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保怎么样退出交费(取消公摊面积,还需等多久)

作者:冷勇

“在商品房销售中,把公摊面积加进去,在国内是一种普遍现象。最可怕的是公摊面积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洪阳发现,哪些面积要公摊,多少面积要公摊,都是一团迷雾,开发商只能“瞎说”,业主无权辩解。

因此,弘阳强烈建议国家取消公摊面积,将实际公摊面积成本计入使用面积。让老百姓知道如何付款,放心买房。同时也可以化解很多业主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这一建议由洪洋委员提出后,迅速好评如潮。大家称赞提案接地气,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是一个“良心提案”。

回顾这些年,公摊面积几乎成了“全民公敌”。说到公摊面积,买房的家庭一肚子怨气。比如有的人明明花了100平米的钱,却只买了70平米的房子,突然缩水30%。随着房价的上涨,公摊系数也在上涨,徘徊在30%是正常的。在山东高密一个名为“贵宾之都”的楼盘,公摊系数高达52%,这也是该小区被称为“史上最强公摊”的原因。

无奈,开发商肯定是普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不太了解,也没有能力去测算。开发商几乎没有通过公摊面积骗人的风险,但面对未知的公摊面积,买家只能吃哑巴亏。

如果算上自有公摊面积以来全国“公摊”的面积,数字一定非常惊人。背后可能有巨大的灰色地带。

除了开发商从公摊面积中拿走的钱,很多物业从公摊面积中获益也是不争的事实。与物业业主的很多矛盾可能都与此有关。公摊面积要交钱,公共停车费、电梯广告费等公摊面积有收益,但从来不和业主分摊。这让很多业主甚至感叹“悲催”。

全民保怎么样

对此,国家层面多次出台意见。早在1995年,建设部就下发了《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和公共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公摊面积的构成、计算原则和分摊系数。这划定了公摊面积的边界。

当时《通知》对于规范商品房市场具有积极意义。可惜,属于“奇葩制度”的公摊面积,似乎也因此有了“合法身份”,成了让人躲不过的“坑”。

2019年2月,住建部官网公布了一份3.1万字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住宅应当以套内建筑面积进行交易。”这是住建部首次明确提出这一住房交易新规。这意味着,如果新规得到有效执行,百姓从此告别公摊面积,再也不用花钱买房了。

取消公摊面积,不能再等了。

人民有话说,政府有作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取消公摊面积的提案赢得了广泛支持,这无疑是民意的又一次表达。住建部出台相关规定并征求意见,也是很好地回应了民意。希望取消公摊面积的好治理早日落地,让老百姓不再花钱买房。(冷勇)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