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走路赚钱能提现到微信吗(令网友“破防”的深圳外卖员:普通人就做点普通人该做的事)

本报记者陈灿杰实习生黄佳亮

车辆川流不息,路灯悬挂在蒙恬的头顶。他一个人在深圳下沙村的路边,用酒精喷自己。已经是晚上10点了。他微胖,面对着浪花,有些笨拙地转了三圈。3月5日晚,他录制了这段孤独的“杀死”自己的视频,并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配文:世界上最安全的送货员。

他没想到,一周后,他会被一条不经意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3月12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发布新一轮疫情防控通知:多区管控升级,餐饮暂停。蒙恬评论说,现在的情况可以用外卖工作者的春天来形容,商家的快速用餐和非接触式配送可以提供很大的便利。但他不喜欢这样——“我不希望我们的便利建立在每个人的痛苦之上。怀念以前爬7楼给顾客送饭的样子。我怀念看到繁忙的商业。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就算爬9楼也不抱怨。”他的希望是“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蒙恬回忆说,这次疫情爆发后,食品配送的画面不时浮现在脑海中。那是一种失去自由的无声而凄凉的感觉。路上很难看到人,送餐被几层栅栏隔开。所以,那天出去送饭前,他凭感觉写了这篇“小作文”。

没想到,该消息被置顶点赞,直到被众多网友截图转发,登上微博热搜。当接到一个又一个记者的电话时,他觉得自己在做梦。3月12日,留言点赞超过3万。

“可能说的都是真话,比较贴近大家,能引起共鸣。”3月15日,蒙恬告诉记者。

他在深圳跑腿2年多了,经常会接到一些远道而来的差事。他喜欢在路上不被束缚的感觉。工作之外,他的生活很简单,不爱出门,呆在家里熬夜看球。33岁的他还面临着频繁被逼婚的烦恼,辽宁铁岭的父母也让他早点回老家。但是蒙恬总是担心。目前他还有一个小目标:跟楼下阿姨学炒鸡,以后在深圳开个小店。“普通人应该做普通人应该做的事。”

采访结束后,他告诉记者,他准备办理社区通行证,继续上路骑行。

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微信官方账号消息,3月17日0时至24时,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69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病例36例。3月18日,深圳五区恢复运行。其他社区小区和城中村继续实行圈地管理,外卖、快递、外卖不得入内,实行无接触配送。



00:15

蒙恬自己的“杀人”视频。此视频和照片由受访者提供(00:15)

平安好医生跑步赚钱

[以下是蒙恬的自述]

一个

作文是9点写的,刚睡醒,刚看到(深圳)卫健委写的文章,挺意外的。当时真的没觉得(防控)会升级。

仔细看,(管制区)不允许在大厅用餐,只能打包。感觉外卖订单肯定会增加,肩上的担子又重了。我没有想太多,一下子就在那里留言了。(然后)我起身出去送饭了。

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其实有点轻松:单增加了,收入增加了,实际工作量不增加。比如平时可能跑30单,现在是50单;(但是)以前有些老楼7楼没有电梯,太累了。现在很多地方都堵了,会有人收留的。

但这种安逸是建立在每个人的痛苦之上的,每个人都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就算再爬楼梯也没关系。因为疫情影响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群体,每个人都处在一个生态链中,谁也无法置身事外。短期利益真的不算什么。

10点多,朋友给我发截图,说留言火了,我也不管,只有几千个赞。后来其他人转发了截图。卫健委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有电视台想采访。我平时关注卫健委,之前也有留言。都是很简单的话,却没有受到那么大的关注。

我在家里微信群里说的。他们认为它很新。他们一直在群里@我,朋友(也)给我发微信。那天有近10家媒体来采访我。下班后,面试很晚才结束。

那天像做梦一样,我妈说,正常点就好,工作完了再工作。我把新闻稿给朋友看,很多朋友都会发朋友圈,留言说我们是怎么认识的。他们都鼓励我去Tik Tok,成为一个网络名人,赚钱更容易,但我没有想到这一点。

我也没做什么特别伟大的事,随便评论几句,网上没必要夸大其词。可能说的都是实话,更贴近大家,更能引起共鸣。我(在)评论里已经回复了网友,很多都是祝福我的,所以我很开心。



蒙恬

II

初中没毕业,不喜欢读书。当时偏科很严重,我数学只考了三分,根本进不去。爸爸妈妈安排去技校学电焊。在工厂工作到19岁。我不喜欢那种生活。每天规律上班,感觉被束缚。其次,电焊工的烟很多。

然后和施工队一起在工地干活。2015年国庆,我跟着沈阳一家公司在深圳建地铁,做站台保温层。2017年开通地铁。如果正常的话,项目结束后我会跟单位回去,但是我没有走,主动提出要走。

我只想做点生意。说白了,我想当老板。在宝安区开了一家洗衣店,老板做了,但是没赚到钱,亏了。2020年,正好赶上疫情,营业额不能减。但是我不甘心,反正我也不想就这样回去,感觉好放心。就想着做一件和付出成正比的事情,就送了一份外卖。我父母反对。我妈在老家开了个小饭馆,想让我打理。

我想赚更多的钱,就这么简单。一单,跑的越多,赚的越多,哪怕有点苦对吧?

