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只有去健身房或者长跑才能算是一项运动。事实上,散步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散步有很多好处。只要我们每天坚持走6000步,就可以大大降低以下疾病的发病率:
01
胃肠疾病
对于肠胃不健康的人来说,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症状,大多与消化不良有关。
如果每天能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不仅能促进肠胃的消化吸收,还能改善肠胃已经受损的人。
02
糖尿病
对于高血糖人群,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还可以通过散步燃烧热量来降低血糖。
03
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钙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每天散步、运动,可以增强骨密度,减缓钙流失,预防骨质疏松。
另外,走路还可以锻炼肌肉,肌肉可以更好的稳定骨骼,保护关节,防止骨伤。
04
颈椎病
现代人大多有颈椎病。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的症状。
所以,对于经常久坐的人来说,坚持多走路,抬头,可以拉伸胸背,缓解颈肩腰背压力。
05
心血管疾病
散步可以锻炼心血管,使血管更有弹性,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但是提醒大家:不要走太多。一般一天6000到10000步为宜。如果太多,会伤膝盖,对身体不好。
注意科学走路
01
速度:因人而异
可分为慢走(每分钟70~90步左右)、中走(每分钟90~120步)、快走(每分钟120~140步)和极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
建议:老年人可选择每周3天,每天步行45~60分钟,可选择中速步行和慢走交替循环。
02
位置:陆地,草原
不是每条路都适合步行。最理想的地方应该是操场的塑胶跑道,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和斜坡上行走。
当然,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有土路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了。
因为地面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会造成一些伤害。
比如中长跑运动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胫骨骨膜炎,迎面骨头一碰就有棱纹,很痛。这是无菌性炎症,在坚硬的地面上行走容易引起这种疾病。
走在人行道上没问题,但是最好远离机动车尾气。
03
鞋子:轻便运动鞋
走路的时候需要选择一双好鞋。不一定要名牌,舒服就行。
适合行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或脚趾),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柔软,行走更轻便),减震(行走时对鞋底的冲击力为全身重量的1.2~1.5倍),防滑性和稳定性较好。
04
时间:因人而异
因为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的发生率。)在早晨和上午,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要高。
所以,如果你患有慢性病,最好不要选择晨练和晨练。
对于这类人来说,下午4~5点和两餐之间的时间比较适合运动。
但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只要能在日常作息中安排锻炼时间,任何时候都值得鼓励。
05
走前准备:热身
走路前,最好稍微运动一下,舒展一下四肢。
最后,记得带上一瓶水。走路的时候补充一点水分,分几次补充,减少体内的消耗。
来源:中国养生,遇见名医。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大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