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项目名称(智慧农业建设项目)

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通知》(吉农财发〔2021〕18号)、《2021年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河北省财政厅关于省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通知》(冀财农〔2021〕56号)和《承德市2021年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精神,为做好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工作,结合



智慧农业建设项目

一、项目建设背景概述

《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支持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开展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投放饲料等精准经营,培育100个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并全面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河北省智慧农业示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实施智慧农业示范工程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到2025年,建成100个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繁、加”生态农业示范区。

二。项目目标

2021年底前,在全县建成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智慧农业示范点。局班子根据丰宁优势产业特点和园区发展前景,决定在黄岐黄种植有限公司设立示范点,开展数字园区试点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应用模式。以黄岐黄种植有限公司为智慧农业示范点实施主体,推进智能感知、分析、控制等技术装备在大田种植领域的集成应用,2021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项目实施者概述

丰县黄岐黄种植有限公司的小米精品示范基地就位于该县黄岐镇。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集谷子品种开发、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市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省市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了生态有机种植、科学规范管理、精心挑选加工、质量可追溯的管理体系。

目前公司厂区占地24亩,设有小米加工生产线、藜麦加工生产线、原粮保鲜仓库、展厅等8大功能区。功能区内部有品牌展示、农耕文化、杂粮品尝、企业文化长廊等内容,可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向体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逐步走向乡村振兴。

园区有机种植面积1万亩,黄岐黄公司基地涉及5个村,种植规模5000亩,其中有机认证种植面积4134亩。成为国家有机农业(谷子)示范基地。京津冀有机产业科技创新扶贫示范基地由北京有机产业联盟授牌。

“黄岐黄”小米是中国绿色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产品;在第十届全国优质食用小米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是河北省名牌产品;公司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黄芪小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基地为国家有机农业(小米)示范基地。产品在国内和省内处于领先水平。为搞好优质示范基地建设,丰宁县委、县政府提前整合东西部项目资金和黄岐有机小米园区建设资金,出台小米园区建设相关政策,打造黄岐有机小米产业,引领全县有机农业发展。种植基地以“种植生态谷,生产有机大米,食用放心食品”为理念从事生产经营。黄岐黄小米的营养价值远高于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

黄绮种植有限公司拥有一定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如太阳能智能杀虫灯、农田小气候采集传输设备等。

四。项目建设内容

在黄岐黄种植有限公司园区内,配备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综合运用传感技术、近场通信技术、无线远程通信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基于WEB的农业信息管理综合平台,主要包括物联网管理、监测、病虫害预警系统、支持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体的智能终端软件。以环境监测设备和控制设备相结合,对生产模式进行区域化管理,实现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包括显示、监测、预警、控制和管理在内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园区提供物联网服务。

园区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内容为:物联网企业管理软件、企业追溯管理专家系统。配套硬件设备建设内容包括:智能昆虫监测灯、自动智能孢子捕捉器、视频图像采集设备、湿度监测、太阳能供电系统、监测杆、环境信息采集设备及其安装、调试和使用。

(1)企业物联网管理系统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录入、生产管理过程记录、环境监测数据显示、预警提示和控制设备管理。

现代农业项目

(2)企业端溯源管理专家系统全面记录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类管理工作,包括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过程,为企业提供服务;提供专家视频连线、病虫害知识、标准规程、专家讲座等等供种植户在线学习。

(3)物联网昆虫信息自动采集设备主要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一套有害生物生态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集害虫诱捕和拍照、环境信息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于一体,实现了害虫诱捕、分类统计、实时报告和传输、远程监控、害虫预警和防治指导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单、设置灵活的特点。可以查看不同时间段采集的害虫图片和空温湿度数据,自动识别采集的害虫、数量、大小、生长周期等。,并以图表和折线图的形式展示给管理者。通过虫害与气象环境参数的融合,以及虫种与数量报表的组合显示,可以直观地分析虫害的发生规律,方便用户更准确地分析和预警虫害的发生趋势。

(3)视频图像采集系统作为数据信息的有效补充,基于网络技术和视频信号传输技术,通过全天候视频监控作物内部的作物生长情况。该系统由网络视频服务器和高分辨率摄像机组成。网络视频服务器主要用于提供视频信号的转换和传输,实现远程网络视频服务。在现有的互联网上,只要能上网,就可以根据用户权限远程访问图像,实现多点、在线、便捷的监控。可以实时查看种植区域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4)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土壤含水量,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土壤的体积含水量(VWC)。同时,根据用户的需要,系统可以扩展配置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土壤氮、磷、钾含量等传感器。监测数据由自动监测站统一发送到网络数据平台,数据以统一格式存储,并通过图表格式直观展示给用户。该平台可以根据作物类型和土壤类型设置不同的预警阈值。当测量数据低于预警阈值时,平台会及时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