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三只松鼠双十一过后,投诉继续发展。微博博主“三千天真”在微博中转发称,“保留部分后,寄回未开封的坚果产品进行检测。三只松鼠同意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1000元,目前已经到账。然而,三只松鼠被要求向公众公开变质坚果的检测结果,它们承认了坚果的变质,并承诺未来的改进工作,但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
这是继2021双十一狂欢节之后,号称“十年双十一,我们是冠军”的三只松鼠再次遭遇投诉风暴。被投诉的产品包括坚果和面包等。
对此,三只松鼠回复蓝鲸财经记者采访称:“我们非常重视消费者的反映,第一时间按照公司售后的相关规定进行沟通和处理,在消费者的配合下查清事实。对于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三只松鼠发布了最长的战报,称休闲零食在14个核心和新电商渠道销量排名第一,连续10年蝉联双十一冠军。然而,三只松鼠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产品投诉和质量问题。
再次被投诉,事件正在调查中。
“双十一”后,三只松鼠在微博中被多位博主投诉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目前,事件正在进一步发展。
11月15日,微博博主“3000天真”再发微博称:“三个松鼠商家一直不同意我把那袋烂坚果寄回去检测。昨天,随着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终于同意送我回去检测。我保留了一袋腐烂坚果的一部分。今天早上他们售后主管联系我,同意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1000元。我已经收到了。在电话中,我要求他们向公众公开这袋腐烂坚果的检测结果,承认坚果变质的问题,并承诺未来的改进工作。电话里,他们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后续检测结果会反馈给我。刚刚又联系我把剩下的未开封的坚果检测寄回来,我会保留一部分,把剩下的寄过来。”
11月12日,“三千清白”投诉:“昨晚打开了一袋完全变质发霉的坚果,商家却不承认,说要我把剩下的没开封的坚果寄回去,剩下的有问题就‘退还这张账单的金额’给我,还说我打开的变质坚果不能作为证据,根据《食品安全法》不能赔偿,意思是我倒霉,对吧?你们变质的食物对我健康的影响谁负责?而且商家说需要我自费送去检验,还问‘如果检验有问题,我会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的吧?’商家回答说:‘我等你的检查结果。根据今天的沟通结果,可以预计,即使检验结果摆在我面前,商家还是有意推诿扯皮,你打算买东西擦亮眼睛,吃出问题他们也不会负责。附,坚果酸了,发霉了,湿了。@三只松鼠@ Viya viyaaa,然后同意退还这个订单的金额。据说商家已经开封的变质坚果不能作为证据,根据《食品安全法》不能赔偿。如果需要赔偿,双方应自费将其送检。"
不仅如此,据北京商报等媒体报道,11月13日,微博博主“菲比喵月”投诉:“天猫超市买的三只松鼠手撕面包,居然发霉成这样...包装没有打开。难道不能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1000元吗?”博主配发的两张产品图片显示,产品存在大面积霉斑。
目前,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上述博主关于三只松鼠的博文已不再显示。
11月14日,“三千清白”在微博后写道:“直到现在,商家依然坚持否认的强硬态度,拿出‘即使开封的食品送检,也不能作为证据’的态度。”并且在微博中,转发了多家媒体对此事的报道。
对于上述投诉,三只松鼠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我们非常重视消费者的反映,根据公司售后规定尽快沟通处理,在消费者的配合下查清事实。对于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就相关法律问题,一位法律人士告诉蓝鲸财经记者,消费者默认企业的产品是合格的、安全的,所以法律并没有超越生活常识去强制消费者提供从开箱到食用的证据固定,消费者可以提供购买凭证、产品等。同样,如果生产企业能够设计开发识别度高的包装或者有其他防伪措施,也有助于企业对产品的识别和取证。
狂欢过后的冷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抱怨都是在三只松鼠刚刚发布史上最长战报之后。
11月12日凌晨,三只松鼠发布的战报显示,双11期间,三只松鼠包括天猫、JD.COM、淘宝、JD.COM超市、天猫超市、Tik Tok、Aauto Quicker、唯品会、Suning.cn、淘宝直播、JD.COM直播、当当、JD.COM购物、多点14个核心及新增电商渠道,休闲零食销量排名第一。在天猫平台上,三只松鼠的日常坚果达到48%的市场份额,坚果礼包在礼盒中达到62%的市场份额。线下发行预售也过亿。
三只松鼠新品牌小鹿浅蓝连续两年双11婴儿零食销量第一,连续14个月全网婴儿零食销量第一。
据了解,今年双十一是三只松鼠的第十个双11。十年来,三只松鼠天猫旗舰店粉丝超过4501万,三只松鼠双十一累计销售额超过45亿元,十年累计销售额超过540亿元。
这些数据记录了三只松鼠的成长。然而,伴随这一切的,还包括三只松鼠频繁出现的食品质量问题。
2017年8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关于三批次不合格食品的通报显示,天猫超市在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CFU/g,高出国家标准1.8倍。
2020年10月,深圳市消委会官网发布《2020年国内外薯片比较试验报告》显示,三只松鼠部分产品中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超标2000μg/kg,而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为750μg/kg。
2021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批次食品抽样检验不合格的通知》显示,三只松鼠的开松和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
投诉方面,黑猫投诉数据显示,三只松鼠的投诉量达到1124件。
至于三只松鼠的质量问题,业内认为主要是代工问题造成的。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表示:“三只松鼠的管理思路是用轻资产策略来规避重资产的管理风险,但代工模式存在很高的风险,因为企业不可能盯着每一个代工的每一个环节。三只松鼠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其‘贴牌+代加工’的产品生产模式。”
在一位从事坚果代工生产销售的业内人士看来,三只松鼠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品牌大,价格低”。他说:“三只松鼠成立之初,产品定位比较高端,价格较高。但近年来由于低价线上销售,在降低定位的同时,低利润也传导到上游生产企业,导致代工企业利润压缩,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本文来自蓝鲸财经。