刚开始,第一件事就是晒太阳。每天骑车,腰腿都有点不舒服。几天后,我很快就习惯了。那时候我跑得没有现在这么好。仅在一个地区,一天就有20多个订单。但是平台会给我们一些新手指导,加班会放松一点。很多同事会传授一些经验,自己慢慢摸索,只要路线熟悉就行。

夏天除了一点点阳光,不是下雨就更糟糕了。骑自行车真的不安全。可能你正骑着车,突然有人在你前面穿出来了。一旦刹车,滑倒时可能会摔倒,或者(或)在下一层楼扭伤脚踝。

只要你勤勤恳恳做这份工作,肯定能赚钱,但是也有个限度,就是每个人都有个限度。一天(最多)就是四五十单,最多(有时候)是情人节。当天再多的账单也做不完,每次都是几个账单一起发。

我不仅带外卖,还会多跑腿。路途遥远,代价高昂。深圳这里不是有很多工厂吗?他们通常会送一份文件,或者电子产品和药品。最远走了60多公里。现在深圳有共享电池,类似于共享充电宝。汽车打开后,把电池插在柜子上,然后一个充满电的(电池)就弹出来了,非常方便。

每个月(赚)八九千块钱,不算房租,吃饭,日常开销,能剩一半。2017年底,住在西乡固戍(小区)。房东看着我住了很久也没给我涨过房租,一个月才750元。

我很喜欢在路上奔跑的感觉。我很喜欢骑行,挺自由的。走在路上,你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有的商场在搞活动,甚至一个明星都会遇到。见过周星驰和刘德华,挺有意思的。像我前几天送饭遇到的一个5岁男孩,边走边哭,找不到家,问父母不知道手机,只拿了一个小水壶。我没有让他走。我带他到路边报警。只用了半个小时,只要孩子能平安到家。



在蒙恬的外卖盒子上,有一张他最喜欢的明星的反光贴纸。

之前,福田部分地区疫情相当严重。我经常去那里跑步。上层沙子和下层沙子周围有几层栅栏。医护人员取(走)取的,消毒后送。如果东西太多,我就用笔写在袋子上,医护人员统一送上楼。

我不认为疫情有什么可怕的。三针都打过了,对自己的身体还是挺有信心的。做好个人防护,勤通风,多消毒就行了。其实防疫这几个字很简单,但是简单的动作重复,坚持下来是很难的。

像我上班的时候,一般都会在车上准备一大包口罩和酒精喷雾。在送单或取货之前,我先给自己消毒,保护自己和接触到我的人。

疫情严重的时候,等红绿灯,遇到一两次走路的孩子,看到我说“叔叔辛苦了”,很简单的一件小事,但是感觉挺温暖的。

前几天我妈觉得疫情严重,叫我回家。回去可能要被隔离,我就说算了。另外,我家在辽宁东北。在这里呆久了,回来真的太冷了。

他们不想让我一直离家那么远,就催我结婚。我今年33岁,没有女朋友。可能我不是故意往那个方向去的。身边的女生不多,朋友也不多,也不怎么社交。我只是和我的朋友在微信上聊天。挺单调的,但是我挺喜欢这种生活的,自由自在。

比如我们的通勤时间很自由,每天工作9、10个小时。我想早点睡觉。我送完账单后就收工。

我工作之外的生活很简单。我就是喜欢看球,非要熬夜看,因为比赛都是后半夜,我还设了闹钟。我自己不踢足球。我太胖了,跑不动。让我打守门员。



蒙恬的生活照。

深圳这个地方挺好的,不会有排外情绪。大家都是外地人,有句口号——来这里的都是深圳人。我住在西乡固戍。房子可能比较旧,但是生活比较方便。有社康中心,游泳健身设施,楼下有很多餐厅,交通便利。(现在)想跟楼下阿姨学炒鸡。她人很好,炸鸡很好吃。每天和她聊天。只是有个想法,开个小店,仅此而已。普通人做普通人该做的事。

现在(发货),客户看不到,沟通在手机上。有的客户会留言: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有的单子)任重道远,他们会告诉我:兄弟,这个单子不急,你可以慢慢发。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好人的。而且现在在特殊时期,发货时间会适当延长,对我们来说处罚是免除的。

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艰难的时刻。

编辑:黄玉洁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刘伟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