称之为“金殿”。在如今的宫廷剧里,我们总喜欢把它作为上朝的地方来演。其实并不是。前面说了,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和干青门,太和殿是全国最高级别的典礼和仪式举行的地方,比如皇帝登基、大婚、任命皇后、公布进士排名、命主出征以及每年的万寿节(皇帝生日)、元旦(农历正月初一)
散落一地的砖路脚下,是仪仗队站立,文武百官跪拜的地方。砖道中汉白玉一尺见方的方砖叫礼仪墩,是皇帝举行仪式时礼仪队的站立点。文武百官按照各自的口味分别跪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单笔(太和殿外汉白玉基座上)、尤鲁土垛(基座下,太和广场中间)、丹雍(尤鲁土垛两侧)。
名人堂广场记录了许多历史时刻。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的第二天,8岁的艾辛乔罗·叶璇在这里举行了登极的盛大仪式,开启了康乾盛世。1945年10月10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华北战区正式受降仪式也在太和殿广场举行,这一天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20周年。
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基座柱子下,放着没有喇叭的小水龙头。他们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他们被称为斩首。因为它们的嘴里都是水,是用来引流的。太和殿及其后的中和殿、保和殿在汉白玉基座上,面积约2500平方米。上面有1142只蝉。所以下雨天会出现“大雨如练,小雨如注,千龙吐水”的奇观。
汉白玉基座上有18个香炉,象征清朝十八省;古代计时器日晷和标准测量仪器分别是皇权的象征,还有一对象征长寿的铜龟和铜鹤香炉。它们既实用又充满美好的寓意,每一个皇帝都希望国运昌盛,千秋万代。
重檐殿顶上的太和殿,处处显示着它的高贵地位。除了它的壮丽,它还是龙的海洋。腰彩画是龙印彩画的最高境界。木质结构的所有部分都装饰有金龙图案。在你能看到的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到龙行走、上升、下降或坐着。大殿内外约有16449条龙。但最精致的还是正殿盘龙宝座上的十三条金龙。
皇帝的雕龙绘金宝座高172.5厘米,高49厘米,宽158.5厘米,宝座前高30厘米。宝座有“圈椅”式的椅背,由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盘龙,从中间向两边扶手逐渐向下。杨的椅背上刻着温云龙。整个宝座从上到下每一层都有相应的装饰图案,13条金龙盘绕,底座上镶嵌了大量的宝石。宝座后面的七个龙形彩绘金屏风衬托着整个大厅。
有句老话:帝都北京的中心在故宫,故宫的中心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皇帝的盘龙宝座下。这张龙椅在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中一直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
在宝座上方的天花板上,有一口盘龙藻井,水龙头向下,它的口衔是朱宝。朱宝被称为“轩辕镜”,它可以分辨真假。我们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黄帝取名“轩辕”。所以旧社会认为只有正统皇帝才是黄帝的继承人,才能得到轩辕的保佑。
所以李自成打到北京推翻明朝的时候不敢在太和殿登基。而是当着我们的面讲武英殿。袁世凯偷了革命果实后,也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但终究没敢坐这个尊龙椅。而是重新打造了一把中西合璧的大椅子。但他还是怕轩辕镜掉下来砸死自己,就把龙椅往后挪了两米。
轩辕镜里还藏着五个镇馆符号,只是我们根本看不到。帝国大厦醒目的牌匾& # 34;建造一个极其合适的地方& # 34;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意思是:皇帝承担着面对帝天与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要承天立法,又要抚民顺道。但原匾在袁世凯登基时被更换,至今下落不明。
太和殿的屋顶上,凤仙花骑着10只脊兽默默的望向远方,找不到任何一个屋顶有和他们一样的“队伍”,因为那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屋顶,队伍末端那只带着钻石杵和翅膀的猴脸“做什么”是中国唯一的脊兽。不过原因有点悲哀,因为故宫太空宽,太和殿太大,所以屡遭雷击起火。为了祈福,人们在所有象征消灾、吉祥的吉祥动物后面,都加上了一个特殊的“防雷击、防妖魔”字样。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中和殿和保和殿。不想入群!我不想穷游!如何以最经济的成本享受旅途中的最佳体验?更多舒适全面的自助游和自驾游,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饕餮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