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官方旗舰店和自营店(“眯眯眼”争议背后:三只松鼠该担心的,不只是如何做营销)

总结:2022会更好吗?(欢迎来到杠杆游戏)

[/s2/]作者|张

岁末年初,正是卖年货的季节,三只松鼠却因为眯眼而被舆论诟病。但是这波真的是真的。

三只松鼠2019年10月发布的一系列产品海报,因海报中出现“眯眼”、“厚嘴唇”等元素,被网友翻出引爆舆论。被贴上了“刻意迎合西方审美,刻意妖魔化中国人”的标签。

互联网是快速衰减的,互联网也有记忆。

2021年12月26日,三只松鼠在微博上发布道歉声明,称该广告并非故意诋毁,只是基于其个人特征,第一时间更换了页面。上述海报上的模特本人也在自己的微博中回应了外界,称自己只是一名工人,按照商家的要求拍摄,并没有刻意塑造辱华形象。

然而,舆论并未平息。12月27日,上海市消保委通过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发声”:消费圈审美要与时俱进。12月28日,针对近期的“眯眼”事件,人民网举行“圆桌”讨论,并表示“从产品角度,要充分尊重受众赢得市场……”

具体事件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相信球友们前段时间都吃的差不多了。这一事件背后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最近一组2019年的宣传图发酵得如此严重。除了中国经济强劲背后的民族信心,三只松鼠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比如在品牌形象上,三只松鼠似乎比以前差了。



以不久前的双11为例。三只松鼠冠轩在天猫旗舰店、JD.COM自营频道等渠道获得了零食全品类销量第一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消费者已经陆续从社交平台上购买了三只松鼠的发霉坚果、面包或牛肉丸...

2021年以来,三只松鼠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消费者和网友质疑。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包括三只松鼠。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命脉,但为什么三只松鼠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屡屡摔倒?最大的原因是其代工模式不稳定。

三只松鼠曾被称为“零食的搬运工”。与传统食品企业的发展模式不同,三只松鼠从创立之初就考虑先打造品牌,再考虑线下生产的模式。三只松鼠的年报显示,其在休闲食品的R&D、采购、质检、销售等核心环节独立运作,并与行业内的加工制造企业进行联盟,联盟工厂按照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加工。

除了食品质量安全的大问题,三只松鼠在营收增长方面也不容易乐观。

三只松鼠2020年营收同比增速为-3.72%,2021年前三季度为-2.23%。

归属净利润方面,2019年三只松鼠营收表现优异,但当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1.43%,2020年明显反弹26.21%。

三只松鼠官方旗舰店



2021年三季报显示,三只松鼠通过降成本,净利润明显好转。然而,在同一时期,其新品牌卢晓蓝蓝亏损4848.89万元。

此外,和网络名人中的很多休闲零食品牌一样,三只松鼠也存在过度依赖网络平台的通病。

2019年,三只松鼠宣布5年内开店10000家。

现实情况是,2021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新开餐厅8家,期末合计163家;该联盟新开了191家门店,截至2014年年底,门店总数达到941家。

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称,2021年上半年,三只松鼠16家餐厅关闭;联盟门店关闭122家。

线下门店的建设速度显然与三只松鼠的预期相差甚远。

2021年,三只松鼠接连被几个股东减持。例如,早期开始投资的IDG资本已经减持了超过11亿元。当然,股东投资也是为了追求回报,选择合适的时机稳妥也无可厚非。

2022年三只松鼠会更好吗?

以及版权声明:本文为杠杆游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得授权。另外,授权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任何关于杠杆博弈的文章观点,仅供学习、交流和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用户基于此所做的一切投资,请自行承担责任。文章如有遗漏或错误,请批评指正。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